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麻醉科罗艳主任团队——追光·中国麻醉行业科研一览(2021-2022)-华东篇

2023
01/08

+
分享
评论
古麻今醉
A-
A+

全麻机制研究作为麻醉学领域的核心问题,一直是我科的重点研究方向。

前言

PREFACE

岁月荏苒,时光不居,创新中国笃行致远,搭建起广阔的平台,赋予麻醉学更多的历史机遇。近年来,国内麻醉学日新月异,科研成果层出不穷,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重磅发表,攀画学科发展的崭新蓝图,为行业崛起注入了源源动力。

见微知著,原始见终,为集中展示中国麻醉行业科研新成果,促进麻醉行业不同领域间学习交流,激励麻醉同仁攻坚克难、勇毅前行,积极投身学科科研事业,特精选一批颜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汇编成册,以飨共勉。

借此契机,我们也将优秀企业的科研成果、发展规划,及企业管理者的科研感悟集萃汇编,展示中国企业麻醉、围术期产品科研创新成就,供行业内互动分享,推动行业再攀新高峰,再创新辉煌。

湖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让我们携手共进、志存高远,共同见证中国麻醉行业科研创新的累累硕果,共同见证榜样的澎湃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瑞金医院麻醉科

罗艳

主任

54461673139655330

◆医学博士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麻醉科 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麻醉与危重病学系教研室 副主任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区域麻醉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常委兼总干事

◆中国药理学会麻醉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委员兼秘书

◆上海市医师协会麻醉科医师分会委员兼秘书

◆上海市口腔医学会口腔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际麻醉药理学会中国站委员

◆研究方向:围术期脏器功能保护

◆研究成果:                                                      

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市科委等项目。

发表SCI几十余篇。

◆科技奖励:

2020年获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科技创新一等奖

2017年获上海医学科技奖(成果推广奖)

2014年获上海医学科技奖

2022年获瑞金医院第12届“红烛奖”教学奖

2021年获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

2018年获上海交通大学“上药杏林育才奖”、“教书育人奖”

2016年入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高峰学科-临床医学“研究型医师”队伍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麻醉科在国际上率先提出 “理想麻醉状态”、“精确麻醉管理”、“舒适化医疗”等理念,建立了“诱导期高容量血液填充”、“三明治麻醉”,“伤害性感受监测”、“麻醉治疗学”等新理论和新技术,长期开展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近年来在“麻醉药物作用机制”、“麻醉治疗的效应和机制”、“围术期精确麻醉管理方案”以及“脓毒症的免疫炎性机制”等方面取得众多成果。近三年全科共发表SCI论文45篇,获得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牵头基金委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此外还获得省部级课题9项,可支配经费达600余万元。研究成果获得2020年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科技创新一等奖。

麻醉治疗学

1. 我科在国际上率先开展“麻醉治疗学”,近三年来围绕麻醉药物对银屑病的治疗效应和机制开展了广泛探索。初步证实东莨宕碱复合丙泊酚对顽固性银屑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70%患者可有效缓解病情且无明显副作用(Dermatologic Therapy,2021),其机制可能是麻醉药物阻断了CGRP介导的感觉神经元和树突状细胞间的信息交流(J Invest Dermatol,2022),受邀在Pain Physician发表相关综述(Pain Physician,2021)。以上结果为顽固性银屑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和理论基础。

全麻机制研究

2. 全麻机制研究作为麻醉学领域的核心问题,一直是我科的重点研究方向。针对丙泊酚麻醉后的短时兴奋作用,我们通过离体电生理技术证实,低浓度丙酚可导致电压门控钠通道(NaV)激活,增加皮层的活性以及EEG频率,是低剂量丙泊酚导致兴奋的原因所在(Front Cell Neuroscience,2020)。为了明确麻醉下大脑递质和脑电的相关性,我们通过纳米复合材料研制了一种可植入微电极阵列,结果证实异氟烷可改变D2型DA受体的神经元的spike放电和局部场电位振荡节律,两者可反映异氟醚麻醉的程度(Front Bioeng Biotechnol,2022. ACS Sens,2021)。此外,我们还围绕氯胺酮的神经发育毒性进行机制研究,证实氯胺酮可能通过干扰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而抑制小鼠胚胎干细胞的神经分化(Toxicology in Vitro,2021)。

危重疾病的麻醉管理

3. 我们围绕危重疾病的麻醉管理开展了多年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证实β3/5整合素-MMP9轴调节急性肺损伤的炎症反应和内皮渗漏(Inflamm Res,2021)II型肺泡上皮细胞的增殖有赖于MicroRNA-541-5p调节的HMGB1表达(Shock,2022)。Sirt5通过去克隆DDX3来增加TBK1信号,从而促进先天免疫应答(Theranostics,2021)。RIP1和RIP3受抑可通过抑制坏死和神经炎症来预防急性缺血性中风(Cell Death Dis,2020)。临床研究中,我们分析了食管癌手术后转入ICU患者的危险因素和预后(World J Surg,2021),进一步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分析了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因素,与常规模型相比精度明显提高(JMIR Med Inform, 2020)

声明:古麻今醉公众号为舒医汇旗下,古麻今醉公众号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舒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麻醉科,围术期,丙泊酚,罗艳,科研,科技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