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对临床前模型和患者的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对AATD相关肝病的理解。
作者/吴鹏、王群茹、汤善宏
单位/西部战区总医院消化内科
α-1抗胰蛋白酶(AAT)是体内一种重要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主要由肝细胞合成,通过内质网分泌到血液中,主要到达肺脏中发挥生理功能,保护肺弹性组织免受中性粒细胞弹力蛋白酶的降解。同时它还能抑制胰蛋白酶、血浆素、凝血酶等,保护机体正常细胞和器官不受蛋白酶的损伤,抑制感染和炎症,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当编码α-1抗胰蛋白酶的SERPINA1基因发生突变时,肝细胞产生的AAT功能异常,或不能从肝脏释放到血液中,使血液中AAT水平不足,AAT和弹性蛋白酶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中性粒细胞释放的弹性蛋白酶、组蛋白酶不断积累并降解肺组织的弹性蛋白,损伤肺泡的弹性纤维,破坏肺泡间隔,导致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同时,大量异常的AAT折叠形成的高分子不可溶性聚合物(Z-AAT)堆积在肝细胞内,引起细胞充血和破坏,最终发展成严重的肝脏疾病和肝功能衰竭。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AATD)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可导致同哮喘或COPD相似的肺部疾病外,还可引起儿童和成人肝病,是儿童和成人中最常见的遗传代谢性肝病。本文将主要介绍该疾病导致肝脏损伤相关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
流行病学
目前发现编码AAT的基因SERPINA1发生超过100多个突变,临床上最常见的是Pi*Z型和Pi*S型突变,其中ZZ纯合子突变是临床上导致AATD最常见的基因型。不同人种间基因型的分布差异较大,北欧高加索人种比例较高,全球约60%的ZZ型分布在欧洲和北美,84%的SZ型也分布在此区域。在高加索人群中的ZZ型发生率大约为1:2000。特点是血清α-1抗胰蛋白酶浓度显著降低(仅正常的10%~15%)。我国对该疾病的研究调查较少,临床对α-1抗胰蛋白酶的检查也没有普及。因此,可能有许多患者并没有被检测出来。尽管流行率很高,但AATD的认知率和诊断率很低。据估计,只有不足10%的AATD患者能被明确诊断,而且出现明显症状后至少延迟6年后才能明确诊断。AATD的家族成员患病风险大于25%,因此对于那些不明原因的及有家族遗传性的肝脏疾病患者,应及早检测明确有无AATD。
AATD相关肝病的发病机制
目前关于AATD相关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主要与以下几点有关:
(1) Z-AAT引起内质网应激导致肝细胞损伤:Z-AAT不能通过内质网分泌到血液中引起内质网应激,而内质网应激又与脂滴的形成有关。脂滴作为与内质网相关的细胞器,通过重新平衡内质网脂类平衡,去除错误折叠的蛋白质,调节自噬,对内质网稳态的破坏做出反应,起到保护内质网应激的作用。因此,内质网应激增强了脂滴的形成和积累,脂滴产生适应性反应,大量招募其周围的线粒体,负责为需要ATP的脂质合成和循环过程提供ATP,线粒体耗氧量和ATP产生增加,导致线粒体氧化和还原压力增大,从而导致肝细胞损伤甚至死亡;
(2)Z-AAT激活JNK途径上调SERPINA1的转录,加剧Z-AAT的积聚,加速了细胞死亡和肝损伤的发展;
(3)Z-AAT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双重蛋白毒性应激:乙肝表面蛋白的过度表达会加剧PI*Z小鼠的肝损伤、纤维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率。所以当两种蛋白同时存在时,可通过蛋白滞留和p62-Nrf2轴的激活促进肝损伤的发展;
(4)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作用:NSAIDs可通过激活IL-6-STAT-3途径增加PI*Z小鼠的肝脏损伤。前列腺素作为IL-6-STAT-3途径负向调节因子,而NSAIDs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故可增强该信号通路,该信号通路可诱导肝脏中包括AAT在内的急性期时相反应物的表达,故进一步加重肝损伤。
AATD相关肝病临床表现
1. AATD中儿童肝病
AATD会导致儿童肝脏损伤,最常见的表现是新生儿肝炎综合征,包括胆汁淤积性黄疸、喂养困难、肝脾大、生长困难、胃肠道出血等。实验室检查可表现为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升高,低白蛋白血症、维生素K缺乏或肝脏合成功能下降等所致的凝血障碍。偶有患儿出现肝硬化或急性肝功能衰竭。因AATD发病率很高,在美国患胆汁淤积性黄疸的新生儿中,血清AAT筛查成为早期常规的检测项目。
2. AATD中成人肝病
AATD相关肝病在成人中的发病年龄主要在50岁左右。大部分成人AATD相关肝病患者肝功能检测基本正常或轻微异常,没有任何症状,可以隐匿地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表现出血清胆红素增加,ALT、ALP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等。有研究发现Pi*ZZ携带者发生肝纤维化/肝硬化的风险是非携带者的20倍,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明确患有PI*ZZ的个体患肝癌的风险。相比之下,患有PI*SZ的人患肝纤维化/肝硬化的风险是前者的3倍,而患肝癌的风险是后者的7倍。因此,罹患AATD是成年人肝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建议对PI*ZZ和PI*SZ并有明显肝纤维化的患者进行定期的肝脏超声随访,但是需要更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来证明这种方法是否合理。目前主流观点认为:男性、年龄>50岁、代谢综合征、滥用酒精和肥胖是AATD成人患者进展为晚期肝脏疾病的危险因素。
AATD相关肝病诊断方法
目前并无理想的诊断AATD的方法,通常将定量试验(血浆AAT水平的测定)及定性试验(AAT突变基因的测定)结合起来。
1. 血浆AAT水平测定
正常血清AAT水平大约为20~53μmol/L。因其方法简便低廉,但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故AAT水平检测仅用于筛查,不能用来排除AATD。血清AAT水平若不到正常值的50%可以确定AATD的诊断。因该疾病临床症状不典型,常合并其他疾病,许多医院并未常规开设AAT含量测定,这可导致漏诊而延误治疗。
2. 肝活检
对于AATD相关肝病患者,肝活检可能不是必需的检查手段,但仍是明确诊断的金标准,并且可以评估肝脏病变的严重程度。肝脏组织学分析可以显示门脉周围肝细胞内和胞浆内Z-AAT的堆积,在光学显微镜下可看到HE染色的嗜酸性包涵体,PAS染色可看见突出蓝色背景下的红色球状小体。研究发现95%的PI*ZZ患者可见特征性圆形AAT包涵体,并且随着纤维化的进展,包涵体的数量会变得越来越多。PI*MZ患者中PAS染色只有40%的人有Z-AAT包涵体,而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63%的人有Z-AAT包涵体。
3. 基因测序
可以做出最后的诊断,确定特异性的基因型。最常检测的基因类型是MM、MZ、SS、SZ和ZZ型,不能检测无效突变类型。如果其他未知的突变类型需要鉴定,可以采用直接测序法或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
AATD相关肝病的治疗
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并且目前针对AATD肝病患者,除肝移植外,尚无大规模应用于临床的药物治疗。随着对AATD相关肝病的认识不断加深,几种新的治疗AATD相关肝病的方法在临床前研究中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其中一些已经转化为临床试验。
1. 一般治疗
首先应评估患者的肝脏疾病进展的情况,早期识别和治疗并发症。
2. 新型治疗方法
化学伴侣:化学伴侣是一类协助新生肽链正确折叠的蛋白质,可以稳定天然AAT,并改善蛋白质的错误折叠。Burrow等人证明了化学伴侣能够增加突变型AAT的分泌。类似地,小肽或胞内抗体可以阻断AAT聚合。最近,Loma等人进行了广泛的高通量筛选,并在体外和体内鉴定出一种纠正AAT错误折叠和增加分泌的小分子。
小干扰RNA:小干扰RNA是目前的临床研究热点,它可抑制突变蛋白质的产生,从而减轻蛋白质毒性应激,使血清和肝脏Z-AAT水平显著降低,从而减轻蛋白肝毒性。
自噬增强剂:它可降解过大而无法通过蛋白酶体处理的蛋白质聚合物。
单克隆抗体:可以防止Z-AAT在细胞内聚合,增加肝脏分泌正常的AAT。
3. 肝移植
AATD相关肝病患者若发展到失代偿期肝硬化或早期肝细胞癌时,可以进行肝移植治疗,预后与其他因素所致肝病患者的肝移植相同。AATD相关肝病患者肝移植术后1年、3年和5年的存活率分别为89%、85%和83%。同时,肝移植后也可以阻止或延缓AATD患者的肺脏疾病进展。
总 结
最近对临床前模型和患者的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对AATD相关肝病的理解。尽管认识有所增加,但绝大多数AATD相关肝病患者仍然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鉴于此,临床医生应对一些可疑病例进行筛查,包括早期肺气肿患者,不明原因的肝硬化、新生儿胆汁淤积以及一些已知有家族成员患有遗传性肝病等。最后,目前还没有针对AATD相关肝病的特异性药物治疗方案,因此迫切需要探索和研发有效的药物,以减少肝移植的需要和减缓疾病的进展。基因治疗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仍需要未来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查看
[1]Fromme, Malin et al. Alpha-1 antitrypsin deficiency: A re-surfacing adult liver disorder. [J]Journal of hepatology 76,4 (2022): 946-958.
[2] Hutsebaut J, Janssens W, Louis R, et al.Activity of the alpha-1 antitrypsin deficiency registry in Belgium.[J]COPD,2015,12Suppl 1:10-14.
[3]Khodayari N, Wang RL, Oshins R, et al.The Mechanism of Mitochondrial Injury in Alpha-1 Antitrypsin Deficiency Mediated Liver Disease.[J]Int J Mol Sci,2021,22(24).
[4] Kuscuoglu D, Bewersdorf L, Wenzel K, et al.Dual proteotoxic stress accelerates liver injury via activation of p62-Nrf2. [J]Jpathol,2021,254(1):80-91.
[5] Patel D, Teckman J.Liver disease with unknown etiology-have you ruled out alpha-1 antitrypsin deficiency. [J]Ther Adv Chronic Dis,2021,12_suppl:2040622321995684.
[6] 杨子新, 王胜兰.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相关肝病的诊治研究进展[J].肝脏,2022,27(09):959-962.
[7] 王方.重视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的诊断[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43(02):10-14.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