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一院神经专科医院全体工作人员将持续探索创新、攻坚克难,在医院党建引领“一一三五十”高质量发展体系蓝图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1月10日下午,吉大一院神经专科医院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规划会议暨神经医学高峰学科特区建设项目工作部署会议在门诊八楼会议室举行。
吉大一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神经专科医院院长杨弋,吉大一院副院长、神经专科医院神经创伤外科主任王海峰,吉大一院副院长、神经专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邬巍,吉大一院神经专科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崔俐,吉大一院神经专科医院副院长、神经肿瘤外科主任李蕴潜及神经专科医院全体中层参加了会议。
神经病理诊断平台揭牌
会上进行了吉大一院神经专科医院神经病理诊断平台揭牌仪式。
(杨弋教授讲话)
杨弋对成立神经病理诊断平台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介绍。他指出,神经病理是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疑难罕见病诊断的重要基础,神经专科医院成立神经病理诊断平台,可以充分发挥神经专科医院的整体学科优势,同病理科形成有效联动,同时借助医院罕见病诊治中心,加强和国内、省内同行的交流合作,不断拓宽学术资源,助力神经专科医院发展,促进吉林省神经病理诊断水平的不断提升。杨弋表示,为了进一步提升和规范医院神经系统疑难病病理检查的开展,会前经过神经专科医院领导管理小组商议决定,由神经肿瘤外科教授徐松柏负责神经病理平台相关工作的开展。
(病理科主任曲丽梅发言)
曲丽梅向院领导对神经病理专业发展的支持表达了感谢并对神经病理诊断平台的成立表示祝贺。她指出,病理诊断是临床诊疗中最有力的支撑。未来,病理科将继续努力,同神经专科医院各个学科密切合作,把神经病理亚专业发展壮大,聚焦神经学科走专科化的发展道路,进一步促进吉林省神经病理诊断水平的进步。
(于雪凡教授发言)
于雪凡对神经病理诊断平台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她从罕见病诊治中心的角度分享了工作经验,并表示借助神经病理诊断平台能够做更多的推广和交流。同时,她指出要与病理科加强合作,为科研与临床工作提供更多的帮助。
(徐松柏教授发言)
徐松柏讲到,神经病理是神经疾病研究的基础,更是精准神经科学发展的关键环节。他从加强交流、规范流程、信息的智能化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工作规划,积极推动专科医院神经病理平台建设。
神经专科医院神经肿瘤外科亚专业学组成立
会上,进行了吉大一院神经专科医院神经肿瘤外科亚专业学组成立仪式。
(李蕴潜教授讲话)
李蕴潜在讲话中介绍了成立神经肿瘤外科亚专业学组的必要性。他讲到,神经外科年手术量约2700例,每年完成标准化神经肿瘤的治疗占吉林省80%以上。目前,诊疗模式全面,但需继续精深,为此,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充分征求科室同志意见的基础上,决定成立神经肿瘤外科亚专业学组,从颅底和脑干、胶质瘤、神经垂体三个方向推进亚专业学组的工作。他希望学组负责人在对标国内同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管理智慧,不断提高、创新,把亚专业学组的发展做得更好。 三个亚专业学组的负责人分别进行表态发言。
(葛鹏飞教授发言)
葛鹏飞在发言中讲到,亚专业学组分化是学科发展的客观要求,学科发展离不开临床和科研。他希望神经肿瘤的亚专业学科在未来能够具备良好的竞争力,扩大规模、满足需求,做好人才培养和引进,促进学科稳步发展。
(许海洋教授发言)
许海洋从专业构成、学科建设、科研培训等方面对颅底亚专业组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汇报。他讲到,科室非常重视颅底解剖培训班的开展与青年医生的基本功培养,并召开了颅底亚专业的品牌会议。未来,将密切与各科室通力合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实现科室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目标。
(洪新雨教授发言)
洪新雨对2022年垂体瘤工作进行总结。他概述了国内垂体瘤工作现状和科研热点,同时指出了科室现有的优势与不足。科室未来会将建立完善的MDT协作诊疗团队作为重点工作,进一步完善垂体肿瘤诊断标准,稳步提升诊疗中心垂体瘤手术量,优化患者出院后随访流程,提高随访质量。
年度工作总结和未来工作规划
在工作汇报环节,神经专科医院部分专科进行了年度工作总结和未来工作规划。
(杨弋教授作卒中中心工作总结)
杨弋代表卒中中心作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规划。他表示,2023年卒中中心将全面推进亚专科建设,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临床科研能力,鼓励开展高精尖医疗技术,加强学术会议的开展并注重与国内、省内、院内之间的全方位合作与交流。
(崔俐教授作神经内科工作汇报)
崔俐从学科建设、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四个方面对神经内科2022年度的工作进行总结。她指出,未来科室将继续以亚专业建设为主导,以诊治中心为平台,整合学科资源,进一步提升神经内科诊疗平台整体实力,加强与相关科室的紧密合作,持续提升区域医疗综合服务能力,为神经专科医院的发展夯实基础。
(李蕴潜教授作神经肿瘤外科工作汇报)
李蕴潜梳理了2022年神经肿瘤外科的工作,从亚专科布局以及医疗、教学、科研、人才、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规划进行汇报。他希望,科室通过科学融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通力协作,最终实现共同发展目标。
(许侃教授作神经血管病外科工作汇报)
许侃在总结中从五方面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工作亮点,并汇报了神经血管外科承担全省脑血管病危急重症的急救与手术抢救任务的具体情况。他表示,科室将继续推进多学科融合发展,力争打造具有国际视野区域顶尖的疑难病诊治中心,建立国家级人才培训中心。
(王海峰教授作神经创伤外科工作汇报)
王海峰总结了神经创伤外科在医、教、研等方面的重点工作以及取得的成绩,重点介绍了吉林省脑损伤质控中心2022年培训、调研、考核以及建立吉林省脑损伤质控中心信息化平台等工作情况,并对2023年的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计划和展望。
(邬巍教授作功能神经外科工作汇报)
邬巍从临床、科研、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未来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汇报。着重介绍了目前学科整体规划及2023年计划开展的重点工作,他表示,科室将不断夯实技术水平,加强国内交流合作,做好人才培养和引进,促进学科稳步发展。
(梁建民教授作小儿神经科工作汇报)
梁建民从工作基础、研究团队、学术委员以及新技术诊断疗法研究等方面介绍了小儿神经科的工作。他表示,未来会积极推动儿科罕见病诊治、基因治疗研究,着力发展儿科重点实验室,注重人才引进培养、增加学术交流和推广,切实为神经专科医院的发展贡献力量。
杨弋在总结中讲到,2023年是神经专科医院发展的关键之年,计划将在第一季度进行一轮亚专业的摸底和汇报,做学科布局的整体筹划并邀请国内专家参与进来。专科医院的所有中层领导要结合各自亚专业发展做好规划,凝心聚力、互相借力、共谋发展。他对工作要点进行强调,一是要聚焦于神经专科医院的布局,紧密结合高峰学科的建设,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既有平台又有支撑,把神经专科医院的所有亚专业的发展融合于高峰学科建设中;二是要进行广泛的交流合作,统筹优化,做到扶优扶强,补齐短板;三是将科研立项和科研培训紧密结合,加强人才培养,结合医院的人才培养战略,重点打造多学科交叉平台,各学科间融合发展;四是要不断开展高精尖技术,奠定行业地位和影响力;五是要充分利用专科医院搭建学术平台,全面加强会议和宣传,突出行业核心品牌,整合开放性资源,完善学科建设体系。
吉大一院神经专科医院全体工作人员将持续探索创新、攻坚克难,在医院党建引领“一一三五十”高质量发展体系蓝图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END 来源丨神经专科医院
编发丨宣传统战办公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