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康复医疗行业报告出炉!传统康复向消费级康复延伸

2023
02/06

+
分享
评论
诊锁界
A-
A+

而商业保险发挥其补充保障作用,首先关注老年人的康复需求,整合康养服务资源,在产品中纳入康复医疗服务。

亿欧智库发布2022年中国康复医疗行业报告,报告从中国康复医疗行业:发展背景、发展现状、行业细分市场、科技赋能行业创新、康复医疗企业案例分析、以及行业发展趋势等几个板块论述了2022年康复医疗最新行业动态。  

来源:   亿欧智库  

01康复医疗的定义及实际价值 

研究范畴的界定:

康复医疗定义: 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疾病、损伤导致的躯体功能与结构障碍、个体活动以及参与能力受限的患者为服务对象,以提高伤、病、残人士的生存质量和重返社会为专业特征。

康复医疗研究范畴:以康复医学理论为基础,以医学康复治疗为手段,搭建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66471675551801579

在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下,我国医保基金或将面临缺口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深化,劳动力占比下降;同时,老年人的患病率提升,居民的医疗需求和花费不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负荷再次升级。

我国医保基金的支出逐年提升,支出增速在2017年之后再次高于收入增速。其中,2020年受疫情和部分地区医保实施减免政策的影响,收支增速下降。尽管2021年底我国医保基金累计结存达36121.54亿元,但据社科院战略研究院戈艳霞在2021年的测算显示,在现有的社保制度下,到2026年,医保基金的当年结存将首次出现缺口。预计到2034年,累计结存将首次出现缺口。

对此,国家将应对老龄化升级至国家战略水平,需要进一步促进全民健康,注重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的结合,减少医保基金的支出。

2015-2020年我国医保基金的收入和支出增速

68001675551801650

1999-2035年我国医保基金的收入和支出

31111675551801699

发展康复医疗能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医疗机构效率、减轻社会保障负担

康复医疗的及时干预,对于患者、机构、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其中,对患者来说,能够改善患者的愈后,减轻家庭及个人的经济负担;对于医疗机构来说,能够提升医疗质量,缩短住院周期,提高运营效率;对于政府来说,能够减轻社会保障体系的负担。

康复医疗的价值体现:

改善患者愈后:减少患者疼痛、加快恢复速度、避免残疾或减轻残疾程度,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重返社会的可能性、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

根据国家康复医学专业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显示,2019年平均的日常生活活动(ADL)为73.75%。

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缩短住院周期、减少药品使用,降低疾病复发率,从而实现费用降低。据2017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心脏康复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康复组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和费用比较

42901675551801747

提高医院运营效率:通过康复医疗,提高医疗治疗水平,缩短住院周期提高床位周转率。为后期DRG/DIP的实施做好成本管控。

减轻社会保障体系负担:患者重返社会,能够再次提供劳动,减少残疾补助、失业保障的支出;同时,通过改善患者预后,能减少医保基金的使用。

02中国康复行业需求现状

需求端现状:康复医疗目标人群多元化,诊疗需求向消费类拓展

康复人群扩展:医疗康复的目标人群最早针对于残疾人群,而后疾病损伤患者、老年人、慢病患者等也逐步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人群。现今,随着健康素养提升,康复医疗的需求人群扩展至运动、产后女性等群体。通过对人群的康复需求程度以及自费意愿的强弱进行分析,发现人群的需求从传统的康复领域向消费级康复延伸。

康复医疗的目标人群及需求

49531675551801796

康复医疗目标人群的需求特征

79291675551801845

需求端现状:由于患者康复治疗意识弱、支付能力有限等因素,康复医疗的渗透率仍处于低位

2020年12月柳叶刀发布的全球疾病负担报告显示,中国是康复需求最大的国家,共计4.6亿人次,高于印度、美国等国家。近年来,尽管康复的理念向患者端渗透,但患者由于康复宣教弱、支付能力有限、资源分布不均等因素,康复医疗的渗透率仍处于低位。

2012-2020年,我国康复的门急诊诊疗人数呈现缓慢上升,到2019年达4837.2万人次。尤其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康复医疗大部分属于择期性治疗,诊疗人次明显下降。同时,2018年康复科的出院患者占比仅为1% 。

7121675551801897

我国的三级康复医疗体系建设与国外发展差距较大,尚处于资源补充和基础建设阶段

患者在原发疾病得到治疗后,仍需要长时间的康复,主要可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稳定期康复。因此,各地方政府,以公立医院为主体,完善建立三级康复体系,从而加强康复早期转介和分级诊疗,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康复就诊率。

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早期介入和三级康复体系已形成有序联通,以综合心脏康复转介率为例,可达 48.0% ~ 69.5%。相比之下,我国各级医院康复资源尚未完善配置,且医联体建设仍在完善阶段。因此,我国大部分省市的三级康复体系仍处在观望和规划阶段,尚未发挥作用。

17861675551801948

公立等级医院主要承担(亚)急性期康复需求,但资源不足,且集中在骨科和神经康复,难以负荷多元化的康复需求

 等级医院需要承担急性期、亚急性期的康复服务。然而,由于各地区和医院对康复科的重视程度不一,康复资源的缺口较大。2018年随着康复热潮的退散,综合医院康复病房的配置率下降至28.46%;而我国公立专科康复医院的数量到2020年也仅有166家。

与此同时,公立医院虽然整体实力强,但重点收治神经康复和骨关节康复的患者,对于其他心脏康复、肿瘤康复的患者收治比例较少。然而, 根据柳叶刀发布的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显示,全球对康复服务的需求中除了骨关节肌肉外,感觉系统障碍、精神障碍等康复需求也较大。

2016-2018年中国综合医院的康复病房配置情况

85751675551802006

2018年我国康复科收治患者病种

8171675551802056

2019年全球康复服务需求占比

43911675551802104

2015-2020年我国基层医疗机构数量

37901675551802154

康复医疗行业的公立资源短缺、技术与资金壁垒较低,且开放医保定点申请,利好社会办医

康复医疗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尚短,公立康复医疗资源也仍在补充阶段。然而,由于康复医疗本身对于其他科室治疗的依赖性较弱,开放医保定点申请,技术不复杂,资产投入相对于其他专科少等因素,有利于社会资本介入创办医疗机构。

4211675551802211

2020年中国康复专科医院的平均资产(万)

72821675551802288

康复医疗产业图谱

75631675551802339

03产后、运动康复细分市场分析

产后康复需求:适应人群扩展,且需求多样化,但由于女性在产后闲暇时间少,机构康复人群占比低

女性在产后面临着多方面的困扰,为解决此类痛点,产后康复行业顺势而生。约有1/3产妇在产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其中尿失禁最为常见。因此,盆底肌康复作为基础项目,刚需性较强。

在需求服务上,随着人群对美的关注提升,产后康复已经从较为刚需的盆底肌、骨盆、腹直肌修复,延伸到对身材管理、美容护理等升级的需求。由此,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市场需求。

然而,由于产后女性多难以脱身,外出康复治疗时间少,实际产后康复机构的渗透率仅有20.6%。

51991675551802415

产后康复市场的参与方变化

56341675551802468

产后康复服务的供给方及服务

81281675551802519

机构经营:投入成本低,盈亏平衡周期较短,其中,医疗级的潜力更大

对比产康中心经营情况,虽然两类机构的服务费用较运动康复低廉,盆底修复价格约为200元/次。但产后康复中心的整体投入成本相对其他细分市场少,机构的回报性仍然较好。据多位从业者表述,一、二线城市机构的盈亏平衡周期可在6个月至1年。

尽管医疗级产康中心在各类成本上都不具备优势,但是由于机构良莠不齐,行业对与非医疗类机构的信任感有所降低,医疗级产康中心具备的专业资质优势,将会给顾客带来更系统性的治疗,项目的丰富性得到提升,其发展潜力更强。

产后康复中心的运营情况

49271675551802596

运动康复需求:适合所有需要运动治疗的人群,但多数人群认知存在偏差

运动康复潜在需求较大:随着运动的普及,我国7岁以上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比超37.2%,运动损伤人群逐年增加。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主任委员陈世益教授表示我国有超过35%的国民参与运动,其中,10%的人可能会发生运动损伤。而今,运动康复的范畴从运动员、运动人群, 拓展至所有运动康复训练需求的人群。

运动康复渗透率低:人群对与运动康复的态度较好,41.2%的人群认为非常需要,但是在认知上存在偏差,导致实际进行运动康复的人较少。

运动康复人群

91981675551802648

2020年居民对运动康复治疗的态度与认知

19361675551802699

我国运动康复机构数量

72871675551802749

运动康复与医院内康复的关系梳理

31041675551802803

运动康复与医院内康复的对比

56871675551802855

运动康复机构对比

91291675551802905

机构经营:半数以上机构能够盈利,其中,运动康复诊所的运营成本较重, 但收入的可拓展空间更大

据亿欧通过多位企业专家访谈了解,在一线城市,50%以上的机构能够实现盈利,仅不足20%的机构面临亏损。对比运动康复诊所和工作室的经营情况,在人力成本、设备成本、房屋成本等方面,诊所由于合规性要求,其成本平均为工作室的2倍。

在收入方面,稳定的获客渠道是影响是机构能否持续的主要因素。机构通过异业合作、医生转诊、线上广告、新媒体营销等多重渠道并行。其中,运动员与健身背景的工作室的主要客户来源于健身房;而诊所则可通过医生多点执业,采取医带患的形式,具有较高的依从性。

运动康复机构经营

57911675551802956

04康复医疗行业发展趋势

机构趋势:公立康复资源扩增,民营机构在短期内的压力提升,将进一步推动机构差异化发展

未来中短期内,由于政策促进了公立医院的康复科建设,以及一二级医疗机构向康复科转型,康复医疗资源得到补充。与之相反,患者的需求增速在中短期内虽会有所提升,但尤其在试点地区,或将不及服务的补充速度。所以在较为有限的市场空间中,民营康复医疗机构将会进一步与公立资源正面交锋。

民营医疗发挥协同作用,不同于公立医疗机构,民营机构难以真正加入三级体系,在基础康复领域缺乏竞争力,而将集中补充高端、专科化病种的康复需求。

37591675551803038

支付趋势:社保和商保将进一步为康复医疗行业发展护航

康复医疗的支付问题限制行业的发展。循迹当前的医保和商保发展,未来,康复医疗的支付压力将逐步降低。社会保障制度中,我国将继续医疗支付改革,升级康复医疗的支付方式。另外,在部分地区也已经展开了多元化付费的尝试。此外,长期护理保险、工伤保险的服务内容拓宽,涵盖一部分康复医疗费用。

而商业保险发挥其补充保障作用,首先关注老年人的康复需求,整合康养服务资源,在产品中纳入康复医疗服务。尽管当前的康养保障力度较弱,但遵循美国康复医疗保险的支付路径,或将有更多的服务被纳入商保。

49741675551803089

END

本文来源:亿欧智库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图中图片基于CC0协议,已获取授权,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康复,医疗,医保,医院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