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报告丨原发性纵隔巨大卵黄囊瘤伴肺转移一例
作者:陈宁, 朱振龙
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病理科,石家庄 050031
通信作者:朱振龙
Email:309977273@qq.com
来源: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2022,4(1):85-87.
doi:10.19983/j.issn.2096-8493.20220141
作者介绍
Author introduction
陈宁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病理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现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肺癌病理学组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呼吸与健康学会委员,石家庄市医学会第六届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通信编委。以第一作者发表SCI1篇,主编国家级著作1部,发明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中文核心期刊10余篇。曾获河北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项,河北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项。现承担河北省卫建委课题1项。
朱振龙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从事临床病理诊断、科研和病理教学工作30余年。现任中华医学会病理分会骨与软组织病理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肉瘤专业委员会病理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医学会病理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精准病理诊断与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北省分子病理与儿童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妇幼保健协会病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常委等社会兼职。
原发性纵隔卵黄囊瘤(primary mediastinal yolk sac tumor)是一种包括卵黄囊、尿囊及外胚间充质等多种组织特点的高度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曾用名为内胚窦瘤(endodermal sinus tumor),目前已不推荐使用。本病临床罕见,好发于婴幼儿及青年男性,肿瘤位于前纵隔,常因胸痛、胸闷、咳嗽、发热、上腔静脉综合征等症状或体检发现。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水平明显升高,而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subunit of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正常。肿瘤迅速生长及早期转移是其主要临床特征。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22年7月2日收治1例纵隔卵黄囊瘤患者,现将相关临床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关键词:纵隔肿瘤;卵黄囊;病例报告
参考文献(略)
编辑 | 于 菲
审校 | 范永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