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影响药店发展的从来都不是单独的那一件事情,而是一系列潜移默化的改变,零售药店的发展只有出局,没有终局!
来源 | 赛柏蓝-药店经理人
作者 | 李峰
医保个人账户改革调整是近期一个比较热的话题,针对个账调整对药店发展的影响,可能每一位从业者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在笔者给出自己观点之前,我们不妨看下近几年的几项数据,再做评论。
01、处方药占比抬头 医保占比下降
通过下图可以看到,零售药店这五年来最明显的两个变化,处方药销售在连锁药店的占比有抬头扩大的趋势,而医保支付在零售药店的销售占比中逐年降低,三年时间已经下降5%左右。
图源:作者本人
处方药占比的提升除了DTP、特慢病、双通道、长处方等对销售影响在加大,而且更多的大型连锁在2023年还会新开DTP药房、申请双通道药房等。
随着药店购药人群的迭代变化,再加上国家医保目录、政策等调整,医保占比还有可能下探(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范围,影响重大深远,但短期内对医保占比止稳作用不大)。
02 、药店要不要去“医保化”?
零售药店去“医保化”一直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从“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的政策以及笔者经验来看,医保类门店还会是零售药店最主要的盈利店型。
纳入门诊统筹对于门诊顾客回流(集采、零差价造成顾客流向医疗机构)有积极正面的作用,并且对于县域议价、采购能力较弱的连锁来说,更能丰富其商品结构。门店纳入门诊统筹意味着拿到了承接处方外流的门票。
当然,笔者也不否认,随着电商分流等政策影响,新业态的药店甚至非医保门店的出现都是大概率事件。
随着个账调整以及药店外部、内部环境的变化,零售药店的发展也进入存量竞争,药店如何面对竞争与挑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应对。
1.做资源配置布局
连锁药店提前做好布局,紧跟国家政策形势,针对处方外流、医保线上支付等政策做出资源方面的配置与布局。虽然很快零售药店将纳入门诊统筹范围,但是距离真正的处方全流转、全国一盘棋还需要政策上、技术上的配套。因此在此期间,药店从业者要吃透政策,在硬件、软件、人员规划上提前布局,等政策来了的时候,你再去配置,一定悔之晚矣。另外,政策对药店发展的影响与引导是最重要的因素。
2.丰富门店店型业态
要想在接下来五到十年的发展中不掉队,门店的业态类型最好丰富起来,DPT、双通道、特慢病、O2O、B2C电商平台、自有电商平台/小程序、药店+便利店(为销售OTC布局)等形式,只有店型业务足够全面,才不至于掉队(不管是政策影响还是行业风口)。药店行业新形势下的竞争,将会是零和博弈的游戏,赢家通杀,没有第五、第十名,医药电商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
3.做门店信息化智能化改造
去哪儿网创始人庄辰超在进行二次创业的时候,曾经在选择信息化改造药店或者便利店上犹豫过,最终我们也看到其选择了后者,也就是现在的便利蜂。笔者一直很推崇7-11的整个管理和运营,他们对信息化的使用到了“变态”的地步,而便利蜂也是借鉴7-11以及便利蜂在信息化方面的优势,从配货、补货、人员分配等全面优化,提升工作效率以及门店坪效。
再例如,京东的云仓是京东保证当日达、次日达的最重要的屏障,而不只是设几个仓库那么简单;华为更是在1996年引入IBM管理模式,1998年开始企业信息化建设,而国内的上市药店都已开展门店“智能化”改造工作。
综上所述,当下个账的调整对零售药店的发展影响还不是很大,反而会倒逼药店开展多元化、非医保店的尝试,倒逼零售药店精细化运营。
笔者认为,影响药店发展的从来都不是单独的那一件事情,而是一系列潜移默化的改变,零售药店的发展只有出局,没有终局!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