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创新在宣医|“1+1”让党员教育“活起来”
党建工作创新在宣医
党建工作优秀案例汇展
编者按
基层党建工作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基层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战斗力,基层党建工作做强了就是影响力。
近年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党委以不断探索党建工作新方法、新载体、新模式为抓手,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细起来、实起来、强起来,形成了力量向一线集聚,思路在一线生成,方法在一线创造,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检验的良性循环,为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形成了保障,注入了动力。
今天,推出“党建工作创新在宣医”系列专题,通过讲述一个个鲜活的经验和创新的做法,为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者和广大党员提供学习借鉴样本,在学习交流中,不断提升公立医院党建水平。
“1+1”让党员教育“活起来”
机关第一党支部王建敏、杨秋燕
01、背景起因
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根本性、经常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推动形成全党从严从实抓党员教育管理的良好态势。中央政治局审议《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时强调,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要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防止形式主义。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机关第一党支部是由党群部门组成的联合党支部,是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支部结合行业特点和自身实际,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方式方法、拓展内容载体,采取“1+1”模式高起点培养、高质量管理党员,推动党内教育入脑人心、常态长效,使党员教育真正“活起来”。
02、主要做法
1本支部刊物+1个学习软件,党员学起来
加强理论学习是提升党性修养的必经之路。为强化理论武装,支部自主创办月刊杂志《支音》,引导党员在“学”上下功夫。不仅刊登党建知识、党纪党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等最新理论知识,而且生动记录支部每月重点工作、活动风采及党员群众的心得感悟等。“学习时光”“聆听红色故事”“以案说纪”等专题专栏把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正反两面教育融入日常,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党员自觉“对标对表”,深受好评。党员写、党员学、党员悟,《支音》成为党员学习成长的“红色加油站”。
从书本到指尖,支部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平台,让学习成为常态、变为自觉。平台启动以来,党员纷纷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知识、分享体会,使其成为强化理论武装的“掌上课堂”。为巩固学习成果,支部举办“学习铭初心•强国担使命”主题知识对抗赛,采取小组评比、互动抢答、场外求助等方式全员挑战答题,角逐学习标兵和示范小组。举办学习交流会,分享学习经验。每年年底评选表彰学习之星。多彩活动激励全员热情参与,使学习成为了乐趣,支部上下形成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
1次主题党日+1个移动课堂,党味浓起来
支部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激发队伍活力,为普通党员搭建成长、成才的平台,让党员们从党课的“参与者”转变为“组织者”,从台下“观众”转变成台上“主角”。党员积极参与,从策划、选题、备课,到讲演、总结感悟,主讲人全程负责,支部全程把关、全程指导。先后策划组织了“支委共讲一堂课”“青年共讲一堂课”“手术台就是阵地”等精品党课和“对话最美逆行者”“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等精品访谈、主题宣讲,以创新形式变党课“一人讲”为“多人讲”,以身边鲜活事例和有形的正能量激励党员群众携手同心、爱国力行。
鉴于党课收到的良好反响,支部进一步扩大展示平台,进而让普通党员们参与到支部活动的策划、组织、主持、实施中。党员从台下走到台上,从“我参与”变成“我策划”,综合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不仅增加了对支部工作的感知,也使支部成为了培养人、锻炼人的舞台,培养了一批能做党的工作的接班人。
1次活动策划+1个展示平台,党课讲起来
支部注重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党员教育管理全程,充分利用首都红色资源和优势,依托每月主题党日开展集培训、体验、活动、实践、感悟于一体的移动课堂,为党员教育注入新活力。
支部组织党员、积极分子先后走进国家博物馆、北大红楼、新华社历史陈列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移动课堂,运用“实地参观+沉浸式体验”的模式,通过“走、看、听、唱、谈”等方式增强教育效果。在参观学习常规内容基础之上,每堂移动党课都有生动丰富的特色环节,或深情朗诵,或共唱红色歌曲,或对党旗宣誓,或交流座谈,或现场微党课,大大增强了教育效果。活动结束后,支部都会引导党员及时交流体会、总结感悟,引领党员追问初心、汲取前行力量。通过开设移动课堂,主题党日活动党味更浓、鲜味更足,党员教育入脑、入心、见行动。
03、成效启示
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创建过程中,支部不断凝练经验、提升规律。《主题教育让党员唱“主角”》《“1+1”让党员教育“活起来”》《抓重点 树亮点 攻难点 以党建带动业务发展》《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创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实践与探索》等13篇典型经验被光明网、人民网、新华社客户端、新浪网、共产党员网、北京组工网等媒体期刊报道。支部“加减乘除工作法”荣获“首届全国公立医院党建创新案例”“致敬榜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庆祝建党100周年专题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典型案例”。支部荣获校、院两级“先进基层组织”“优秀主题党日活动一等奖”“优秀主题系列工作一等奖”“优秀党课比赛一等奖”等各类优秀评选。
党员是党组织肌体的“细胞”,党员有活力,党的肌体才能健康强壮。只有发挥调动党员积极性,发挥党员主体作用,才能激发党员的主人翁意识,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而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既在支部活动中体现,更要靠党支部落实。从党员的实际需求出发是前提,及时有效的鼓励和指导是关键,党员主体意识的养成是根本。只有让每名党员从思想深处转变观念,自我管理、自我提高,才能实现党员队伍和党组织建设质量的整体提升。
END
出品|宣武医院融媒体工作室
内容|王建敏 杨秋燕
编辑|于涵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