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108号

2023
02/27

+
分享
评论
感染管理2021
A-
A+

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制定本指导原则。

7788167728060306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我部组织有关专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以下简称《指导原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提出以下要求: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应当重视医务人员的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问题,切实按照本《指导原则》的规定加强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防护工作,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二、加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知识的培训。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承担艾滋病病人诊疗工作的机构,必须认真贯彻和组织医务人员、其他职工学习本《指导原则》,医务人员和其他职工应当接受相应培训,正确掌握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防护技术。

三、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本《指导原则》制定有关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工作制度,并为医务人员提供合格的防护物品。

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和设置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储备库,保证药品在规定的时间和可及的距离内提供使用。

附件: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

2004年4月6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   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制定本指导原则。

第二条   .   本指导原则所称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   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

第三条   .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本指导原则的规定,加强医务人员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工作。 

第二章  预防

第四条 . 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 标准预防 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第五条.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一)医务人员进行 有可能 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 必须 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二)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 有可能 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 应当 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 有可能 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 应当穿 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三)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 有可能 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 必须戴 双层手套。

第六条 . 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 保证充足 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第七条 . 使用后的锐器 应当直接 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禁止 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 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第三章  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第八条   .   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 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一)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二)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   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三)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   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第九条   .   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   应当   对其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  

第十条   .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一级暴露:  

(一)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二)暴露类型为暴露源   沾染   了   有损伤   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 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二级暴露   :

(一)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二)暴露类型为暴露源   沾染了有损伤   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三级暴露   :  

(一)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二)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第十一条   .   暴露源的   病毒载量水平   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   计数正常者,为轻度类型。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 CD4   计数低者,为重度类型。 

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为暴露源不明型。

第十二条   .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对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第十三条   .   预防性用药方案分为   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序   。   基本用药程序为两种逆转录酶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天。

强化用药程序是在基本用药程序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   28   天。   预防性用药   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   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   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   可以不使用   预防性用药;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三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或者重度时,使用强化用药程序。

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不明时  ,可以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第十四条   .   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给予随访和咨询。随访和咨询的内容包括:在暴露后的第4周、第8 周、第12 周及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     

第四章  登记和报告

第十五条   .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登记的

内容包括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暴露源种类和含有艾滋病病毒的情况;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首次用药时间、药物毒副作用及用药的依从性情况;定期检测及随访情况。

第十六条   .   医疗卫生机构每半年应当将本单位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汇总,逐级上报至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汇总后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七条   .   本指导原则所称医疗卫生机构指依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   公安、司法等有关部门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方面,可以参照本指导原则。  

第十八条   .   本指导原则所称体液包括 羊水、心包液、胸腔液、腹腔液、脑脊液、滑液、阴道分泌物   等人体物质。   

第十九条   .   本指导原则自 2004年 6月 1日起实施。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医务人员,病毒载量,卫医,防护,血液,用药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