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医将继续为大湾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健康医疗服务。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下称南沙院区)启用在即,这家位于大湾区核心地段的新医院究竟怎么样?昨天,《南方》杂志主播通过直播带我们移步换景,一起“沉浸式”探秘了南沙院区,今天,让我们来回顾有哪些不容错过的亮点吧!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朱庆棠副院长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周灿权执行院长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马晋平副院长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放射诊断科孙灿辉执行主任
《南方》:全新的院容院貌、明亮宽敞的就诊环境、透景透绿透风的室内场景。我身后的这片建筑群就是3月29日即将启用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院南沙院区。各位南方杂志、南方+的网友,大家好!我是梦醒。南沙这所高水平的现代化医院终于要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们一起一探究竟。现在,我们邀请到了中山一院南沙院区执行院长周灿权教授,请周教授带领我们走进院区瞧一瞧,看一看!周院长和我们的网友打个招呼吧!
周灿权:大家好!我们跟南沙区政府一起,集全院之力,基本上把院区打造完成了,请大家跟我们看一看院区的大概情况。这里是门诊大厅里的医疗服务中心,我们希望所有患者的问题都能够在这里得到解决。通过提供一站式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多便利,让他们在就医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现代化的医疗服务。这不仅大大提升病人就诊的效率,而且也提升医生治疗的效率。
医教研一体化科学布局
周灿权:通过看沙盘,整个功能的布局一般看不出来,但是整个流程都是经过精心的设计。我们地方比较大,但是患者的流动是非常有序的,这些都隐含在整个布局当中。比如:北区打造成一个医疗中心,南区我们集教学、科研、国际学术的交流于一身。南北区之间用一个宽阔的连廊连接,在连廊的中间打造了一个国际会议中心,里面有国际会议厅、有大、中、小的会议室,为我们学术交流活动提供场所。最高的一栋主要是用于人才培训、学术交流、行政办公等等,西侧矮一点那栋是先进医学技术研发中心,相对高一点是精准医学与成果转化中心。总的来讲,我们将会把它打造成一个医学技术发展的大基地。据了解,如果说单一的医院能够拥有如此大的科研用地的话,也算是非常罕见。对于国际医疗中心,目的是建成一个平台,让大湾区人民、海内外人士获得国际级水平的医疗技术,同时也让南沙区一些头部公司工作人员得到满意的医疗服务。
所以我们主体布局在北区,打造一个为大湾区人民服务的一个高水平的医院。同时以这个为重点,牵引着教学、科学研究。希望能够在这种有机、内在的结合,能够产生一些新的技术,提升我们整个大湾区的医疗水平,这大概就是整个布局的情况。
打造同质化医疗高地
《南方》:这一块等于是一个连片式的设计,听说建设了有1600多天?
周灿权:我们是2017年达成一个意向,2018年把第一根桩打进去,从建设的速度来讲是非常快的,占地大概233亩,建筑面积有50.6万平方米,南沙院区将会跟院本部形成一种强烈的互补,有利于充分发挥未来国家医学中心的功能,提升整个医学水平。
《南方》:我听说咱们院区还有一个很有特色的地方,是可以停直升机的是吗?
周灿权:这个就是顶部的直升机,我们还留了一个地面,未来建设第二个停机坪。从这里起飞的直升飞机到院本部只需要8分钟,将来我们如果需要紧急地调用本部医疗资源甚至专家,我们可以在十来分钟之内就解决了。如果我们有重要急症的病人需要输送到本部的话,也可以通过这个直升机,几分钟就送到院本部。目前院本部正在建设直升机的停机坪,一旦这两个直升机坪能够互通的话,整个救治可以完全达到一致。有时候对一些重大疾病的救治,时间就是一切,时间就是生命。
期待大家等我们启用之后的话,再一次来到这里,这个面貌将会比现在更加漂亮。当然漂亮是一回事,最关键还是它的内涵。因为我们整个院区将来的运作的话,跟本部是统一运作的,两个院区之间按照工作需要进行流动。我们希望能够在这里有一个“根据地”,让我们周边的特别是南沙的人民群众获得跟越秀一样的医疗水平。等一下我的同事会把一些内在的、好的设计会向大家进一步的介绍,让更多的群众能够了解到南沙有一个高水平的医院,他们的生活健康也将会更有保障。
引进世界一流的“医之重器”
《南方》:现在请南沙院区放射诊断科的执行主任孙灿辉主任为我们介绍一下咱们院里的医之重器,镇院之宝!
孙灿辉:好的,南沙院区现在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科学化、规范化的医学装备保障管理体系,瞄准各专科高精尖的设备,对标国内外的先进诊疗技术,加大医疗重器的引进力度。一期,就已经引进一批世界一流的超高端CT、大孔径的MR模拟定位机、数字化高能直线加速器、PET-CT、DSA和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等。这些数字化设备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将为患者提供更为高效和精准的诊断和治疗。例如,我们引进的一个超高端的CT,叫做能谱CT,它不仅具有传统的CT扫描解剖结构,而且还能够获得一些功能信息,为患者能够带来更好的诊断效果。
4套自动化物流运输系统
《南方》:听说我们南沙院区有很多“黑科技”的装置和设备。接下来,我们有请马晋平副院长为我们重点揭秘。
马晋平: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南沙院区的物流系统和信息化建设情况。我们在前期经过科学的分析调研,根据学科发展部署了4套物流系统,分别是轨道小车、气动物流、AGV机器人、垃圾被服回收系统。轨道小车起着主要的运输作用,比如我们日常的大输液、药品等。通过轨道小车的工作,可以大大减少人力运送的成本和机会,也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同时它的运力也非常可观,我们布置了91个站点,长达5100米,叫做“十里长街”。血制品、手术标本等可以通过轨道小车迅速的达到病理科和检验科,并且快速完成检验。轨道小车和气动物流结合,能够满足日常大部分的临床需要。垃圾被服回收系统把医护人员、患者用过的衣服放进去,就会被负压自动收走,最后通过AGV机器人送回到各个临床科室,所以这4套完成了医院整个物流系统,并且纳入了全医院的信息管理综合平台。
智慧病房提供暖心服务
马晋平:我们现在已经到了12楼泌尿外科的病房,这个病床也有特点的,它是可调节床,通过手柄和外面按钮都可以调,特别是对于术后的病人的恢复有很大的作用。比如做了上腹手术的病人,术后半卧位可以通过这个调整角度。那如果下肢静脉曲张,他可以把脚底就抬起来。另外,大家可以看到床头卡,看上去好像跟普通的床头卡没什么两样,但实际上这里面可以整合患者就诊期间全周期的信息,包括疾病信息、就诊信息、医嘱资料和财务资料。通过这个床头卡,我们几乎可以全流程了解患者住院期间的所有情况。
《南方》:那我想这么智能的一个床头卡,背后肯定有一个神秘大脑指挥他吧!
马晋平:太对了,等一下呢。我们就到医院的机房去看一看,看看我们医院为信息系统所打造的“司令部”和“大脑”。
“最强大脑”为健康保驾护航
《南方》:我们知道,机房里面也有很多硬件的设备,那么这可能就是最强大脑的配置了,那这个配置是怎么给他设置的呢?
马晋平:其实我们医院的信息化是下了很大功夫的。我们对标的是国际一流的信息化医院,目标叫做“75533”。7就是电子病例达到七级;第一个5是智慧管理达到五级,另一个5是智慧服务达到五级;第一个3要达到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标准,另一个3达到三级等保的标准。为了达到“75533”,我们在硬件和软件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在硬件上我们有7大系统,14个子系统。在软件上我们有7大系统,164个子系统。
具体来说,在硬件方面,主要是保证了智慧服务和智慧医疗。大家平时就诊有一个痛点,会发现看病难、找人难、找医生更难。为此,我们在理想的状态下设置的场景:当你开车进到医院,电子识别系统识别车牌号,车停好以后,有电子停车跟踪系统,然后做好院内导航。如果要去看内分泌某个专家,我们会帮你设计好最佳的路线,就可以按照这个导航走,就是一个小社会小系统,像地图导航一样,方便大家去就诊。在软件方面,我们做了164个子系统,更好做好医疗管理、智慧医疗、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以前,大家都戏称在医院建设和医院服务上,头顶有两朵乌云。第一朵乌云是基建环境,环境是不尽如人意,患者进来找寻医生就诊很不方便。第二朵乌云是信息化跟不上。那么现在大家可以看到南沙院区就医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信息化得到了极大的优化。因此,我们说在南沙院区,这两朵乌云是彻底消散。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就要做好医疗服务。环境再好,关键是内容。为了保证南沙院区和院本部的医疗同质化。我们做了两方面的工作,在管理机制上我们做了垂直管理,院本部的专家、学科甚至职能部门垂直管理南沙院区。所有的教授都要在南沙院区出诊、轮转,保证了人员的同质化。这个好处,可以使南沙院区的医生回流到院本部,接受再教育,接受继续学习。第二个就是信息化,如院本部和南沙院区在病例讨论、多学科会诊甚至手术观摩上,做到实时院区融合,从而保证医疗质量。通过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和先进的信息化,能让我们南沙院区更好地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充分地为我们大湾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南方》:我听说咱们这还有一个很国际范的地点,是国际医疗中心是吗?
马晋平:是的,周院长已经介绍过,我们这个院区分为南北两个院区,北区有1350张床,南区拥有150张床的国际医疗中心,它也是一个院中院,也可以完全独立运营。
“院中院”提供一站式医疗服务
《南方》: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南沙院区的国际医疗中心,我们今天也有请到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朱庆棠副院长,为我们讲一讲国际医疗中心的特色功能。
朱庆棠:国际医疗中心是立足于大湾区,满足健康管理、医疗救治的需求,通过流程改造、优化,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一站式服务。在空间方面,不仅是提供休息区域,而且也满足会客、商务等需求。所以,我们设置了客厅,未来还会设置就餐、会客等设施。同时也有客房,用来陪护。整个国际医疗中心的布局是坐北朝南,景色是一线江景。我们在主客房做检查或治疗都是一站式服务,患者住进来就可以基本上解决了他在这里所需要的检查治疗需求。比如说,重大疾病需要救治的话,我们在床边设置了很多设施,用来连接各种的医疗设备,比如抢救、监护等,这里都是非常齐全的。通过这样设置,就是希望到了这个地方,就能够做到从患者的健康体检到医疗救治,包括康复后续,都能一站式搞定。
《南方》:朱院长,我们看到南沙院区不仅是风景秀丽、设备先进,而且它是综合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是一个现代化的综合性医院,我想它的建成必将给南沙区的医疗高质量发展带来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朱庆棠:是的,建设南沙院区是中山一院构建新时期“一体多翼、科学布局、特色发展、重点突破”多院区协同发展格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危急重症医疗中心十分重要的一环,是创建国家医学中心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学科发展、医院腾飞的一次重大机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中山医将继续为大湾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健康医疗服务。
《南方》:那我们知道了,南沙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主阵地之一,它的建设发展,其实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那么未来南沙还将迎来5所三甲医院。到时候,南沙就会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医疗高水平服务的核心地之一,也将成为广州名副其实的医疗副中心。那么今天,非常感谢朱庆棠副院长带我们探访了南沙院区,我们也期待着3月29日南沙院区的顺利启用,将给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健康获得感和幸福感。
END
来源:《南方》杂志
编辑:周 瑜、凌金婷
初审:潘曼琪
审核:赖佳明
终审:彭福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