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世界上第一个肿瘤靶向药物是怎么诞生的

2023
03/21

+
分享
评论
丁罡肿瘤医生
A-
A+

靶向药和化疗药物一样,也是药物,也有它的不良反应,使用上也只能针对特定靶点发挥作用。

抗肿瘤靶向药物的“前世今生”

在20世纪以前,人们谈癌色变,一旦得了癌症,就是判了死刑。但人类并没有放弃,“好奇宝宝”的锲而不舍追根究底的精神,在抗肿瘤治疗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从化疗的发明,到放疗然后靶向药物的发明,使肿瘤病人五年生存率逐步提高,肿瘤进入慢病化管理时代。

第一个靶向药物是哪个?就是大名鼎鼎的格列卫(化学名:伊马替尼),电影《我不是药神》以此药为背景,讲述了这一“神药”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屠呦呦奶奶在几千种中草药中筛选出了青蒿素,那格列卫是怎么冒出来的? 彼得·诺维尔(Peter Nowell)教授于1956年加入了染色体的研究团队,他们发现在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患者的癌细胞中,第22号染色体明显要更短。史称“费城染色体”。Nowell和Hungerford教授于1960年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简短文字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癌症的认识:白血病的发生与染色体异常相关。

染色体的易位研究出靶向药

但发现了染色体异常,又能做些什么呢?就像孩子们游戏中打怪通关,一关过了又一关,人们继续深入研究染色体异常。 1973年,芝加哥大学的珍妮特·罗利(Janet Rowley)教授团队发现,费城染色体之所以短,是因为发生了染色体的易位——人类的9号染色体与22号染色体发生了一部分的交换,让22号染色体短上那么一截。

1983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与Erasmus大学的学者们发现,由于两条染色体之间发生的交错易位,9号染色体上的Abl基因,恰好与22号染色体上的BCR基因连到了一块,产生了一条BCR-Abl融合基因。这条融合基因编码了一种奇特的酪氨酸激酶,它的活性不受控制,导致了细胞分裂不受控制导致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发生。至此,终于搞清除此类白血病是与BCR-Abl融合基因相关。 由此,在上世纪80年代末,科学家们启动了一系列寻找蛋白激酶抑制剂的项目。研究人员们发现一种2-苯氨基嘧啶(2-phenylamino-pyrimidine)的衍生物展现出了成药的潜力,能同时抑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与酪氨酸激酶。但这种衍生物的特异性较差,无法用于治疗。经过一些列的设计与修饰,这款新的分子彰显出了极高的特异性抑制能力。只要细胞表达BCR-Abl蛋白,其生长就会被这款分子抑制。它的代号CGP57148B,1998年,这款分子进入人体试验阶段,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伊马替尼。

格列卫的“前世今生”

在格列卫诞生前,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5年生存率30%。格列卫将这一数字提高到了89%。从费城染色体的发现到伊马替尼设计及制造成功,时隔30余年。 而在格列卫诞生之后,人类进行分子筛选、设计及修饰制造靶向药物出现了惊人的进步。现代计算机强大的算力及大数据在药物筛选、模拟试验上,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涌现出大量的靶向药物。

在此基础上也出现了靶向和化疗药物在分子结构上耦合的ADC药物,为抗肿瘤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手段。

靶向药和化疗药物一样,也是药物,也有它的不良反应,使用上也只能针对特定靶点发挥作用。但不管怎样,靶向药物是人类抗癌之路上的重要里程碑,拯救了无数的癌症患者,致敬每一位为此作出贡献的科学家和研发人员。

供稿:姚峪岚

编辑:周元超

丁罡肿瘤医生团队

48281679097488902

丁罡肿瘤医生团队由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卫生局第11届“银蛇奖”获得者、上海市卫计委重点专科肿瘤学科带头人丁罡教授领衔,带领了一群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学精英团队,团队有全职肿瘤专科医护人员65人。团队现有20位医生,1位博士生导师,1位硕士生导师、3位主任医师及7位副主任医师,研究生学历占比90%。创建的肿瘤多学科会诊平台汇聚上海市三甲医院会诊肿瘤专家400余人。     肿瘤科主要开展包含肿瘤的预防、早筛、影像、病理、手术、放疗、内科、微创介入、重症、心理、中医、康复护理、营养、临床试验和康复。专注于难治性实体肿瘤、复发转移多学科综合诊治的临床转化研究,在突破临床治疗难点方面卓有建树。     团队首创的“5H肿瘤服务模式”荣获2018年上海医疗服务品牌;建立的国内肿瘤一站式全程全周期个性化服务,2019年通过国家药监局检查被批准为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单位;创建中国高品质肿瘤服务创新平台,成为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肿瘤医协体中心;并荣获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中国品牌医生团队”;“2022年度中国品牌专科”;2022年度“中国十大卓越医生集团”;2022年医生和基层医疗创新奇璞提名奖:中国肿瘤高质量创新医疗服务模式;2022第五届“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的提名奖;上海市健康科普引领人才能力提升专项项目;2022年度上海市法学会卫生法学研究会立项项目。科室先后获得国家级、市局课题共6项,期间发表论文25篇、其中SCI 15篇,参加各级大会交流30余次。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靶向药物,染色体,格列卫,靶向,肿瘤,药物,科普,癌症,基因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