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URA研究OS结果公布!确证早期NSCLC患者靶向辅助治疗能延长生存

2023
03/27

+
分享
评论
介入小崔哥
A-
A+

肺癌是男性和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约占所有癌症死亡人数的五分之一。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相对于安慰剂,奥希替尼辅助治疗能显著延长受试者生存时间,两组OS差异不仅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样也具有临床意义。

撰文 | 小驰

3月9日,阿斯利康公布了旗下产品奥希替尼的关键临床试验——ADAURA研究的总生存(OS)结果[1]。数据表明,相对于安慰剂,奥希替尼辅助治疗能显著延长受试者生存时间,两组OS差异不仅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样也具有临床意义。

91351679353951855

新闻公布截图

从晚期到早期,奥希替尼屡次突破肺癌生存限制

奥希替尼是第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最初以AURA3研究的阳性结果公布,成功解决了一代/二代EGFR-TKI治疗耐药的难题,成为T790M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标准方案[2]。随后,奥希替尼继续往一线进行尝试,并以FLAURA研究中18.9个月的一线治疗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数据成为EGFR突变患者一线治疗新标准方案[3]。

2019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公布的OS结果更是奠定了奥希替尼在一线治疗中不可撼动的地位。数据显示,奥希替尼治疗组的中位OS为38.6个月,相较于对照组的31.8个月具有显著性差异(HR=0.799,P=0.0462),是首个一线单药治疗EGFR突变阳性NSCLC,OS超过3年的临床研究结果[4]。

43851679353952303

FLAURA研究OS结果

在晚期肺癌研究中大举成功后,奥希替尼再次向早期可切除肺癌发起挑战,并以亮眼的成绩多次荣登国际大会。

奥希替尼辅助治疗EGFR突变肺癌,多方位展现获益

ADAURA研究是一项全球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奥希替尼用于EGFR突变阳性早期NSCLC辅助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共纳入682例伴EGFR突变的ⅠB期-ⅢA期NSCLC患者,术后经研究者评估,可使用或者不使用辅助化疗。而后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奥希替尼80mg/天治疗(n=339)或安慰剂治疗(n=343),直至疾病复发、停药或治疗满3年[5]。

2020年来,ADAURA研究结果陆续于多个国际权威学术会议公布,或刊登于顶级医学期刊。

结果显示,在主要研究终点无病生存期(DFS)方面,EGFR突变的Ⅱ-ⅢA期NSCLC患者术后接受奥希替尼辅助治疗24个月时,90%患者未出现复发或死亡,显著优于安慰剂组(44%),疾病复发或死亡的总风险比(HR)为0.17(P<0.0001)[5]。

关键性次要终点表明,该研究的所有受试者,即ⅠB期-ⅢA期NSCLC患者在为期1年的辅助治疗中,同样获益于奥希替尼辅助治疗。相对于安慰剂组,奥希替尼组疾病出现复发或死亡的风险比为0.20(99.12%CI 0.14-0.30,P<0.0001)[5]。

在脑转移复发方面,在治疗24个月时,奥希替尼组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复发或死亡的风险相对于安慰剂组降低了82%(95%CI:0.10-0.33)[5]。

基于这些证据,奥希替尼获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推荐,用于ⅠB期-ⅢB期R0切除患者的辅助治疗[6]。

2022年9月发布的最新DFS数据显示,奥希替尼治疗组的中位DFS将近5.5年[1]。

因此,本次公布的OS数据不仅巩固了奥希替尼在改善患者DFS、减少癌症复发及死亡方面的疗效,也证实了这一药物治疗伴EGFR突变的早期NSCLC时延长患者生命的潜力,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循证证据。

靶向治疗为早期肺癌患者带来新曙光

肺癌是男性和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约占所有癌症死亡人数的五分之一[7]。在肺癌患者中,80%~85%为NSCLC[8],约25%~30%的新诊断NSCLC为早期肺癌,可通过手术治疗[9-10]。然而,大部分患者在接受手术及辅助化疗后,癌症仍会复发[11]。据统计,在亚洲患者中,携带EGFR突变的比例高达30%~40%以上[12-13],EGFR-TKI也应运而生,成为临床上常用的肺癌常用靶向药物。其中,2017年12月,奥希替尼在我国获批上市,目前已经在国内取得多项适应证——晚期肺癌二线治疗、一线治疗以及早期肺癌辅助治疗。

除了ADAURA研究外,阿斯利康还在更多早期肺癌患者中开展了一系列临床研究,旨在评估奥希替尼用于新辅助治疗、用于ⅠA2-ⅠA3期患者辅助治疗或用于Ⅲ期局部进展不可切除的肺癌患者系统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https://www.astrazeneca.com/media-centre/press-releases/2023/tagrisso-demonstrated-strong-overall-survival-benefit-in-the-adaura-phase-iii-trial.html

[2]Papadimitrakopoulou VA, Han JY, Ahn MJ, et al.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mutation analysis in tissue and plasma from the AURA3 trial: Osimertinib versus platinum-pemetrexed for T790M mutation-positive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ancer. 2020 Jan 15;126(2):373-380.

[3]Soria JC, Ohe Y, Vansteenkiste J, et al. Osimertinib in Untreated EGFR-Mutated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 Engl J Med. 2018 Jan 11;378(2):113-125.

[4]S.S. Ramalingam, J.E. Gray, Y. Ohe, et al. Osimertinib vs comparator EGFR-TKI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EGFRm advanced NSCLC (FLAURA): Final overall survival analysis. Annals of Oncology (2019) 30 (suppl_5): v851-v934.

[5]Wu YL, Tsuboi M, He J, et al.ADAURA Investigators. Osimertinib in Resected EGFR-Mutat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 Engl J Med. 2020 Oct 29;383(18):1711-1723.

[6]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Version 1.2021).

[7]http://gco.iarc.fr/today/data/factsheets/populations/160-china-fact-sheets.pdf. Accessed March 2021.

[8]https://lungevity.org/for-patients-caregivers/lung-cancer-101/types-of-lung-cancer. Accessed March 2021.

[9]Sethi S, et al. Incidental Nodule Management – Should There Be a Formal Process?. Journal of Thorac Onc. 2016:8;S494-S497.

[10]https://lungevity.org/for-patients-caregivers/lung-cancer-101/screening-early-detection. Accessed March 2021.

[11]Pignon et al. Lung Adjuvant Cisplatin Evaluation: A Pooled Analysis by the LACE Collaborative Group. J Clin Oncol 2008;26:3552-3559.

[12]Keedy V.L., et al.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Provisional Clinical Opinio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Mutation Testing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Considering First-Line EGF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herapy. J Clin Oncol. 2011:29;2121-27.

[13]Ellison G, et al. EGFR Mutation Testing in Lung Cancer: a Review of Available Methods and Their Use for Analysis of Tumour Tissue and Cytology Samples. J Clin Pathol. 2013:66;79-89.

本文首发:医学界肿瘤频道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安慰剂,靶向,肺癌,癌症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