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处方点评 | 对乙酰氨基酚中毒了,解毒剂首选哪个

2023-03-21 11:01

N-乙酰半胱氨酸是谷胱甘肽的前体药物,可提高肝胞内谷胱甘肽水平;并可直接作用于活性氧自由基,有效减轻肝脏损伤。

来看一张处方吧~~

姓名:患者  年龄:67岁

性别:男性  科室:内科

临床诊断: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咳嗽

Rp:

1、对乙酰氨基酚片(0.5g*10片) X 1盒

Sig:口服  0.5g 必要时

2、乙酰半胱氨酸颗粒(0.1g*20袋) X 1盒

Sig:口服  0.2g  一日二次

前不久,我写过一篇文章《药理学说『对乙酰氨基酚』代谢成无活性产物,为何还有肝毒性?》

里面说到对乙酰氨基酚口服后大部分经过葡萄糖醛酸或者和硫酸结合,形成无活性的代谢产物,最后排出体外;在【过量】的情况下,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对乙酰苯醌亚胺,要注意服用剂量。这个毒性代谢产物是有靶向性的,主要是攻击肝脏和肾脏,但是对肝脏的伤害更大。

对乙酰氨基酚过量中毒了,解毒药物是——谷胱甘肽。它的【适应症】是用于防治药物[如化疗药物,抗结核药物,精神神经科药物,扑热息痛等]、放射治疗、酒精和有机磷等引起的组织细胞损伤;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但是临床上不首选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解毒,而是首选N-乙酰半胱氨酸(NAC)进行解毒。那上述处方,两药可以联用吗?药效会相互抵消吗?

N-乙酰半胱氨酸是谷胱甘肽的前体药物,可提高肝胞内谷胱甘肽水平;并可直接作用于活性氧自由基,有效减轻肝脏损伤。对乙酰氨基酚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并不消耗体内的谷胱甘肽耗竭,不需要外源性的谷胱甘肽进行补充,正常用量下两药可以合用,但应注意间隔服药时间。

乙酰半胱氨酸剂型与作用

对于急性对乙酰氨基酚中毒者,应尽早使用 NAC,最好是在中毒 8~10 小时内使用,可以减轻肝脏损害。NAC 甚至能在中毒后 24~36 小时起到保护作用。给药方法:72 小时口服法和 48 小时静脉给药

再抛出一个问题大家思考

大家有注意过细心地

对比过乙酰半胱氨酸的口服剂量吗

举个例子——

片剂0.6g/0.2g

如果上述处方医生

给的是0.6g乙酰半胱氨酸片

该如何点评??

抑或是COPD患者给0.2g乙酰半胱氨酸片

又该如何点评??

13591679355934557

—    E N D    —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乙酰半胱氨酸,谷胱甘肽,代谢产物,解毒剂,NAC,处方,中毒,肝脏,药物,口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