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外科大夫提醒 重视门静脉高压的微创腔内治疗及术后注意事项
日前,郑大一附院东院区大血管/腔内血管外科王志伟教授团队通过急诊绿色通道,成功为一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经颈静脉门体分流术(TIPS),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患者家属表示说,王志伟教授不但挽救病人的生命,也挽救了他们的家庭。
50岁的李先生,既往患有乙肝肝硬化,一天在干农活时突发呕血约800ml,颜色呈鲜红色,晕倒在田地里。家人见状急忙拨打120急救电话,当地医院急诊科考虑到患者出血量大、病情危急,遂建议直接转院至上级医院治疗。紧急转至郑大一附院东院区后,患者当时面色惨白、血压低、心率快。为避免患者再次呕血,出现休克等风险,急诊科医务人员紧急联系大血管/腔内血管外科王志伟教授会诊。
结合患者病史及相关检查结果,王志伟教授团队考虑患者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消化道出血,建议急诊行TIPS(经颈静脉门体分流术)手术治疗。家属了解治疗方案后,同意立刻手术治疗。形势危急,医院当即开通急诊手术通道。在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王志伟教授团队十分顺利地为患者实施了TIPS手术。手术十分成功,患者未再出血,血压、心率也趋于平稳。经过数天对症治疗后,患者康复出院。患者家属十分满意并对王志伟教授深表感谢。
据王志伟教授介绍,肝炎、酒精、血吸虫等均可引起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而门静脉高压症是肝硬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病理生理环节,也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门静脉高压症临床表现以脾大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呕血、黑便和腹水,以及并发的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肝功能不全、肝性脑病等症状为主。
肝硬化不断加重、门静脉压力逐渐升高、脾脏逐渐增大、胃冠状静脉及其分支逐渐增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逐渐加重,引发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即上消化道出血)。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死亡率高达30%-50%,首次出血幸存者,再出血发生率高达70%,5年内存活率小于30%。肝移植是目前彻底治愈门静脉高压症的最佳方法,但实施难度较大。其他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三腔二囊管填塞、内镜治疗、药物治疗、TIPS等。TIPS是针对治疗门脉高压设计的腔内治疗方式,手术成功率为95%,控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引起的大出血有效率高达98%。
郑大一附院王志伟教授TIPS演示(标清)
科普动画:TIPS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王志伟教授表示,TIPS不可怕,就怕不管它。做过TIPS术之后,患者会处于相对高血氨状态,如果不能适应,则可能出现肝性脑病症状。轻者主要为头昏,双手不自主颤抖,持物无力。重者则可能出现定向力、计数能力下降,更严重者则出现行为异常,深度昏迷等。他建议TIPS手术患者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调控饮食、预防肝性脑病
荤菜(如鱼、虾、肉、蛋类等)是诱发肝性脑病的重要因素,因此TIPS术后患者饮食尽量以清淡素食(谷类、蔬菜、菌藻类、瓜类、水果)为主,尽量不吃或少吃荤菜类食物,严格控制动物蛋白的摄入量。建议食用植物性蛋白(豆类)来替代动物性蛋白。
除了注意饮食为素食之外,还需特别注意的是大便排便情况,TIPS术后患者要求每天至少1-2次大便,预防血氨升高引起肝性脑病的发生。这要求患者要适当地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促进排便。如果患者大便不规律,则建议长期服用乳果糖(杜秘克)帮助大便的排出,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避免便秘的出现。
同时在饮食上推荐在每日三餐后加用“益生菌”之类的饮料。益生菌饮料宜选用低温保存的近期生产的活性乳酸菌饮料,如益力多、优益C等。
二、适当锻炼,保持健康心态
患者术后需要静养,不可从事重体力活动,包括用力解大便。
待病情稳定、体力体质逐渐恢复后患者可量力进行适当的锻炼(如感不适,应立即停止)。锻炼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主,如徒步、慢跑、爬山、游泳等,应避免剧烈的运动。运动强度可以监测运动时心率,运动心率为静息心率加上十到二十次为宜。在运动锻炼时,及时补水,并避免在寒冷或炎热的气候条件下进行锻炼。
三、坚持用药,定期复查
TIPS术后,给予抗凝剂能减少门脉高压并发症,降低血栓进展速度以保持支架内血流通畅,但同时也存在出血的巨大风险。因此术后是否抗凝,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权衡利弊后决定。抗凝治疗患者围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院外抗凝用药至少1个月,1月后复查决定是否继续抗凝。
术后的定期随访:术后1月、3月、6月复查TIPS分流道彩超及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血氨、血凝实验等相关检查。而后,每隔6月复查一次。对于术前有呕血或者黑便的病人,强烈推荐在术后6-12月的时候行胃镜复查,了解出血静脉的恢复情况,方便后续的治疗。(大血管/腔内血管外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