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骨转移常导致严重的骨骼病变,出现疼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等一系列不良事件,临床治疗骨转移的目标是:持续有效的缓解疼痛、控制肿瘤进展。
临床工作中,经常有肿瘤患者会问关节疼痛是不是出现骨转移了?或者出现某个部位酸痛感是不是出现骨转移了?可见大家对骨转移是有足够的重视, 但对骨转移并没有全面的认识,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让大家谈之色变的“骨转移”。
什么是骨转移?
骨转移是癌症晚期患者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骨转移是指肿瘤细胞从原发灶转移到骨组织中形成转移灶,这是癌症扩散的一种形式。
骨转移的常见原因是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肾癌等。
骨转移的症状: 骨转移的症状包括骨疼痛、骨折、骨质疏松等。骨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通常是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
骨转移的治疗:治疗骨转移的方法包括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这些治疗方法可以缓解骨疼痛、减少骨折发生率,同时也可以控制肿瘤的发展。
骨转移的预防:骨转移的预防包括加强饮食营养、坚持适当的运动、避免骨质疏松等。此外,对于有家族肿瘤史的人群,应该定期进行癌症筛查,及早发现和治疗原发灶,降低骨转移的发生率。
骨转移的心理影响: 骨转移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不便,还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如焦虑、抑郁等。因此,在治疗骨转移的同时,应该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和关爱。肿瘤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远处转移,当肿瘤经血行途径转移至骨及关节引起损害即为骨转移。
骨转移的症状
骨转移是肿瘤扩散的一种形式,常见的原发癌症包括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肾癌等。以下是这些癌症骨转移的一些特点:
乳腺癌的骨转移: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女性骨转移的主要原因之一。乳腺癌骨转移的症状通常是骨疼痛,尤其是背部、臀部和骨盆等部位的疼痛。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治疗方法包括内分泌治疗、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
前列腺癌的骨转移: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导致男性骨转移的主要原因之一。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症状通常是骨疼痛和骨折。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治疗方法包括激素治疗、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肺癌的骨转移: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骨转移的主要原因之一。肺癌骨转移的症状通常是骨疼痛、骨折和骨质疏松等。肺癌骨转移患者的治疗方法包括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肾癌的骨转移:肾癌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癌症,也是导致骨转移的原因之一。肾癌骨转移的症状通常是骨疼痛和骨折等。肾癌骨转移患者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1.转移部位的疼痛
骨转移早期可能仅表现为酸痛感,随着疾病进展,逐渐出现疼痛,大多数骨转移疼痛是比较剧烈的,疼痛可以由某些行为诱发,如翻身、起床等,也可能在休息状态下突然爆发,常常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需要药物或者介入治疗才能缓解。
2.特异性伴随症状及功能障碍
根据骨转移的部位不同会出现相应部位的感觉障碍及功能障碍,比如椎体转移,病变侵犯到神经,会引起神经所支配节段的感觉异常,出现麻木感、针刺感,也有个别患者出现排尿困难等表现。当出现病理性骨折时,会出现相应部位运动功能障碍。
应该完善哪些检查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对骨转移的早期发现及诊断有重要意义,下面简述几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检查项目。
全身骨扫描检查
检查覆盖全身骨组织,对全身多处骨及关节疼痛的患者是最好的检查方法之一,对早期发现骨转·移灶有重要作用,能较X线早半年发现骨转移灶,但骨扫描有可能出现假阳性表现,当有相应部位的阳性或者可疑阳性发现时,建议结合X线、CT、MRI等进行综合评估。
X线检查
X线片是骨骼检查中最早和最常应用的方法,对鉴别骨转移癌和原发骨肿瘤可做出最基本的判断,但很难发现早期骨转移病灶。
CT检查
CT在判断骨质破坏方面优于X线,通过骨窗及增强扫描能明确骨质破坏的程度和范围以及周围血供情况。
MRI检查
MRI对软组织结构显示非常清晰,在呈现转移灶与周围软组织的关系方面优于X线及CT,常用于关节、颈胸腰椎、骨盆等部位转移灶辅助诊断。
实验室检查
除上述特异性的影像学表现,骨转移还可以出现一系列实验室检查异常,临床上常作为对骨转移病灶进展情况、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的辅助指标。
血液学检查:如碱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乳酸脱氢酶(LDH)、血钙等表现为异常升高,血磷可表现为异常降低。
尿液检查: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VMA、HVA升高等。
骨转移的处理
恶性肿瘤骨转移常导致严重的骨骼病变,出现疼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等一系列不良事件,临床治疗骨转移的目标是:持续有效的缓解疼痛、控制肿瘤进展。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是骨转移的基本手段,根据疼痛三阶梯用药原则,早期轻微疼痛可用非甾体类镇痛药,如临床常用的双氯芬酸钠、布洛芬、塞来昔布等,但如果疼痛病程较长需要长期应用该类止痛药止痛药,需要注意用药可能增加出现消化道出血风险以及增加心血管
介入治疗
骨转移导致疼痛的机制是非常复杂的,临床上常出现药物难以缓解的疼痛,或者需要口服大剂量止痛药才能缓解疼痛,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机体难以耐受的不良反应,这时介入治疗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介入治疗的方法越来越多,丁罡肿瘤团队有着出色介入团队可以帮患者排忧解难。
总结
通过今天的科普大家对骨转移有没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了呢?在治疗技术不断提高的今天,希望大家知道如何早期识别骨转移,并且能认识到那些对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难治性疼痛,还是有很多方法可以解燃眉之急的,所以不要再做忍痛的“英雄”了,必要时一定要向专业的机构进行咨询。
供稿:程诗宇 编辑:周元超 审核:蒲欣
丁罡肿瘤医生团队
丁罡肿瘤医生团队由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卫生局第11届“银蛇奖”获得者、上海市卫计委重点专科肿瘤学科带头人丁罡教授领衔,带领了一群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学精英团队,团队有全职肿瘤专科医护人员65人。团队现有20位医生,1位博士生导师,1位硕士生导师、3位主任医师及7位副主任医师,研究生学历占比90%。创建的肿瘤多学科会诊平台汇聚上海市三甲医院会诊肿瘤专家400余人。
肿瘤科主要开展包含肿瘤的预防、早筛、影像、病理、手术、放疗、内科、微创介入、重症、心理、中医、康复护理、营养、临床试验和康复。专注于难治性实体肿瘤、复发转移多学科综合诊治的临床转化研究,在突破临床治疗难点方面卓有建树。
团队首创的“5H肿瘤服务模式”荣获2018年上海医疗服务品牌;建立的国内肿瘤一站式全程全周期个性化服务,2019年通过国家药监局检查被批准为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单位;创建中国高品质肿瘤服务创新平台,成为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肿瘤医协体中心;并荣获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中国品牌医生团队”;“2022年度中国品牌专科”;2022年度“中国十大卓越医生集团”;2022年医生和基层医疗创新奇璞提名奖:中国肿瘤高质量创新医疗服务模式;2022第五届“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的提名奖;上海市健康科普引领人才能力提升专项项目;2022年度上海市法学会卫生法学研究会立项项目。科室先后获得国家级、市局课题共6项,期间发表论文25篇、其中SCI 15篇,参加各级大会交流30余次。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