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当年即成为郑州大学一附院重症病房系统CMI指数最高的科室。
01、知识讲座
目录
01相关背景
02麻醉学科的愿景
03学科发展现状
04思考
05打响AICU的第一枪
相关背景
河南省第一家AICU
2019年3月26日投入使用
开放床位14张
占地面积500平方米
平均月收治患者200名左右
每天病人收治依据床位转出情况采用预约制
患者入住时长:最短24h内,最长81天
成立当年即成为郑州大学一附院重症病房系统CMI指数最高的科室
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
转入AICU标准
1.口腔、咽腔、鼻腔及气道毗邻组织器官的手术,术后需严密管理气道安全
2.围手术期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导致心脏功能轻度受损循环紊乱,需要血流动力学监测
3.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等内环境紊乱,需要进行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的
4.肝、肾功能受损,术后全麻苏醒质量欠佳5.手术时间较长,尤其是长时间接受腔镜手术6.嗜铬细胞瘤等术后,有潜在循环不稳定隐患的
7.需要强化护理等级的
8.各手术科室ERAS患者,手术前后需麻醉科ICU医师特别协助的
9.麻醉复苏室 (PACU) 停止收入后的术后全麻病人,可以转入AICU观察治疗,但是需要麻醉科ICU医生视病床情况决定是否收治。
代表收治疾病的疑难危重情况的CMI指数连续位列全院前列
麻醉学科的愿景
推动"舒适医疗"发展的主导学科;
保障医疗安全的关键学科
提高医院工作效率的枢纽学科
协调各科关系的中心学科
为社会所熟知和认可的重点学科
国家卫生部关于麻醉科建设的1989年12号文件:
麻醉学科已发展成为临床学科
设想的麻醉科组织架构
学科发展现状
亚专科发展现状——疼痛
疼痛:已独立成科并成立学会,获部认可; 人员:麻醉科出身者占国内从事临床疼痛诊疗事业人员的绝大多 数(80%以上); 技术:除少数单位外,大多数不占优势; 在疼痛治疗相关领域的话语权:优势不明显; 在疼痛学会中,很多高层人士甚至不敢承认自己麻醉学科的出身。
麻醉学科现状:一切又回到原点,麻醉科的基本工作任务
1.为手术顺利进行提供安定、无痛、肌松及合理控制应激等必需条件;
2.维护患者在手术前、中、后各阶段的安全并防治并发症;
3.麻醉恢复室(RR)及加强治疗病房(ICU)的建立与管理;
4.急救与生命复苏;
5.疼痛诊疗;
6.麻醉学教育及科研工作等;
目前成立学组:
小儿麻醉学组;
老年麻醉学组;
产科麻醉学组;
心胸麻醉学组;
器官移植麻醉学组;
神经外科麻醉学组;
困难气道学组;
……
思考
如何逐步扩大麻醉科的服务范围?如何更好的服务患者?如麻醉科门诊、门诊无痛诊疗中心、麻醉科ICU?
如何能更好的完成向围术期医学科的转变?如何完成平台科室的角色?
打响AICU的第一枪
(1)血流动力学监测与围术期容量治疗
(2)提高急救与复苏的外延
(3)镇痛与神经阻滞
(4)气道与呼吸管理
(5)感染
(6)营养
真正提高围术期救治——从建立AICU开始
付出和情怀是成功必备的品质
02、讨论环节
赵邦术医师
作为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医生,通过本次讲座学习AICU建设的必要性和方法:1.麻醉ICU的建立可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紧缺,增强救治效率;2.危重症患者的需求逐渐增多;3.可有效提升救治质量,利于患者快速康复,保证患者生命安全;4.更有利于一体化治疗,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同时想请教杨教授,麻醉ICU的建立对术后患者管理是否有改善?对患者远期预后的效果如何?
杨建军教授
对于国内医院在建设麻醉ICU时会考虑患者的床位和隐私需求,最好是单人单间。患者聚集会增加交叉感染的几率,嘈杂的环境会影响患者休息,增加术后谵妄的概率。目前院内综合考虑,分为单人间、四人间和九人间。麻醉ICU的建立对于患者术中的治疗和术后的康复有明显的的作用。
杨天德教授
麻醉ICU的建立既有社会背景也有患者需要和医生的情怀;麻醉医生需要去抢救患者参与治疗,需要完善自身知识和临床治疗经验,也需要去承担患者救治的责任或生命安全保护的荣誉,麻醉ICU的建立极为重要。同时也有两个问题需要和各位教授探讨:1.麻醉ICU面对外科患者,术后的管理有无外科医生参与?2.因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麻醉医生与外科医生出现纠纷时,如何跟外科医生交流?
杨建军教授
目前院内通过外科的不同病种制定了临床的基本路径,麻醉医生负责医嘱管理,遇到特殊问题时及时交流。在纠纷方面,麻醉医生和外科医生的合作大于竞争。
夏中元教授
从麻醉—麻醉ICU的发展,有利于知识和经验提升,利于保护患者生命安全。麻醉ICU的建设需要团队的坚持和努力、人才储备、经验提升……从而发挥麻醉医生真正的优势。
闵苏教授
麻醉ICU的管理指标主要有哪些?
杨建军教授
目前院内夜晚实行医生和护士轮班制,注重无菌环境,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
夏中元教授
我院主要有重要脏器功能的稳定和转化率,院内感染,多科联合会诊的成功率,复苏成功率,麻醉ICU转化率。
03、会议总结
闵苏教授:杨建军教授从学科建设角度出发介绍了麻醉ICU的建设,这是国家的要求,也是学科建设的需求,需要空间和时间,也要把握住机会,如国家出台文件、开展重大手术、长期培训学习和积累经验……非常感谢各位教授的经验交流及线上麻醉同道的支持。
声明:古麻今醉公众号为舒医汇旗下,古麻今醉公众号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舒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