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仁济医院八年制博导简介(四)心内科

2023-04-12 14:53   上海仁济医院

心内科承担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等国家级项目超过50多项,总科研经费逾五千万。

科室介绍

50501681278179809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历史底蕴深厚,是卫生部国家重点临床学科、国家教育部211重点学科、国内首批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首批美国心脏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首批国家心血管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国家高血压科普教育培训基地,是国家级胸痛中心、国家级心衰中心、国家级房颤中心、国家级康复中心。目前分布在东、西、南及杭州湾、宝山五个院区,拥有冠心病中心、电生理起搏中心、心力衰竭中心、肺血管病中心、结构性心脏病与心血管影像中心、高血压中心、心脏康复中心、临床研究和药理中心等;每年门急诊25万例,年出院人数近1万,手术1.1万余例,医疗诊治能力、学科人才培养、科研学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学科拥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 “万人计划” 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领军人才、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首席科学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银蛇奖获得者、上海市启明星、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双百”人才、上海市“优青”、上海市“医苑新星”、吴孟超医学青年奖、树兰医学青年奖、青年科技英才扬帆人才等一批优秀青年人才。

心内科承担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等国家级项目超过50多项,总科研经费逾五千万;近年来在 Circulation、JACC、EHJ 心血管三大权威期刊等发表论文 200 余篇,总影响因子超过2000 分;>10 分论文20余篇。研究成果写入国际权威教科书 “心血管内科学教科书:Braunwald 心脏病学” 和 “欧洲心血管影像指南”等心血管临床指南与医疗规范。

八年制导师介绍

卜军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68701681278180701

现任仁济医院副院长、心内科学科带头人、国家重点实验室PI、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018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6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首席专家、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重点创新团队负责人。美国心脏协会专家会员(FAHA),美国心脏病学会专家会员(FACC),欧洲心脏病学会专家会员(FESC),《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IF: 12.08)、《Redox Biology》(IF: 10.79)编委。

先后主持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在内的8项国家级项目,目前有10项科研项目在研(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1项,总经费>1000万元)。研究成果发表在Circulation、Eur Heart J、JACC等国际权威期刊(IF>10分22篇;IF>30分5篇),写入国际著名内科学教科书《心血管内科学教科书:Braunwald心脏病学》和《欧洲心血管影像学指南》等国际指南。

先后获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吴孟超医学青年奖”、“树兰医学青年奖”、“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明治生命科学奖”等荣誉。

研究方向介绍:

专注于心血管重大疾病机制及干预的基础转化与临床研究,发现从斑块破裂源头到心肌损伤修复调控的新机制,诠释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和演进的新靶点;基于中国人群特征,原创性提出临床危险因素干预到血管心肌保护的新策略,完成了一系列重大课题;针对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慢病,提出心脑“协防共管”理念,建立并优化适合中国国情的慢病管理模式。 

沈节艳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3081681278181003

现任仁济医院心内科行政副主任,仁济医院南院区心内科负责人,仁济南院国家胸痛中心、肺血管病卓越中心负责人。先后担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肺血管病学组副组长;全国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工程(CDQI)肺血管病中心主任;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右心和肺血管病专委会常委;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肺动脉高压专科联盟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肺血管病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委会委员;上海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兼肺循环学组组长;东方心脏大会肺循环论坛坛主;上海市肺栓塞防治联盟常委;国家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冠心病介入)培训导师;中国医师协会肺血管病专科医师培训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上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专家;美国国际肺高压协会临床研究专员(PHCR);亚太肺高压峰会专家委员(APAPH)等。

先后发表七十余篇SCI论著,研究结果写入“欧洲肺动脉高压指南”、“中国肺动脉高压指南”、“中国肺栓塞指南”等心血管临床指南与医疗规范,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具有丰富经验。主编《东方心脏文库——肺血管疾病病例解析》专著一部,参与编写大型学术专著八部。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科研项目七项,参加国家十一五攻关、十二五攻关、十三五攻关课题;牵头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一项、作为主要研究者参加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四项;主要成果获2021年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主持举办八届『浦江之声』肺血管病论坛和两届『浦江之声』心血管急危重症研讨会。2017年、2018年连续二年入选“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榜”;2019年获仁济南院“浦江名医”称号。

研究方向介绍:

从事肺动脉高压专项研究30年,冠心病介入诊治20年,心脏超声诊断技术10余年。擅长运用有创和无创技术诊断各种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各型肺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冠心病的介入诊断与治疗,心力衰竭、心肌病等的诊治。

姜萌

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96811681278181212  

现任仁济医院科研处长,心内科主任医师,心衰中心、心脏影像中心及心脏康复中心负责人,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国际心血管磁共振学会中国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大血管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心衰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代谢学组委员;中国心衰中心专家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基础心血管病分会委员;研究型医院心血管影像专委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影像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学会内科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院心身学会委员。系列研究结果发表 SCI收录全文30余篇,主持5项国家自然基金,获国家专利3项。

先后获上海市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上海市卫生系统银蛇奖、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上海市医苑新星杰出人才计划、上海市高峰高原计划、浦东杰出青年、王宽诚奖学金计划、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奖、上海市教委优秀青年教师、上海交通大学晨星学者计划、上海交通大学“青年岗位能手”。

研究方向介绍:

长期从事心肌病的早期诊断到心衰治疗的全程诊治研究。擅长各种疑难重症心肌病的影像学多模态诊断、肿瘤心脏病基础及临床研究、心衰心力衰竭治疗及预后评价。通过多模态影像学(磁共振、超声、CT)、多组学、早期发现系统性疾病的心肌受损或疾病鉴别诊断模型的构建,目前在包括遗传性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肌病、免疫性疾病心脏损伤、肥胖代谢性心肌病、化疗性心肌病、免疫抑制剂相关性心肌病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方面开展临床及基础研究;人工智能诊断疾病及预后预测;药物治疗心衰对预后影响的机制研究及策略提供。 

解玉泉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38661681278181408

现任上仁济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全国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学会上海分联盟常务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肺循环委员。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青年首席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导师。

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其中SCI 论文40篇,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Toxicol Sci 、Ecotoxicol Environ Saf、Chemosphere 等高水平SCI杂志,编写专著4部。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专项”(青年首席科学家)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子课题负责人)1项,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卫计委及上海交通大学等课题10余项。曾在美国Cleveland Clinic访问学习。临床上擅长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及心律失常的起搏治疗。担任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immunity、Hum Exp Toxicol及Chemosphere 等杂志审稿人。

研究方向介绍:

长期从事冠心病及心肌炎、心肌病的免疫机制研究,主要关注环境与生物因素作用下,细胞免疫在心肌纤维化及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调控网络机制,以探寻干预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纤维化的靶点。研究获得了多项国家项目的资助(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目前主要针对冠心病及心室重构的免疫机制探索新的理论,建立模式识别受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免疫调节作用体系。 

张松

博士后,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88721681278181667

现任仁济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CCU主任,国内心血管急重症领域的知名专家。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脏急重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全国心血管急重症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脏急重症专委会全国老年心血管急重症学组组长。长三角心血管急重症联盟主席。上海市医师协会心脏急重症工作组组长。上海市各大医院共同举办的国内顶级心血管病大会——东方心脏病会议(OCC)心脏急重症论坛负责人。

近几年受邀作为核心专家参与编写各种心血管相关指南共识13项,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编写世界级的指南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fective endocarditis in adults,发表在Eur Heart J(影响因子30)。2017年获华医纵横榜心脏重症学科贡献奖,2018年入选华医纵横榜中国心脏重症领军人物。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课题等各种科研项目11项。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30多篇。担任SCI杂志Annals of Noninvasive Electrocardiology杂志特邀审稿专家。核心期刊《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特约审稿专家,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编委。先后独立招收培养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以及八年制学生近20多名。主编专著1本,并参编《实用心脏病学》、全国高等教育医学规划网络电子版教材《内科学》、《ECMO》等多本专著。

研究方向介绍:

长期从事心血管急重症诊治工作。擅长于各种心血管疑难危急重症的的诊治。研究方向为: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病的分子机制和干预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医院,心内科,医师,简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