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适应公立医院绩效改革的背景下,国家要求公立医院建立更加科学的分配体系,优化医院内部绩效考核体系。
主诊医师负责制指由一名主诊医师带领若干名医师组成一个诊疗组,即主诊组,全面负责并实施患者的接诊、住院、诊疗及出院随访等工作的一种医疗管理模式。该模式旨在调动各级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是通过“疾病诊断+治疗方式”的共性特征利用大数据对病案数据进行分类,将区域内每一病种治疗资源消耗的均值与全样本资源消耗均值进行比对,形成DIP分值,作为医保支付依据的方法。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相似,DIP不仅可用于医保支付,也可用于绩效评价。本研究以上海市某三甲中西医结合医院为研究对象,探索构建基于DIP的主诊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应用于神经内科主诊组月度绩效考核,以期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
1 研究方法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
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拟定主诊组绩效考核初始指标,包括质量安全、DIP相关、运营效率、中医内涵4个维度共27个指标。其次,根据专家专题讨论筛选主诊组考核指标并确定指标的评分标准。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应用与评价
选取上海市某三甲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4个主诊组2021年12月的运行数据。考核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病案首页和各职能部门统计报表,其中DIP相关指标借助DIP软件系统进行分析。由质量管理办公室每月收集数据,根据综合绩效指标考核评分标准计算主诊组考核分数。
2 结果
指标体系及权重
经第一轮专题讨论最终构建主诊组月度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第二轮专题讨论确定各项指标的解释及具体考核内容,并根据该院现况确定指标考核评分方式标准。指标体系、权重及考核内容、考核评分标准见下图。
应用结果
神经内科4个主诊组一级指标得分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质量安全(93.18%)、运营效率(81.28%)、中医内涵(72.50%)、DIP相关(60.00%)。从各一级指标的变异系数来看,最高的为DIP相关指标,达到18.02%,质量安全指标变异率最低,为10.41%。在二级指标中,得分率较低(<70%)的指标主要为CMI、每指数费用单价、出院次均药费增幅、门诊患者使用中医非药物治疗率、门诊中药饮片处方比例及门诊患者中药饮片使用率。
3 结论
在适应公立医院绩效改革的背景下,国家要求公立医院建立更加科学的分配体系,优化医院内部绩效考核体系。本研究通过邀请院内外相关专家开展专题讨论,在该院已有临床科室质量绩效考核基础上,以医院战略为导向,突出“优劳优得、重在内涵”的原则,构建了以质量安全和运营效率为基础,充分体现DIP支付改革及中医内涵的主诊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从应用结果来看,该考核体系可以从不同维度反映各主诊组的优势与劣势。该院质量管理办公室每月将主诊组绩效考核结果反馈给科主任及主诊组组长,并与主诊组绩效分配挂钩,形成了良性激励的绩效分配机制,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积极性,发挥了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对于考核发现的薄弱指标,主诊组应分析原因,找出差距,注重指标内涵建设,提升优势病种医疗能力和专科服务能力。
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 王晨等
文章刊期:2023年第3期
图文编辑:黄海凤、邵若彬
审核发布:姚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