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次,即将印发的《关于提升本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实施方案》,也意味着上海社区医疗将迎来一些新的突破性举措,也愿上海这一次推进利好政策落实能够为全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4月中旬,上海市卫健委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文汇报报道,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闻大翔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上海即将印发《关于提升本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实施方案》。
方案提出,要重点强化社区卫生的基本医疗服务功能、公共卫生网底功能、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管理服务功能和重点人群的康复护理服务功能。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适宜外科手术,放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药物用药比例的限制,促进社区用药目录与二三级医院目录逐步衔接。
方案的出台也有迹可循。就在发布会召开前两天,行业资深记者、产业观察人士李草凡也在自媒体上发表了一篇的文章透露,3月中旬,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党委书记赵丹丹在参加上海创奇健康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43期卫生政策上海圆桌会议上,也曾介绍到这一改革趋势。
01、不少社区医院配备CT等大型设备回归到过去地段医院的功能
据新闻发布会信息,上海将进一步做强社区医疗服务功能。未来,将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适宜外科手术,比如清创缝合、切开引流等小手术,同时放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药物用药比例限制,促进社区用药目录与二三级医院目录逐步衔接,方便居民在家门口配药。
当前,上海不少社区添置了CT等大型检查设备,如何用好这些设备?闻大翔表示,上海目前大约已有5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了CT,其他社区中心至少配备了DR影像设备。今后社区会不断加强影像、超声、心电图监测等检查检验项目,全市层面也会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能力配套,还会通过互联网技术,把检验、检测、影像学检查的数据通过网络上传到上级医院,由区域中心或三级医院进行集中诊断读片。
不仅如此,上海还将继续做强已有上下级医院联动机制,鼓励区域内的医疗中心、二级医院的专科专病医生到社区定期开诊,成立工作室,把专病专科延伸到社区,进一步做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开设的儿科、皮肤或心血管等专科门诊。
要制定激励政策,让社区全科医生、家庭医生每五年内有相当时段,比如每半年,要有机会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拓展看病视野、诊疗水平,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
虽然政策层面一直在要求强基层,但近年来的基层医疗情况还有不少值得提升的空间,这一次,上海的新动作,引起了媒体和社会广泛关注,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为全国基层医疗带来新的气象。
李草凡撰文称,上海社区医改新动作,基本上和之前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反着来。社区的医疗功能回归到过去地段医院的功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药目录比基本药物制度有所扩大,“收支两条线”将有所突破,社区医生的薪酬支付标准也将有所突破。
李草凡透露,因为上海社区门诊占比明显下降,从2018年的40%降到了目前的35%左右,90%以上的社区卫生中心每年都有大量的结余用不掉,这和分级诊疗的目标显然是背道而驰的。现在上海提出力争在2025年社区门诊占比上升到40%甚至45%,这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人员的机会。
02、强基层成为医改政策主旋律
近十年来,强基层成为医改政策的主旋律,是众望所归。
2010年5月21日,在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国务院领导强调把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作为医改工作的重心。会议指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要突出强基层,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基层,把更多的人才、技术引向基层,切实增强基层的服务能力。
要加大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造和建设力度,加快推进以培养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使更多的城乡居民不出社区、不出乡村就能看上病,逐步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群众看病就医的首选之处。
2015年9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印发。意见认为,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意见“定位”是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等提供治疗、康复、护理服务。
要求大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通过政府举办或购买服务等方式,科学布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理划分服务区域,加强标准化建设,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通过组建医疗联合体、对口支援、医师多点执业等方式,鼓励城市二级以上医院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或者定期出诊、巡诊,提高基层服务能力。
合理确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药品品种和数量,加强二级以上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衔接,满足患者需求。
强化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功能,提升急诊抢救、二级以下常规手术、正常分娩、高危孕产妇筛查、儿科等医疗服务能力。
然而,由于诸多利好政策并没有落实到位,基层医疗服务量占比呈持续降低。
而狠抓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就是社区医院建设的3项主要任务之一。
2022年7月,国家卫健委修订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同时制定发布了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标准,为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明确了标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强基层”,国家卫健委2022年7月印发了《卫生健康系统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若干要求》,明确指出,一些地区对“以基层为重点”重视不够,基层卫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于是提出各地要以更高站位,更好机制,更多人力、财力、物力资源促进基层卫生健康加快高质量发展,力争“十四五”期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达到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缩小基层卫生机构与二三级医院的发展“落差”,方便群众就近获得便捷高效优质服务。
这些政策不仅屡屡出现在卫生健康部门文件中,在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办国办文件中也有。特别是最近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要健全适应乡村特点、优质高效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让广大农民群众能够就近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要重点强化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统筹和布局优化,合理配置乡村医疗资源。
而这一次,即将印发的《关于提升本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实施方案》,也意味着上海社区医疗将迎来一些新的突破性举措,也愿上海这一次推进利好政策落实能够为全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来源:看医界 作者:徐毓才
【免责声明】
1.“新康界”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司联系。
2.“新康界”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3.“新康界”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新康界”内容发生偏差,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