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工程”结硕果(62)】“五四”青年节 | 重医附一院2名优秀青年医生荣获表彰
开栏语
2018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创新实施“六大工程”发展战略,2020年深化实施“九大工程”发展战略,即:政治引领工程、从严治党工程、学科提升工程、人才培养工程、文化育人工程、基础质量工程、精细管理工程、信息优化工程、党风廉政工程。 开启“十四五”,奋进新时代!在“九大工程”发展战略的引领和推动下,重医附一院各方面获得快速发展和长足进步,全力谱写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五四”前夕,重庆市表彰一批优秀青年个人和集体,重医附一院神经内科副主任郑鹏研究员荣获2023年“重庆青年五四奖章”表彰,神经内科田鑫副研究员荣获2022 年“重庆青年科技创新先锋人物”殊荣。
近年来,重医附一院党委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的重要指示要求,主动引导全院形成关注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深化实施“九大工程”发展战略,花大力气推动“学科提升工程”和“人才培养工程”,医院在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为人才发展提供了优质平台和广阔空间。医院党委搭建的“人才·科技创新文化节”标志性学术交流平台,为青年医生展示科技创新成果、提升科研创新转化能力、推动青年医生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重庆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郑鹏 ZHENG PENG
郑鹏,1985年5月生,中共党员,重医附一院神经内科副主任,研究员,副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杰青。入选2022年斯坦福大学全球Top 2%科学家。拓展出抑郁症肠-脑轴研究这一新领域,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Nature Neuroscience , Science Advances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22篇,2篇高被引(top 1%)。获得省部级一等奖2项。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NSFC 4项。
聚焦科技前沿,取得系列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潜心十余年探索,证实肠道微生物紊乱是抑郁症发生的潜在原因,深耕此研究领域推向到与国际并跑,为抑郁症诊治提供潜在新靶点。 狠抓学科专业建设,致力打造国内领先的神经病学学科。作为负责学科建设的副主任,优化学科建设体系,推动学科取得优异成绩:2022年学科科技量值全国排名第七,连续多年获得复旦学科声誉榜题名;学科4名专家入选神经病学学术影响力100榜;学科高层人才建设取得突破,3人评为国家级青年人才;牵头完成了神经疾病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申报;牵头获批重庆市一流本科线上课程。 厚植一心为民情怀,践行医者仁心。作为市级专家组成员,参与重庆市新冠疫苗接种巡查及应急救治。作为共产党员,敢于担当,挺在新冠感染 高龄患者救治第一线。
“重庆青年科技创新先锋人物”
田鑫 TIAN XIN
田鑫,1989年10月生,中共党员,重医附一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癫痫和耐药性癫痫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疗研究,近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重庆市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共7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JAMA Neurology,JCI,Science Advances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参编出版国际学术专著3部,参编全国临床医学教材1部,参与制定行业指南规范2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获评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省部级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重庆市十佳科技青年奖、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重庆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教育部首届全国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重庆市最美科技工作者提名奖等荣誉奖励。兼任中国抗癫痫协会药物治疗专委会委员、重庆市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协会委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专家服务团特邀专家、Genes & Diseases编委、Neuroscience Bulletin青年编委、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青年编委及多份SCI期刊审稿人。
踔厉奋发担使命,笃行不怠向未来。
在医者前行的道路上,他们倾注自己全部的执着,在勇担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的使命任务中彰显新作为,诠释着一名新时代青年医生的责任与担当!
以他们为榜样,贡献青春力量,
撰稿 | 李丹
编辑 | 李丹
审核 | 周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