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座椅,也是院长的脸。郑州17家医院大走访:有的舒服,有的gen屁股
这是“五一”前火爆全网的,来自中山大学附属六院(广州)肛肠外科的12把座椅。
这些座椅软皮软垫,中间镂空,专为肛肠患者准备。
肛肠部位术后患者,创面疼痛难忍,无法正常就座,这些座椅能让他们在坐着的时候,伤口不被挤压、触碰。
如此简单的设计,也只是解决了部分患者的一个小问题,却在网上掀起了大风浪。
中山六院的一位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别的行业要抓住客户的痛点,而医院要避开患者的痛点。
老蔡深有感触。联想到郑州某省级中医院,一位癌症患者坐在医院提供的老掉牙的椅子上熏洗时,椅子腿突然断裂,患者直接摔死的事件,让人唏嘘不已。
2011年,老蔡和老同事们曾以“医院的卫生间,就是院长的脸”为题,对河南多家医院卫生间的卫生状况进行了持续走访,在业内引起较大反响,河南省卫生厅专门下文,要求院长自觉“洗脸”。
医院座椅和卫生间一样,也是院长的脸,都是面儿上的活,是“面子”工程。座椅舒适不舒适,好坐不好坐,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家医院对患者的态度和重视程度。
老蔡导医团队借着中山大学附属六院的风,随机选取了17家郑州大医院(院区),一起看了看他们门诊的座椅。
这些医院的座椅,有的舒服,有的gen屁股。
本次走访的医院有: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河南省人民医院
河南省胸科医院
河南省肿瘤医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省中医院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郑州人民医院
郑州市中心医院
郑州市中医院
郑州市骨科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
郑大一附院河医院区门诊人很多,好不容易才找到几个没人的座椅。
老蔡同事评价:座椅的坐面和靠背,基本都是平面,没有弧度。坐上去整体感觉偏硬,和公交车座椅类似。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
东院区的座椅拍摄于3楼门诊北区。
座椅坐垫有一点点弹性,角度可以。椅面是磨砂的,坐上去不会往下滑。扶手设计得不错,靠背有弧度,整体感觉很舒服。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郑大二附院的座椅有两种。
一种是老式铁椅子,过去很多医院都是这种座椅,有点滑,坐上去往下出溜是这类椅子的通病。
一种是较为新款的椅子,防滑。两款椅子均无软垫,坐起来较硬。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郑大三附院门诊有普通座椅,也有按摩椅。
按摩椅主要集中在一楼,基本供不应求。老款座椅是铁椅子,椅子有弧度,还防滑。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郑大五附院的座椅是老式铁椅子,比较硬,有点滑。
河南省人民医院
省医东门诊的座椅基本全是老式铁椅。
不过和其他医院的铁座椅相比,省医的较符合人体工学,坐着不累且不会向下滑(PS:部分老旧损坏的座椅会往下滑)。
省医西门诊的座椅稍微好些,有软垫,但椅背弧度不够,靠着坐有些累,且软座椅数量不多。
河南省胸科医院
河南省胸科医院的座椅没软垫,坐着多少有些硬。
河南省肿瘤医院
河南省肿瘤医院门诊座椅款式比较统一,坐着无异响,不会往下出溜。
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
中医一附院的座椅有点凉,有点滑,不过因为有一定弧度,坐起来还是很舒服的。
椅子不晃,很结实,无异响。
河南省中医院
走访当天,河南省中医院的门诊人很多,几乎无空余座椅。
座椅硬质无弹,部分座椅坐上去会向下斜,屁股跟着往下掉。整体角度不太好,靠背有咔咔的异响声,稳定度还行。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有两种座椅。一种外表锃亮的老座椅,坐上去挡不住地往下出溜。一种是相对较新,坐上去不滑的铁座椅。
河南省儿童医院
本次走访的是河南省儿童医院郑东院区。
座椅硬质无弹,有独立扶手,靠背往后靠会有一点位移。座椅响声不大,稳定度还行,靠背略短。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东大街院区)的座椅,椅背均带软包,坐上很舒适。椅背紧靠墙,靠上去不会位移。座椅曲线适中,无异响。
郑州人民医院
本次走访的是郑州人民医院黄河路院区。
门诊座椅以蓝色座椅为主,座椅上有薄海绵,坐上去软软的,较舒服。靠背的角度可以,部分座椅前后容易摇动,吱吱呀呀有响声,稳定度一般。
门诊还有其他颜色座椅,比蓝色座椅更稳固,无异响,但软度不如蓝色座椅。
郑州市中心医院
郑州市中心医院的座椅和郑大一附院河医院区类似,软度,质感等都差不多。
郑州市中医院
郑州市中医院座椅无软垫,较硬。椅面和椅背支撑处有弧度,久坐不累。
郑州市骨科医院
经典蓝色铁座椅,有年头了。想必大家都坐过,也有感受,不多评价。
声明:凡标明原创的文章,均为老蔡导医独立创作。任何单位、个人未经许可,谢绝以任何形式转载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