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发病机制的了解,生物靶向药物作为一种精准医疗的手段被逐步应用于多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茹一 李丽莎 关凯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过敏性疾病精准诊疗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协和转化医学中心,北京 100730
通信作者: 李丽莎,Email:doctorlilisha@163.com;关凯,Email:dr_guankai@126.com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70033)
来源: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2023,4 (2):169-177
doi:10.19983/j.issn.2096-8493.20230018
作者简介
茹一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2022级硕士研究生在读,师从关凯老师。
李丽莎
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治医师。
任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过敏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环境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青年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为变应性鼻炎与药物过敏,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40篇,其中SCI文章14篇。
关凯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北京协和医院医疗伦理委员会委员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医学博士后项目执行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第七届全国委员
中华预防医学会过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全国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过敏医学分会第二届常委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儿童变态反应分会第一届常委兼秘书长
国自然基金委评议专家
北京市科技专家库评审专家
北京医学会鉴定专家
截至2022年,主持国自然、北自然、医科院基金等8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82篇,含SCI期刊26篇;以第一执笔发布《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结果临床解读中国专家共识》《儿童过敏性鼻炎阶梯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摘要
随着对发病机制的了解,生物靶向药物作为一种精准医疗的手段被逐步应用于多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相较于其他国家,中国获批的药物种类更少,患者的治疗选择也更局限,扩展药物种类及适应证是发展方向。与任何新兴药物一样,安全性仍然是生物靶向药物的关键性问题,其中,严重过敏反应作为一种速发的、可危及生命的严重不良反应已经被发现发生于多种生物靶向药物的治疗过程中,但是人们对它的了解和重视程度并不够。作者回顾了8种在国际范围内用于治疗常见过敏反应的生物靶向药物:奥马珠单抗(抗IgE)、美泊利单抗(抗IL-5)、雷珠单抗(抗IL-5)、本拉珠单抗(抗IL-5)、度普利尤单抗(抗IL-4、IL-13)、曲罗芦单抗(抗IL-13)、奈莫利珠单抗(抗IL-31R)和替塞单抗(抗TSLP),并总结归纳了几种药物的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以期促进医护人员对此关注,在药物使用后进行合理必要的监管,并能够在严重过敏反应发生时及时识别并予以处理。
关键词: 过敏反应;药物过敏;生物靶向治疗
编辑 | 于菲
审校 | 范永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