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者」冯水土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 个体化精准医疗与中西医融合是发展方向
“未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将继续成为肝癌治疗的重要方向之一,需要加强研究和实践,推动中西医药融合,加强规范化研究,同时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和管理,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肝癌是一种高发的,危害性极大的恶性肿瘤,由于其隐匿性和早期无明显症状,往往被发现时已经进展到晚期。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全球每年约有70万人死于肝癌,其中中国占据了超过50%的死亡人数。肝癌的治疗一直备受医学界和患者的关注。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已成为肝癌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得到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的认可和支持。
为了更好地推广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医疗模式,践行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理念,推动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肿瘤医学论坛特邀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厦门医院冯水土副院长,就中医药在个体化精准医疗与融合创新的趋势下如何进行规范化研究、推进中西医药融合发展等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问题1请您谈谈我国肝癌防治的现状
冯教授:
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新发病例超过41万,占每年新发恶性肿瘤的第四位。占全球45.3%,死亡率占全球第二位,每年死亡人数约为39.1万,约占全球47.1%。由于肝癌起病隐匿,超七成患者确诊时已处于局部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丧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我国总体肝癌5年生存率为14%左右,晚期患者中位生存期仅为一年左右。肝癌发病率跟人种、病毒感染、基因遗传、地域、经济状态均有相关关系。缺乏规范化的早筛、早诊、早治、早康复意识是关键问题,是我国肝癌防治现状仍然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被视为肝癌治疗的新趋势,除了外科手术、介入治疗、放射治疗外,索拉非尼、瑞戈非尼、仑伐替尼、多纳非尼等靶向以及免疫药物已被纳入肝癌诊疗规范的一线和二线治疗药物,并纳入医保报销目录。越来越多的创新药物被纳入医保,加大了医保报销力度,大大提升了患者的支付承受能力,增强更多患者早日摆脱肝癌侵扰的信心。尽管肝癌防治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肝癌的预防和早期诊断需要进一步加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因此,需要政府、医疗机构、专家和公众共同努力,加大对肝癌防治的投入和宣传,促进肝癌防治水平的提高。医疗界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探索,以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更好的治疗方案。
问题2您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转移性肝癌有哪些注意事项和效果评价标准?
冯教授: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转移性肝癌可以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并减轻患者对传统治疗的不良反应。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由于每个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耐受性都不同,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包括选择治疗手段、药物剂量和疗程等。
2.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由专业医生指导。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程中,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治疗,包括中医师和西医师的协作。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定期进行评估,以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
3.加强营养支持和生活方式管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和生活方式管理,包括饮食调整、适量锻炼、心理疏导等方面,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转移性肝癌的效果,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疗效评价。通过疗效评价来评估治疗的效果,包括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病情稳定、生存期延长等方面。
2.生活质量评价。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生活质量问卷等方法来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以确定治疗的效果。
3.不良反应评价。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和调整治疗方案。
4.病情监测。需要定期进行病情监测,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
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转移性肝癌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法。
问题3您认为应如何运用中医药对放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进行减毒增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冯教授:
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在放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中起到减毒增效、改善生活质量和预后的作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药应用方法:
调节患者体质:
在肿瘤治疗前期,应用中药调节患者体质,增强体质抵抗力,减少放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如可以采用养心、益气、健脾、壮脾等方剂进行调理。
减轻化疗副作用:
中药可以缓解化疗所引起的恶心、呕吐、腹泻、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常用的中药方包括香附、白术、砂仁等健脾化湿的药物。
调节免疫功能:
中药可以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肿瘤能力。如可以使用黄芪、党参、灵芝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
调节肝肾功能:
放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对肝肾功能有一定的损伤,中药可以调节肝肾功能,缓解肝肾损伤的程度。常用的中药方包括桂枝汤、四君子汤、丹参等。
个体化治疗:
中医药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调配。不同的治疗阶段、不同的治疗方案,需要选用不同的中药方。
总的来说,中医药可以作为肿瘤治疗的辅助手段,可以在放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中起到减毒增效、改善生活质量和预后的作用。在具体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配,由专业中医师指导治疗。同时,中医药与西医治疗的结合,也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问题4传统中药,华蟾素联合解毒颗粒在肝癌根治性治疗后的维持治疗中有哪些临床证据支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哪些权威指南或共识推荐其使用?
传统中药华蟾素联合解毒颗粒在肝癌根治性治疗后的维持治疗中确实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得到了多项临床研究的支持。
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显示,华蟾素联合解毒颗粒在肝癌手术后的维持治疗中,可以减轻肝功能损害,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此外,该研究还表明,华蟾素联合解毒颗粒对于肝癌手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以增强患者的机体免疫力。
此外,一些权威指南和共识也推荐了华蟾素联合解毒颗粒在肝癌根治性治疗后的维持治疗中的应用。例如,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曾发表《肝癌根治术后维持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华蟾素联合解毒颗粒是肝癌根治性治疗后维持治疗中一种较为有效的中药制剂,可以减轻肝功能损害,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中华医学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发布的《中国肝细胞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中也提到了华蟾素联合解毒颗粒在肝癌根治性治疗后的维持治疗中的应用。该指南建议在肝癌根治性治疗后的维持期间,可考虑使用中药华蟾素联合解毒颗粒,以减少肝癌的复发和转移。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获得国内外专家的广泛认可。最新版指南《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在肝癌系统治疗部分中写道:“华蟾素联合解毒颗粒已被用于肝癌手术切除后的辅助治疗”,并将该治疗作为证据等级2的B类推荐。”
总的来说,华蟾素联合解毒颗粒在肝癌根治性治疗后的维持治疗中确实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且得到了多项临床研究和权威指南的支持。但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治疗仍然存在一些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问题,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同时,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问题5您对未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方向有哪些展望和建议?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已成为肝癌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方向。未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个体化精准医疗:
个体化精准医疗是未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基因检测、生物标志物等技术,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反应进行个性化评估,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强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规范性:
规范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未来,应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的规范化研究,建立标准化的治疗方案和评估体系;
加强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
未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深入探究中药对肝癌治疗的作用机制,并在临床实践中加以验证;
推动中西医药的融合:
中西医药之间有着相互补充的作用,未来需要进一步推动中西医药的融合,建立中西医药联合治疗的新模式,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和管理:
未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需要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和管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指导,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未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将继续成为肝癌治疗的重要方向之一,需要加强研究和实践,推动中西医药融合,加强规范化研究,同时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和管理,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问题6您如何评价国家在“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提出的提高中西医结合水平的目标和措施?
国家在“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提出了提高中西医结合水平的目标和措施,这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等疾病具有积极意义。
首先,提高中西医结合水平可以使患者得到更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已经成为肝癌治疗的重要方向之一,而提高中西医结合水平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治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次,国家在规划中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推进中西医药融合、提高中医药临床医师水平等,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中西医结合水平和治疗水平,为肝癌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全面的治疗服务。
再次,规划中明确了中医药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提出了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结合的新模式,这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提供了更加科学、规范、有效的指导,也有助于推动中医药在肝癌治疗中的创新和发展。
总的来说,“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提出的提高中西医结合水平的目标和措施具有积极意义,可以促进中西医药的融合与创新,提高肝癌等疾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助于推动中医药的健康发展。
问题7您认为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中,中医药发挥了哪些独特作用?有哪些成功的案例可以分享?
中医药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中发挥了多种独特作用,其中包括:辅助化疗和放疗,减轻治疗不良反应:中医药在化疗和放疗中发挥着辅助作用,能够减轻治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免疫力,抑制肿瘤生长:
中医药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抑制肿瘤生长,从而在癌症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综合治疗,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中医药能够综合治疗,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抗癌的效果。
中医药在癌症防治中的成功案例,比如: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一项研究发现,中药复方“益肝清瘟胶囊”可以缓解化疗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同时还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的一项研究发现,中药复方“黄芪加苦参汤”可以在治疗小细胞肺癌的同时,减轻化疗不良反应,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国中医科学院肿瘤研究所:该研究所长期从事中药抗癌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曾对华蟾素在多种肿瘤的治疗中进行了研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该医院曾发表了多篇关于华蟾素在肝癌、肺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治疗中的研究论文。
这些案例表明,中医药在癌症防治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并且已经在一些实践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重点特色专科,拥有多位国家级和市级名老中医:于尔辛教授、刘鲁明教授、宋明志教授、陈震教授、孟志强教授、周振华教授、程琳教授等,在肝癌、胰腺癌、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等多种癌症及癌前病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调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复旦大学附属肿瘤院厦门医院开业后将同步设立中西医结合肿瘤科,将为福建省及周边省市的肿瘤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编辑:周子清
审校:冯水土教授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