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NGS小知识 ‖ 浅谈时下火热的MRD检测技术

2023-05-22 11:58   星云基因

我们看到探索的方向有增加检测突变数量的多突变检测、增加检测种类的突变+甲基化多组学联合检测以及突变+染色体的联合检测等。

在讲MRD技术之前,先让我们简单复习下MRD的概念。

MRD,全称为minimal resideal disease,即微小残留病灶,指的是患者达到完全缓解后,仍残存于患者的体内的微小癌病灶,这些微小病灶难以通过常规的形态学检测方法检出,是患者疾病复发的重大隐患。

通过MRD检测,医生不仅可以精准地评估不同治疗方案的实际效果,判断患者的复发风险,而且可以针对性地采取更合适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现在我们把目光聚焦到检测技术方面。技术的边界取决于生物学的极限。按目前临床可接受的抽血上限20ml计算,可获得的DNA拷贝数约2w+,经提取,建库约50%的损耗,最终推导出ctDAN的丰度在0.01%~0.02%,对应的生物学极限在0.01%的水平。意味着,当我们想进行MRD的检测时,ctDNA的检测敏感性要触及到万分之一的数量级。当前的NGS技术的应用从晚期走向早期时,敏感性是最大的瓶颈。

另外,技术及生物噪音也给MRD检测特异度带来难题。不同的位点,在不同的变异方向有不同的噪音水平,一刀切的固定阈值会损失灵敏度与特异性。而克隆性造血带来的生物学噪音,也会对检测信号的判读产生重要的影响。

NGS检测MRD的技术方法

循环肿瘤DNA(ctDNA)已成为实时评估MRD和复发风险的一种动态生物标志物。为MRD检测而优化的ctDNA分析必须能够在最低水平残余疾病负荷下检测到ctDNA,这是患者最有可能从治疗干预中受益的点。

当癌细胞死亡时,它们会释放DNA到血液中。通过收集血液样本中的所有cfDNA,可以对样本进行癌细胞标志物分析,以确定患者体内是否仍有癌细胞存在。

目前有两种检测MRD的方法,肿瘤知情分析(Tumor-informed 路径)和肿瘤不知情分析(Tumor-naive 路径),前者需要组织结果作为参考或定制panel,后者仅需分析血浆ctDNA的变异情况。

7961684726823340

通常先采集患者肿瘤组织进行全外显子测序(WES)检测,针对每位患者选取肿瘤特异性的克隆位点进行个性化定制NGS Panel(或使用多重PCR方法),在监测时提取血浆中的ctDNA进行超高深度测序,通常在术后约四周进行MRD检测。目前Tumor-informed 路径的代表性产品包括Signatera™(Natera)、PCM™(Archer DX)。

Signatera™利用配对的全血测序选择来自原发肿瘤组织WES的前16个体细胞突变(SNVs或indels),以过滤掉种系变异和克隆造血突变。根据克隆性、可检测性和突变频率来确定体细胞变异的优先次序。针对前16个肿瘤突变中的每一个设计引物,然后对在MRD情况下明确治疗后收集的后续血样中分离出的血浆cfDNA进行16-plex PCR。

Trace X II研究,在这个基础上,又增加了UMI,增加突变追踪数,从16muts提升到200muts,最大限度的在血中追踪组织突变。Archer分析性能的评估显示,追踪50muts的条件下,input DNA 30ng时,在0.01%的频率下可达到80%的灵敏性。同时,随着追踪突变数量的提升,可改善LOD。

85451684726823606

图1. Signatera和PCM产品检测技术路径

通常采用预先设计的与癌症驱动基因相关的固定panel,常结合ctDNA甲基化或片段组学等多组学方法进行检测。目前Tumor-naive 路径的极致代表是CAPP-seq。

CAPP-seq是癌症个体化深度测序,是超高性价比的肺癌ctDNA检测技术,从COMIC数据库中挑选潜在驱动基因中的外显子,再从TCGA中407位NSCLC WES的测序结果中筛选,设计Panel覆盖NSCLC超过95%的突变,最后用一种最大化迭代算法设计出NSCLC ctDNA的“筛选器”。2016年,引入IDES技术,即分子标签+背景抛光算法,使CAPP-Seq性能提升15倍。2020年,开发Lung clip机器学习方法,旨在实现早期肺癌患者的鉴别筛查。增大Panel,加深测序深度。

39021684726823729

图2. CAPP-seq产品进化演示路程

Tumor-informed assays和Tumor-agnostic assays各有特色,国内外企业在这两种技术路径的布局基本各占一半。MRD 检测在多种实体瘤中均有价值,包括结直肠癌、肺癌、乳腺癌、膀胱癌、食管癌 等。但是,各癌种的 MRD 检测技术难度、术后复发率不同,同时,国内外企业在癌种上的布局上也有差异,国内更多企业主要聚焦在实体瘤上。在实体瘤 MRD 检测领域,布局泛癌种的企业越来越多,泛癌种 MRD 检测不局限癌种,获益人群更广泛,能够对接受根治性手术或根治性治疗的患者进行动态监控,评估复发的风险,是近来备受关注的实体瘤 MRD 检测产品。

针对同一癌种,单癌种和泛癌种 MRD 检测产品在同样的技术路径下性能是一样的,且成本差别不大,Tumor-informed 技术路径下,WES+个性化 panel 天然适合泛癌种 MRD 检测。所以,泛癌种 MRD 检测的经济性、普适性较高,机制更兼容、获益人群更广。

无论使用定制化panel还是固定panel,都是为了寻找cfDNA中的肿瘤特异性突变。我们把寻找肿瘤特异性突变比做从鱼塘里捕鱼,想要抓到更多的鱼,可以把渔网往更深的水里撒(定制化panel with 多重 PCR),也可以把渔网做的更大(固定化大panel)。

MRD检测方法的优劣势

固定化panel不需要根据每个患者进行定制,开发成本低,仅需要成熟的捕获平台,但是需要更多的数据量,敏感度相对低一点,会有假阴性的可能,最适用于晚期肿瘤患者,因为晚期患者的肿瘤负荷高,体内的 ctDNA 含量也非常高,对检测敏感度的要求相对不高。晚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 出现新的耐药基因的突变,需要通过一个大 panel 来进行评估,肿瘤组织未知分析在这 种场景下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个性化panel敏感度特别高,因此最适合应用于对敏感度要求非常高的场景。比如根治性手术之后,体内的肿瘤负荷非常小,此时就需要通过高敏感度的检测方法来进行更好的 MRD 评估,而对于晚期患者治疗过程当中的一些新突变的检测,这种检测方法就不是特别适合。但是,个性化 panel 的样本可及性差,因为必须有组织样本,所以不适合根治性放化疗等无组织的患者,同时,对于组织异常如肿瘤细胞含量低、组织结果阴性的情况也无法追踪。

46201684726823913

表1. 不同MRD检测策略的优劣势

除了 Tumor-agnostic 和 Tumor-informed 两种主流的技术路径外,MRD 检测技术还有其他的多创新方案,这些创新解决方案主要是通过检测更多生物标志物,提高单次检测的灵敏度,主要包括增加生物标志物的数量与种类等。我们看到探索的方向有增加检测突变数量的多突变检测、增加检测种类的突变+甲基化多组学联合检测以及突变+染色体的联合检测等。同时,在算法平台和 AI 应用上,有开发特定的算法平台及 AI 赋能挖掘突变位点的方案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ctDNA,NGS,MRD,实体瘤,肿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