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医疗质量,推动医院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2023年度医院第三届品管圈大赛成功举办
5月20日下午,一场“擂台赛”在我院16楼开赛。由质控办主办的医院2023年第三届品管圈大赛成功举办,院长李绪贵、副院长周诗晶、谢维、护理部主任熊惠芬担任评委,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王艳老师受邀担任评委并对现场案例进行点评指导。
PART 01 “品管圈”是什么圈?
一套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一种工作有效交流的语言、一套质量管理思维体系、一种改善文化。据悉,在国家卫健委医政司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国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国已初步成为世界上最大运用管理工具进行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新兴大国,全国共有8000余家大中型医院,10万个品管圈圈组开展了质量管理工具的运用,近100多万名医务工作者投入到应用品管圈等多维管理工具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副院长 周诗晶
周院长在比赛开始前对本次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流程作了精辟的介绍,“品管圈比赛旨在推动广大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树立质量持续改进的理念,建立、完善医院质量管理控制的长效机制,推动服务品质不断提升。”
PART 02 精彩瞬间
本次大赛从准备到决赛历时两个多月,共有7个品管圈成果项目入围参加最后角逐。比赛采取现场汇报、现场打分、点评、颁奖的方式进行。
主题选定、活动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对策拟订、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和改进,7个小组分别从十个方面进行了汇报。
急诊科 提高急诊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成功率(气道管理圈)
脊柱微创科 提高住院患者中医康复治疗的执行率(骨康圈)
内科(老年病科)提高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七彩圈)
针灸康复科 提高护士对出院患者健康教育的落实率(健康圈)
脊二科 降低出院病案返修率(给力圈)
七一七院区 提高护理病历书写准确率(双芯圈)
颈肩腰腿痛科 通过临床医疗及护理干预,达到降低脊柱围手术期患者便秘并发症的发生率(解秘圈)
“我们骨康圈主要通过医护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从而提高中医康复理疗执行率,从效果、流程、管理方面分析主要原因并进行对策拟定与实施记录,最后形成标准化流程。”
“选择出院病案返修率为主题主要是依据国家政策、文献查阅以及现状分析结合而定的,降低返修率是病案管理的重要指标,对提高医疗管理质量和医疗服务有重大意义。”
“拍摄短视频、进行心理干预、制作中药封包,解秘圈通过多种多样的实战对策措施干预患者便秘并发症,从源头做起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PART 03 颁奖环节
今年品管圈,各个科室均有医生参与其中,进一步加强了临床的参与度。评委们从活动特征、计划性、解析、实践力及活动成果、文字材料等五大方面对每个项目进行综合打分,产生了最终的获奖项目。
三等奖
提高急诊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成功率(气道管理圈)
提高护士对出院患者健康教育的落实率(健康圈)
提高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七彩圈)
提高护理病历书写准确率(双芯圈)
二等奖
降低出院病案返修率(给力圈)
通过临床医疗及护理干预,达到降低脊柱围手术期患者便秘并发症的发生率(解秘圈)
一等奖
提高住院患者中医康复治疗的执行率(骨康圈)
赛后,王艳老师对整场比赛进行了专业点评。她对各参赛项目在选题内容、汇报形式、查检方法、对策措施、效果维持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并给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最后王艳老师围绕质量管理工具PDSA的实践运用进行了详细辅导。
活动结束后,李绪贵院长结合各小组汇报内容对此次品管圈大赛进行了点评。他充分肯定了此次比赛的意义,今年较往年有了很大进步,具有参与度高、涉及面广以及选题接地气等优点,各品管圈都能结合病人实际状况来设定目标,有利于改进临床实际问题。品管圈的持续开展,能有效提升医院员工参与质量改进活动的能动性和协作力。他鼓励大家在日常工作中灵活选用适当的质量安全改进工具,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与扩大品管圈项目获得的有形成果与无形成果,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同时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我院实现“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强调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国家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做出要求,国家卫健委也以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水平的持续提高作为重要衡量标准。我院将持续以保障质量安全和提升患者体验为目标,用PDCA、品管圈、6S、全面质量管理等工具,不断优化医疗服务,力求推动我院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再上新台阶!
投稿:质控办 冯思琪
编辑:袁宝 吴雁清
校对:华洋
审核:党总支宣传委员 周诗晶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