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冯文明:25年始终秉承的一个理念

2023-05-31 09:28   健康县域传媒

冯文明兼任吴兴区人民医院院长时,就组建了 “市—区—乡镇”三级服务网络和专家服务团队,定期下沉到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帮扶、查房、义诊,还建立了多个相关学科间微信会诊群,对疑难危重病例进行实时会诊。

怎么说呢,因为一个人认识一座城,这座城是湖州,这个人嘛……

在一个阴雨连绵的中午,记者坐车赶往湖州。平原上暮春的风景大致一样,公路的两边树木茂盛、绿草如茵。车子驶入湖州城区后,没有多久便来到一处院子里,在医护人员的引导下,上了三楼。而在这里等待的便是本文的主人公——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冯文明。

85891685487815546

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 冯文明

认识冯文明源于他对自己的一张论坛海报的自嘲:欢迎围观,吐了自行解决。都说一个敢于自嘲的人,往往是极具智慧和幽默的。

也许是第一次见面,双方都有些局促,话题也像是被框定了一样,所以他的幽默感没有展现,但话语间那种让人非常舒服的氛围一直充盈着整个过程。

开创 “腹膜透析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法  

好奇心是潜在每个人身体里的一种意识,我也如此,于是开头就问他过去曾经经历过的记忆深刻的事,我想作为医生,虽然从事的工作一样,但因经历不同,走的路也就各有千秋。

也就是,人生中总会有一件或几件事影响着以后要走的方向。

那么,影响冯文明医学领域探索方向的源于一次手术。

那是上世纪 90年代末的一天,在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手术室中,冯文明与同事竭尽全力地抢救着一位患有重症胰腺炎的二十多岁的患者,但最终,那双年轻的眼睛还是没有睁开。望着冰冷的脸颊,冯文明一下子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伤楚之余,他对重症胰腺炎开始潜心“琢磨”,这一“琢磨”就是25年。

37841685487815781

他开始想的是怎样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随着医疗技术及药物的发展,重症胰腺炎的病死率逐年降低(从最初的35%左右降到10%左右),他把目光转移到“怎样创造相对有效、价格低廉的治疗方法”上,因为他看到,几十年来治疗重症胰腺炎的费用居高不下。

“当初那位患者三天就花掉了十六万多,后来治疗这种疾病最多的时候能花掉五六十万。”居高不下的费用,让很多患有此病的百姓望而却步,而最终选择放弃治疗。

怎样的治疗才能有效,价格又低廉?他查找文献、拜访专家、反复实践。

俗话说,岁月不负有心人,在冯文明等人的不断的“琢磨”下,开创的 “腹膜透析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法,极大降低了患者治疗费用,并将死亡率从此前的30%降低到5.77%。

他还带领团队创新开展“结直肠癌术中门静脉灌注化疗+术后肝动脉介入化疗+全身化疗”,将患者术后3年无病生存率提高16.73%。

此项技术在全国数十家医疗机构得到推广应用。

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也由此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患者慕名前来,最远的要数一名佳木斯患者,他看好病后,在湖州还投资成立了一家公司。

他对冯文明说:“湖州的医生真好,把我的命救回来了,我要长期留在这里。”

也是由此,“价格相对低廉、快速地看好病”的理念贯穿了他以后的从医历程。

各行各业组成了这个社会,如果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能够静下心来认真的“琢磨”,相信这个社会比现在看到的还会好。

把医生在从医生涯中的每一段都规划好  

其实和大多数医学专家的经历一样,冯文明刚进医院时也是从一名小医生做起,后来通过努力晋升为科室主任,然后是副院长、院长。那么作为院长,话题自然离不开人才建设、学科建设。

在医院发展中,不管是省市级医院还是地市级、县级医院,人才是关键。

很多医院在引进、培养人才上,采取的方法大同小异,使人总感觉被什么东西束缚住,直到听完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引进、培养人才的方式后,我心中才舒了一口气:哦,原来还可以这样。

25311685487816026

“通过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绩效奖励体系等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这里面包括人才的上升空间、学术补贴等;保持师傅带徒弟的传统。”

这里的师傅指的是医院退下来的高年资主任医师或学科带头人;带的徒弟是从学校引进的毕业生。

看到这,也许有人会说,“这也没什么嘛”,不急,且往下看。

“我们的师带徒不单指的是‘大工匠带小工匠’,还要师傅规划好学生近几年的发展方向,师带徒期满后对徒弟进行考核。”对徒弟的考核其实也是在考核师傅。

成绩优秀者,入选医院的青年英才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为期三年,每年给予3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合格后会有5万元的奖励。但同时也会伴随淘汰机制,淘汰的人员将回到原点。”冯文明说。

在这种倒逼机制下,入选青年英才的人员之间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通过青年英才培训出来的成绩优秀者晋升为医院的技术骨干,然后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合格者成为后备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退休后,经双向选择成为医院的学术顾问或学科的首席专家。

到此,我恍然大悟:“医生从走进医院那刻起,到成为学科带头人的每一步,医院都规划的很清楚。”

“通过这种方式搭建起人才梯队,来保障学科的发展。”他说。

对于难以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医院通过院士工作站或专家工作站的模式,解决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的问题。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湖州市形成了一种尊重人才的氛围,高层次人才在这里不但享受到优质的住房,还有免费的停车、免费的看电影、免费的游泳等。

人才引进来,相应的学科能力自然也就得到提升,“比如,医院的消化科学科带头人来院后,医院为其搭建平台——将消化内、外科整合为消化病中心。”

消化病中心的成立为以前不敢做高难度手术(比如肠镜、胃镜等)的医生提供了坚强后盾。不仅如此,消化病中心团队定期到乡镇筛查,将筛查到的早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给予有效的治疗。

在医院,消化病中心团队只是团队建设中的一支。

据悉,近几年,医院通过学科团队建设加早期诊断的举措,肠癌的早期比率达到58%(全国平均在20%左右);胃癌的早期率达到25%(全国平均不到20%)。

在各地推行两癌筛查时,湖州做了五癌的筛查,“以后还要做到七癌筛查。”冯文明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让湖州辖区所有的肿瘤患者都能得到早期的治疗。

说到筛查,他强调了医院的超声诊断技术,“我们的超声胃镜诊断学组是全国唯一的诊断学组组长单位。”

早在25年前,超声诊断组就开始做超声胃镜诊断的研究,并就目前超声医生紧缺现象,团队正在研发人工智能的超声诊断。

“如果人工智能研究出来,以后边远地区或缺少超声医生的地区,就可以使用人工智能来做诊断了。”听到这里,也许大家会被高新技术所震撼,但令我感到震撼的是医者的“良苦用心”。

刷脸时代的来临

来到湖州市,你不仅可以感受到尊重人才的氛围,还触手可及到前沿科技。

在近期发布的2023年地市级城市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总指数名单中,湖州排名浙江省第一、全国第四。

如今,百姓在湖州的不论哪家医院只凭一张脸就可以就医,继“卡时代”与“码时代”后,刷脸时代来临。

90711685487816517

居民张先生因为头疼,乘坐出租车来到附近的卫生院,挂号时才发现手提包遗落在出租车内,正当他自言自语的懊恼时,医护人员上前劝导:在这里就诊不需要现金支付或手机支付,刷脸就可。

刷脸挂号后,护士又指引他到旁边的智能检测站测量体温、血压和血糖。

张先生在检测的同时,他的体温、血压、血糖的数据同步录入诊疗系统,呈现在将要就诊的门诊医生的电脑端。

待张先生来到门诊室时,医生对其病情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问诊后遂为其开药。

张先生到取药处,取了药直接回家。全程不需要支付一分钱,只需在一周之内于手机端支付即可。

假如,医生开的药物,卫生院里没有,药剂师可通过云药房为患者配送到家。

就诊过程中,如果患者需要做相关检查,而卫生院没有检查设备 ,“我们在各卫生院设置一个站点,医生在站点开具患者所需的检查,市人民医院收到信息后会立即预约好,然后通过信息发送给站点的医生,同时也发送到患者的手机上。”

这个过程也不需要付费,患者只要按时到医院做检查就可。

检查报告实时传给卫生院医生,患者也可通过扫描报告单上的二维码获取检查结果。

门诊医生看完报告后,对拿捏不准的病情,在手机上视频连线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相关医生进行会诊。

会诊后,认为需要做手术的,卫生院门诊医生马上开具住院单,在床位预约中心约好市一院的床位,如果医院相关科室当时没有床位也会立马反馈回来并告知空床位的时间。

至于就医后的付费,湖州市推出看好病就回家,一周之内在手机端进行付费。(那些没有智能手机或者不会使用手机付费的老年人,其家人在一周之内帮其付费即可。)

即使信息化技术如此先进,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至今仍保留一个人工窗口,为那些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又没有子女的老人提供方便。

慢病管理与家庭签约团队  

说话间,他的一句 “百姓是否愿意和基层医院医生签约,取决于签约团队是否为百姓有效解决问题。”使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那么,为什么冯文明对家庭医生签约能如此洞悉底蕴,原来早在2013年,冯文明兼任吴兴区人民医院院长时,就组建了 “市—区—乡镇”三级服务网络和专家服务团队,定期下沉到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帮扶、查房、义诊,还建立了多个相关学科间微信会诊群,对疑难危重病例进行实时会诊。

在2019年,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合吴兴区人民医院和6 家乡镇卫生院成立城市医联体,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时,不仅是专科医生,他还把药师也加进了队伍。

我问:“为什么药师也加进来?”

他说:“现在很多老年人每天都在吃一大把药,几种药在一起吃非常有讲究,因为药和药之间有互相的作用。”

药师的加入为那些每天吃三五种药的老人指点了迷津:“哪个先吃,哪个后吃,哪个饭前吃,哪个饭后吃。”

4891685487816804

除此之外,对于签约的百姓,医联体还增加了一些免费检查项目,受到百姓的青睐。

家庭医生签约的切入点是慢病管理,而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慢病管理起步于七年前。

现如今,医联体更是将区域内的心律失常、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全部建档,数据传入管理中心,中心根据数据将患者分为高危、中危、低危。高危患者每个月都要进行检测,低危患者一个季度检测一次,患者的检测由基层医生来对接。

“我们将心律失常患者交由心内科,高血糖患者放在内分泌科,由护士进行24小时监测。”

也许有人会想,这无疑增加了护士的很多工作量,其实不然,在护士站有一个显示屏,屏幕上整齐的罗列着一行行数据。

“这些数字分为三个颜色,白色说明基层医生按要求对慢病患者进行了检测;绿色表示,虽然对患者做了检测,但没有按要求进行,这时,管理中心的人员会予以提醒;红色字体表示没有检测,管理中心人员就会出面督促。”

不管是红色或绿色,待基层医生按规定动作做到位后,字体会自动转为白色。

对于心律失常的患者,医联体还有一个“秘密武器”——心电图仪器。

冯文明介绍,“仪器上有二维码,百姓扫码填写信息后,会同步到管理中心。”

百姓需要检测时,只需把两个大拇指放在仪器里,30秒钟就可看到心跳次数,此数据也会马上传到管理中心的系统内。

系统根据数据来判断百姓是否患有心律失常,是否高危、低危,高危者会触发显示屏上的红灯闪烁,护士看到后,根据百姓以前填写的信息立马联系患者并进行相应的跟踪随访。

这项发明——数字化慢病管理体系获得中国发明家协会发明创新二等奖。

通过几年的实践,市第一人民医院医联体管辖内的慢病患者的就诊人次明显上升。

不仅如此,在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成立医联体的当年,医院还建立了以疾病为单位的手机会诊系统,将副高以上的专家按疾病谱“拉进”各个会诊系统单元。

百姓只需在手机上下载软件,就可在家里找医生解决身体上遇到的各种问题。

手机会诊不仅覆盖了医联体的区级医院、6家乡镇卫生院和下面的 62个村卫生室,还延伸到如四川的青川、小金,贵州的剑河等帮扶医院。

“山区医院的医护人员到乡镇去服务百姓所花费时间很长,服务效果也差强人意。” 手机端可以连接到无限远,不管是服务效率还是效果都远超于上述动作。

手机会诊系统还可以会诊、授课;可以对医联体成员单位的医护人员和下沉的医生进行考核。

近期,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一个1200平方米的场地正在布置元宇宙,到时会面对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开放。

什么是元宇宙,我上网查了查,可以接受的解释是:虚拟与现实世界的交融。

冯文明说:“在这里,学生们可以和机器人玩耍,可以进行合理的运动、饮食,促进健康成长。”通过对学生的健康检测,对肥胖、脊柱侧弯等症状者给予干预。

因为医院将要搬迁,所以老院区会通过改造成为医养结合院区面向老年人开放,“有身体疾病的老人在家里确实非常痛苦,得不到有效的护理和治疗。我们将老院区保留下来,通过发展老年科,让有病的老年人在这里得到非常好的治疗。”

“每天想着怎样医治好患者,让患者都能看得起病”,我想医者仁心也不过如此吧。

“但愿世上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

责任编辑:裴燕

审核:王军

1721685487816896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冯文明,医联体,胰腺炎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