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骨科医院,要加把劲儿了
5月18日,「老蔡导医」发了一篇河南骨科行业分析文章《河南最卷科室“诞生”,没有之一》。
文章在业内引起了点小震动。
不少老友打来电话唠嗑,其中就有郑州市骨科医院的朋友。
有朋友怀念郑州市骨科医院曾经“独门生意”的时代;
有朋友感叹郑州市骨科医院威名不如从前;
有朋友说郑州市骨科医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确实,作为郑州最早的骨病“三甲”医院,郑州市骨科医院可谓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早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郑州只有她们一家三甲骨病医院,堪称“独门生意”。
在综合性医院还是大骨科没细分的时候,十几年前,郑州市骨科医院就已经把骨科细分成诸多亚专科,一个小小的骨科,切了20多块“蛋糕”。
此一时,彼一时。
郑州骨科界,早已告别一家独秀,迎来满园春色。
郑州市骨科医院的内部环境在变,外部环境也在变。
想发展得更好,要加把劲儿了,跑类慢了都不中。
01、郑州市骨科医院,曾经的骨科“一哥”
郑州市骨科医院是河南老牌骨科医院,成立于1952年,最早叫“第一中西医联合诊所”,还叫过“郑州管城区联合医院”,后更名为郑州市骨科医院。
郑州市骨科医院的名气,不是吹出来的。
2014年之前,郑州市骨科医院一枝独秀,是郑州市唯一一家三甲骨病专科医院。
一二十年前,医院就已经实现了科室细分,细分了20余个骨病亚专科,且每个科室都有自己的核心品牌和技术。
▲郑州市骨科医院科室细分
医院名气大,服务的患者多。
名气大到什么程度?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2011年,郑州市骨科医院接诊了郑州市80%的骨病患者,年骨科手术达1万多台。
当时卫生部人才交流中心在全国挑选10名骨病专家到国外进修,郑州市骨科医院一家就占了4个名额。
2012年2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18家医院为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单位,郑州市骨科医院位列其中。
2014年6月,郑州市脊柱脊髓病医院在郑州市骨科医院挂牌,这是全国首家以脊柱脊髓病医院命名的专科医院。
郑州脊柱脊髓病医院的前身,是郑州市骨科医院矫形科和脊柱科。当时,郑州市骨科医院的脊柱科有病床320张,是河南规模最大的脊柱外科病房,年门诊量45000余人次,年收治住院患者5000人次,开展脊柱手术3500余台。
现在,郑州省、市医院开分院,已经不是啥稀奇事儿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郑州市骨科医院才是河南首家开设分院的公立医院,而且把分院开到了省外。
1986年,郑州市骨科医院在深圳开办了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
当时,深圳还是大片、大片的工地,很多河南籍工人到深圳打工,受伤后还得回老家看病。郑州市骨科医院觉得患者来回跑不方便,为了方便老乡就医,便在深圳建了分院。
可以说,郑州市骨科医院开了河南异地办医的先河。
▲1986年,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开诊
2017年9月,深圳坪山区人民政府与郑州市人民政府举行“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整体移交(接收)协议签订仪式”。
至此,省外分院使命完成。
02、“压力山大”的郑州市骨科医院
2014年以前,郑州只有郑州市骨科医院一家骨病三甲医院。
如今,郑州骨病三甲医院从1家变成了3家。
这些新增和扩容的骨病专科医院,都在改变着现有的骨病就医格局。
2014年以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来郑州“赶考”,组建郑州院区。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洛阳正骨医院郑州院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早已起来了。
洛阳正骨医院郑州院区的区位优势明显,医院距郑州高铁站只有2公里+,外地患者坐高铁到医院看骨病,既方便又快捷。
2021年,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成功晋级“三甲”俱乐部,医院接诊的患者中,有相当比例来自全国各地。目前,该院航空港院区也在加紧建设中。
另外,全国骨科之神,骨科排名常年霸占各个榜单第一名的北京积水潭医院,也在郑州布局。
近十年来,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一附院等综合医院骨科实力不断增强,骨科亚专科分科越来越细。
以河南省人民医院为例,仅骨病方面,就有脊柱脊髓外科、骨科、手足显微外科等3个平行大科室,细分的亚专业则更多。
郑州市骨科医院想要重回接诊80%郑州骨病患者的时代,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03、处在河南优质医疗核心圈的忧伤
河南医疗看郑州,郑州医疗看老火车站。
火车站周边聚集着大量河南优质医疗资源,一直是河南医疗竞争压力最大的地方。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是大医院的普遍心理。
优质医疗的扎堆,方便了老百姓就医,也加剧了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
郑州市骨科医院就处在这个优质医疗核心圈。
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核心圈里,郑大一附院骨科实力不是盖的,郑大三附院的小儿骨科也不弱,郑大五附院骨病康复在河南响当当。
郑州市骨科医院处在圈里的忧伤,逐渐显现出来。
04、隐忧:新院区开诊,会不会“小马拉大车”?
十年磨一剑。
2022年12月30日,郑州市骨科医院宜居健康城院区终于启用了。
▲郑州市骨科医院宜居健康城院区
新院区开诊前后,老蔡和同事去过四五趟。
宜居健康城院区很好、很美、很大。美中不足的是,院区离市区有点远,周边居民少,启用之初,患者来源是个大问题。
经过几次走访,老蔡发现新院区的门诊患者不多,虽然骨科是“小门诊大病房”,但门诊还是显得有点空了。
▲拍摄于5月某日上午10时左右
宜居健康城启用后,郑州市骨科医院对科室布局进行了调整,将一些病区(包括患者)整体搬迁、迁移到宜居健康城院区,以优化两个院区的患者结构。
新院区开诊,从老院区门诊、病房输送患者的事儿,并不鲜见,这事儿,郑大一附院、河南省人民医院都干过。但是,输送患者也得有输送患者的实力,在河南,能赶上郑大一和省医排气量的医院,恐怕没几家。
医院的整体实力不仅仅体现在规模的扩增上,医疗技术、管理能力、人才储备等等,也非常重要。
如果不能全面进步,仅仅是规模的扩增,反而会成为医院甜蜜的负担,陷入“小马拉大车”的窘境。
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05、必须重视:手术停台和患者投诉问题
医疗日常秩序健康平稳,是评价一家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参考。医院开门办院,偶尔出现手术停台和患者投诉在所难免,但多了,就不正常了。
有粉丝称,今年5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某天的手术停了11台,其中绝大多数的停台原因是“时间太晚”,并非患者原因。
手术停台,不仅打乱了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还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患者还要忍受反复禁食、禁水等术前“折磨”,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影响了医疗效率,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了患者的就医负担,影响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手术停台过多过于频繁,透露出医院手术前准备不充分,部门协调不紧密,手术安排数量、时间不合理等问题,值得深思。
郑州市骨科医院的患者投诉量,也出现了一些小波动,在医疗服务过程中,要注重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方式,做好解释工作。
另外,郑州市骨科医院还要总结脊柱骨科Ⅱ、微创脊柱科曾经出现的医保资格问题,麻醉科事件等教训。
别在一个坑里摔倒两次。
未来,河南骨科界城市与城市、院与院、院与科、科与科之间的竞争,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医院(科室)管理、就医体验等方面,都是患者决定去哪看病的重要参考项。
总而言之,郑州市骨科医院想发展得更好,要加把劲儿了。
声明:凡标明原创的文章,均为老蔡导医独立创作。任何单位、个人未经许可,谢绝以任何形式转载。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