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FOX HAIC的独到优势是缩瘤,但是不能单打独斗,必需协同TACE、切除、消融、放疗、靶免等治疗方案。
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目前中晚期HCC的标准治疗。但是,近2年来,TACE似乎受到了来自系统治疗和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的挑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静脉输注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和奥沙利铂(FOLFOX)的HAIC为晚期HCC患者提供了显著的生存获益。在第二届大湾区肝病国际高峰论坛暨2023国际消除病毒性肝炎大会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石明教授分享了FOLFOX HAIC在肝癌转化中的应用。肝胆相照平台特将精华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一、与TACE相比,FOLFOX HAIC的优缺点?
TACE是中晚期肝癌的最常用治疗手段,杀瘤效果确切。然而,TACE的疗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肿瘤大小。肿瘤大小≤5cm的肝癌患者经TACE治疗后,中位生存期可达29个月,完全缓解率可达65%;肿瘤大小5-7cm的患者经TACE治疗后中位生存期为15个月,完全缓解率25%;而肿瘤大小>10cm的患者经TACE治疗后中位生存期仅有9.1个月,完全缓解率仅5%[1]。
高肿瘤负荷患者的疗效欠佳主要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2]。
1)中晚期肝癌是一个具有广泛肿瘤负荷异质性的人群,超过Up to 7标准的患者的肿瘤难以经TCAE彻底栓塞;
2)由于大量的肝外侧支动脉的存在,通常难以对大肝癌进行完全栓塞。
此外,TACE还有造成栓塞综合征、溶瘤综合征以及胆道损伤的风险。
我们发表于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的研究[3]表明,对于高负荷肝癌(中期)患者,FOLFOX HAIC的治疗效果优于TACE。
1.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有不可切除的HCC,BCLC分期 A-B 期;根据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最大的肿瘤≥1cm;肝功能Child-Pugh A 级;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态(ECOG PS)评分为0-1;既往未接受过肝细胞癌治疗。
排除标准:食管或胃静脉曲张出血;肝性脑病;妊娠或母乳喂养;有其他侵袭性恶性疾病的病史。
2. 入组患者
在2016年10月1日至2018年11月23日期间入组了315例符合标准的患者。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FOLFOX HAIC组(n=159)或TACE组(n =156)。
3. 疗效评估
FOLFOX HAIC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OS)为23.1个月(95% CI:18.5- 27.7),而TACE组患者的中位OS为16.1个月(95% CI:14.3-17.9)。FOLFOX HAIC组的客观缓解率(ORR)显著高于TACE组(46% vs 18%;P<0.001)。FOLFOX HAIC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9.6个月,95% CI:7.4-11.9)明显长于TACE组(5.4个月,95% CI:3.8-7.0)。FOLFOX HAIC组患者的中位无症状PFS(17.9个月,95% CI:13.0-22.9)也明显长于TACE组(10.4个月,95% CI:8.9-12)。
4. 安全性评估
TACE组严重不良事件率高于FOLFOX HAIC组(30% vs 19%,P=0.03)。FOLFOX HAIC组和TACE组各有2例治疗相关死亡。
总体来讲,FOLFOX HAIC治疗相比于TACE治疗可以使严重不良事件减少 1/3,肿瘤反应率提高1.5倍,后期手术切除率提高1倍。
FOLFOX HAIC 优势一:缩瘤
如图1所示,FOLFOX HAIC治疗缓解率高,深度大。根据RECIST标准,肿瘤直径缩小46%,达到完全缓解。
图2所示为传统TACE,可以看出坏死明显,缩瘤有限。根据RECIST标准,肿瘤直径缩小17%,达到疾病稳定。
图1. FOLFOX HAIC经治患者
图2. TACE经治患者
FOLFOX HAIC 优势二:炎症轻微
如图3所示,FOLFOX HAIC治疗的过程中粘连较少,不显著增加手术出血。
图3. FOLFOX HAIC经治患者
FOLFOX HAIC 短板一:耐药
通过FOLFOX HAIC的方式消灭肿瘤主要依赖化疗敏感性。有20%的患者会出现原发性耐药,导致肿瘤直接进展,而继发性耐药则会导致在治疗6个疗程后,肿瘤不再缩小,且缓解持续时间短。此外,由于较大剂量的化疗药物的加入,化疗灌注后容易出现骨髓抑制。
FOLFOX HAIC 短板二:不能单打独斗
当较大的肿瘤FOLFOX HAIC治疗,肿瘤显著缩小后,应进一步转化为手术切除、TACE精准栓塞或局部消融等方式,争取将肿瘤彻底消灭。
二、FOLFOX HAIC联合系统治疗的进展
1. FOLFOX HAIC (1.0 方案)
FOLFOX HAIC1.0方案为输注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和FOLFOX的HAIC。研究[4]结果显示,其效果显著优于索拉非尼。FOLFOX HAIC治疗的中位OS为13.9个月,索拉非尼治疗的中位OS为8.2个月(图4)。FOLFOX HAIC的转化切除率显著高于索拉非尼(12.3% vs 0.8%)。
图4. FOLFOX HAIC和索拉非尼治疗的中位OS比较
2. FOLFOX HAIC+索拉非尼(2.0 方案)
FOLFOX HAIC2.0方案为输注FOLFOX HAIC联合索拉非尼。如图5所示[5],FOLFOX HAIC联合索拉非尼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独索拉非尼治疗。
图5. FOLFOX HAIC+索拉非尼和单独索拉非尼治疗的治疗效果比较
3. LeToHAIC(3.0方案)
LeToHAIC方案为特瑞普利单抗联合仑伐替尼和肝动脉灌注化疗。研究结果[6]显示,LeToHAIC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11.1 vs 5.1个月)和中位生存时间(未达到 vs 11个月)均显著优于仑伐替尼组。LeToHAIC组的ORR(RECIST标准)达59.2%(mRECIST标准ORR为67.6%),疾病控制率(DCR)达90.1%。
4. FOLFOX HAIC+靶向+免疫(3.x方案)
FOLFOX HAIC联合免疫及靶向治疗的三联方案为3.x方案。研究[7]发现,通过FOLFOX HAIC+仑伐替尼+PD-1单抗三联方案治疗后,中国高风险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中位OS可高达17.9个月,客观缓解率(ORR)高达66.7%(mRECIST标准评估)。30%的患者经过三联方案能够达到PR甚至CR。虽然是三种不同的治疗手段联合在一起,但毒性并不会多重叠加,因为三者的治疗原理有所不同,HAIC是局部给化疗药,仑伐替尼是抗血管生成,而PD-1单抗则是免疫治疗,达到三者相互协同增效的作用。不过,三联方案并不是适用于所有肝癌患者,针对于肿瘤比较大、癌栓严重、甚至合并肝外转移这种危险程度高的患者,才适合使用三联方案。
三、哪些病人适合FOLFOX HAIC?
我们在前期临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肝癌转化治疗的“中肿标准”(SYSU Criterion):①单发肿瘤,或多发肿瘤但位于肝脏一叶(图6);②无门静脉主干或下腔静脉癌栓,无肝外转移(图7);③ECOG体力活动状态评分0~1分,肝功能Child-Pugh A级。
图6. 多发肿瘤但位于肝脏一侧的患者
图7.无门静脉主干或下腔静脉癌栓、无远处转移的患者
而弥漫型肝癌(图8)及门静脉主干癌栓(图9)的患者则难以经FOLFOX HAIC治疗后转化。
图8. 弥漫型肝癌患者
图9. 门静脉主干癌栓的患者
四、FOLFOX HAIC操作规程:标准化与精细化
FOLFOX HAIC的治疗提倡标准化,对于适用人群应遵循严格的入、排标准。治疗应用标准化疗方案,对方案、时间、间隔有严格的把握。本中心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不埋泵,每次重新置管;二是规范动脉造影,全面评价肝癌血供情况;三是不建议分次置管不同的供血侧支;四是胃十二指肠动脉、胃右动脉、肝左-胃交通支可以采用钢圈栓塞;五是对于肿瘤双供血的情况,可以用钢圈或碘油、微球栓塞供血侧支。
对于FOLFOX HAIC的不良反应要及时处理。预防呕吐可以采用司琼类联合匹坦类药物;预防肝损伤可以按肿瘤染色进行奥沙利铂的剂量调整(H,肿瘤染色直径 >10cm,130mg/m2;M,肿瘤染色直径<7cm,80mg/m2;L,肿瘤染色直径<5cm,60mg/m2;T,肿瘤染色不清楚,30mg/m2)。
五、总结
FOLFOX HAIC的独到优势是缩瘤,但是不能单打独斗,必需协同TACE、切除、消融、放疗、靶免等治疗方案。同时,FOLFOX HAIC的操作应该更标准化,提倡精细化,必要时MDT团队协作。当然,也要合理把握适合人群,避免滥用。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查看
[1] Kudo M. A Novel Treatment Strategy for Patients with Intermediate-Stage HCC Who Are Not Suitable for TACE: Upfront Systemic Therapy Followed by Curative Conversion[J]. Liver Cancer, 2021, 10(6): 539-544.
[2] Shi M, Chen J A, Lin X J, et al.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as initial treatment for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southern China[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0, 16(2): 264-269.
[3] Li Q J, He M K, Chen H W, et al. 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of Oxaliplatin, Fluorouracil, and Leucovorin Versus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for Lar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J]. J Clin Oncol, 2022, 40(2): 150-160.
[4] Lyu N, Wang X, Li J B, et al. Arterial Chemotherapy of Oxaliplatin Plus Fluorouracil Versus Sorafenib in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Biomolecular Exploratory,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 (FOHAIC-1)[J]. J Clin Oncol, 2022, 40(5): 468-480.
[5] He M, Li Q, Zou R, et al. Sorafenib Plus 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of Oxaliplatin, Fluorouracil, and Leucovorin vs Sorafenib Alone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Portal Vein Invasion: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JAMA Oncol, 2019, 5(7): 953-960.
[6] Lai Z, He M, Bu X, et al. Lenvatinib, toripalimab plus 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high-risk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biomolecular exploratory, phase II trial[J]. Eur J Cancer, 2022, 174: 68-77.
[7] Xin Y, Cao F, Yang H,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tezolizumab plus bevacizumab combined with 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 for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Front Immunol, 2022, 13: 929141.
简介
石明 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Journal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杂志编委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杂志编委
●《实用癌症杂志》杂志编委
●主要从事肝癌的综合治疗,包括:外科治疗、介入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及相应基础研究。近年来致力于优化中晚期肝癌综合治疗的策略;以通讯作者在JAMA Oncol、J Natl Cancer Inst、Hepatology等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多篇论著;特别是揭示了动脉化疗是决定TACE疗效的关键因素,从而为进一步提高TACE疗效指引了方向;并阐明了新的分子指标预测TACE疗效,揭示了新的治疗肝癌靶点。研究成果为六项国际共识与指南采纳。
整理/肝癌在线 审阅/石明教授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