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味中药——远志
远志中药
名称由来
远志,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一名棘苑,一名细草。味苦、温,无毒。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久服轻身,不老…”,所谓远志者,以肾藏志,远志能宣泄肾邪,邪着则志不定,邪去而志自远大也,因此而得名,暗喻“志存高远”之意。
来源
远志,中药名,为远志科植物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或卵叶远志Polygala sibirica L.的干燥根。
01、植物学性状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5-50厘米。主根粗壮,韧皮部肉质,浅黄色,长达10余厘米。茎多数丛生,直立或倾斜,具纵棱槽,被短柔毛。单叶互生,叶片纸质,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3厘米,宽0.5-1(-3)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反卷,无毛或极疏被微柔毛,主脉上面凹陷,背面隆起,侧脉不明显,近无柄。总状花序呈扁侧状生于小枝顶端,细弱,长5-7厘米,通常略俯垂,少花,稀疏;苞片3,披针形,长约1毫米,先端渐尖,早落;萼片5,宿存,无毛,外面3枚线状披针形,长约2.5毫米,急尖,里面2枚花瓣状,倒卵形或长圆形,长约5毫米,宽约2.5毫米,先端圆形,具短尖头,沿中脉绿色,周围膜质,带紫堇色,基部具爪;花瓣3,紫色,侧瓣斜长圆形,长约4毫米,基部与龙骨瓣合生,基部内侧具柔毛,龙骨瓣较侧瓣长,具流苏状附属物;雄蕊8,花丝3/4以下合生成鞘,具缘毛,3/4以上两侧各3枚合生,花药无柄,中间2枚分离,花丝丝状,具狭翅,花药长卵形;子房扁圆形,顶端微缺,花柱弯曲,顶端呈喇叭形,柱头内藏。蒴果圆形,径约4毫米,顶端微凹,具狭翅,无缘毛;种子卵形,径约2毫米,黑色,密被白色柔毛,具发达、2裂下延的种阜。花果期5-9月。
产地分布
主产于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中以及四川地区。
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抽取木心晒干。润透,切段,干燥。生用或制用。
远志多将小草充,谁知出处不相同。
梦遗精浊中堪主,毒发癣疽外可宗。
益智自能开耳目,安神端好镇怔忡。
去心莫使心烦闷,敷服皆奇大有功。
02、药材性状特征
呈圆柱形,略弯曲,长2~30cm,直径0.2~1cm。表面灰黄色至灰棕色,有较密并深陷的横皱纹、纵皱纹及裂纹,老根的横皱纹较密更深陷,略呈结节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棕黄色,木部黄白色,皮部易与木部剥离,抽取木心者中空。气微,味苦、微辛,嚼之有刺喉感。
性味归经
苦、辛,温。归心、肾、肺经。
功能主治
安神益智,交通心肾,祛痰,消肿。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注意事项
凡实热或痰火内盛者,以及有胃溃疡或胃炎者慎用。
九边烂熟等雕虫,远志此看小草同。
枉说健儿身在手,青灯夜可阻山东。
·END·
参考资料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20年版
2. 1959—2004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 科学出版社
3. 钟赣生.《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1年版
4. 康廷国.《中药鉴定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1年版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投稿:药学部 王慧第
编辑:袁宝
校对:华洋
审核:党总支宣传委员 周诗晶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