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文中总结的院内案例可以看出,院内使用苯二氮卓类进行复合麻醉的适应症、适用情形和患者样本都比较多,这为氟马西尼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基础。
苯二氮卓类药物(BZD)能迅速扩散,通过血脑屏障影响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并发挥镇静作用。BZD用药后起效快,症状可以立即被缓解,因此常被用于镇静、失眠、焦虑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肌肉松弛、癫痫等适应症。
从二十世纪后期直到今天,苯二氮卓类药物仍然是临床常用的镇静催眠药。
苯二氮卓类药物口服后吸收迅速且完全,当需要临床治疗快速起效时,可静脉注射给药。根据作用持续时间,BZD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三类,短效如奥沙西泮、三唑仑的作用可持续约3-8小时,中效类艾司唑仑、劳拉西泮等作用持续时间约10-20小时,而长效类如地西泮能持续24-72小时。
2022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中收录的苯二氮卓类药物涉及抗癫痫、抗焦虑、镇静催眠多种用途,常用药包括地西泮、劳拉西泮、奥沙西泮及咪达唑仑、艾司唑仑、阿普唑仑等。
表1.2022版国家医保目录 苯二氮卓类药物
表2.国家医保谈判药品目录苯二氮卓类药物
新型苯二氮卓类药物瑞马唑仑和咪达唑仑的口服新剂型也通过谈判进入医保目录,在临床治疗和使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苯二氮卓类药物长期使用或误用、滥用时可能会有成瘾风险。但是,BZD类药物在临床规范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整体耐受性较好,加之展现的显著疗效,其在镇静、抗失眠等适应症中仍然应用广泛。
尽管苯二氮卓类药物安全性较好,但由于镇静持续时间不好把控,或者当过量中毒时可能会有呼吸抑制、昏迷甚至是死亡风险,因此可能需要与相应的解毒剂联合使用。
苯二氮卓类药物特异性拮抗剂:氟马西尼
氟马西尼最早由罗氏开发,1991年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氟马西尼常用于苯二氮卓类药物作用的逆转、拮抗及解除,加速患者从苯二氮卓类药物的镇静状态中苏醒,或鉴别并解救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
表3.氟马西尼注射液国内应用信息
临床用药
在国内,氟马西尼作为苯二氮卓类药物的特异性拮抗剂也积累了广泛的用药经验,在用于药物解毒和麻醉苏醒时都有大量的真实世界证据支持。
图1.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解救措施
表4.国内临床使用氟马西尼拮抗苯二氮卓类药物的应用实例
丙泊酚的作用机制与苯二氮䓬类受体相关,因此氟马西尼也能有效缓解丙泊酚的镇静作用;吸入麻醉剂影响GABA受体作用,氟马西尼对异氟烷、七氟烷等吸入麻醉剂同样具备一定的拮抗作用,术后催醒效果确切。
氟马西尼催醒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躁动、恶心、呕吐等,但与不使用氟马西尼催醒时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相近或更低,因此没有额外的安全性负担。
临床用量
表5.氟马西尼注射液院内销售额 统计单位:亿元,人民币
图2.氟马西尼注射液院内销售额(左),常用BZD药物院内销售额(右)
结合近几年咪达唑仑、劳拉西泮、瑞马唑仑等常用药物的院内销售额以及氟马西尼注射液院内销售额来看,2020年由于院内就诊和手术率有所下降,两类药品销售额同步出现了增长停滞或倒退,此后在2021年重新出现市场增长。
鉴于近几年的整体市场趋势,氟马西尼注射液的销售比较稳定,基本每年的院内销量在四亿元左右,2021年氟马西尼注射液院内销售约4.4亿元,根据不同企业、不同规格的单支价格计算,当年院内氟马西尼注射液用量约一千多万支。
而从不同规格注射液的使用情况来看,虽然根据氟马西尼注射液说明书推荐的用法用量,单次注射剂量通常在0.1或0.2mg。但是由于首次注射后的拮抗效果不确定,常需要后续追加注射,因此0.5mg规格的使用量往往更多。
小结
从前文中总结的院内案例可以看出,院内使用苯二氮卓类进行复合麻醉的适应症、适用情形和患者样本都比较多,这为氟马西尼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基础。而氟马西尼作为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解毒剂的存在,也为过量服用BZD类催眠药患者的急救提供了保障。
除了特异性拮抗的苯二氮卓类药物之外,临床上也发现氟马西尼对丙泊酚、七氟烷等药物的镇静同样有催醒效果。但是由于这类药物本身术后清醒时间就比较短,氟马西尼的使用能否带来十分显著的临床获益,还需基于更多临床研究得到的用药证据进行验证和总结。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