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视野】“镜”益求精的超级微创手术——我院消化内科为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实施POEM手术
超级微创手术
supe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SMIS
超级微创手术(supe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SMIS)是近年提出的全新概念,是指针对需要手术切除、切开的疾病,在保证器官解剖完整性不变基础上达到祛除疾病目的的一类手术的统称。目前超级微创手术可根治性治疗的疾病主要包括病变切除、梗阻引流和切开。超级微创手术与传统外科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它在切除病变组织治疗疾病的同时,注重保留患者原有器官。所以,其目标不仅有外科的“治愈疾病”,还有更进一步的“恢复如初”。目前消化内镜手术已经进入了超级微创时代,包括针对消化道早癌的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针对贲门失弛缓症的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POEM)、内镜下胃全层切除术(EFTR)、经内镜下隧道粘膜下肿物切开术(STER)等。
消化内镜超级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近年来,我院消化内科内镜团队在张志广主任医师带领下,卢向东主任医师、江勇副主任医师、翟浩宇副主任医师共同努力下,陆续开展了多项内镜下治疗新技术,如ESD、POEM、EFTR、STER等,成功解决了患者诸多难题。
病例回顾
日前,一位中年女性患者就诊于消化内科,主诉吞咽困难10余年,近日症状明显加重,甚至不能进食水,每天晚上只能坐位入睡,无法平卧,患者生活质量极差,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我院胃镜检查可见食管腔明显增宽,有大量食糜潴留,痉挛性狭窄,拟诊贲门失弛缓症,上消化道造影提示食管扩张迂曲,贲门狭窄成鸟嘴状,考虑患者诊断贲门失弛缓症,决定给患者实施POEM手术。
手术过程
手术由翟浩宇副主任医师主刀,在麻醉科配合下给患者实施全麻。先插入胃镜冲洗患者食管,随后在食管黏膜“开窗”后,再沿食管黏膜下层开辟一条黏膜下“隧道”,并在内镜直视下切断食管增厚的环行肌,从而松解痉挛的环形肌,最后再用金属钛夹封闭隧道开口,从而达到根治贲门失弛缓症的目的。手术历时1小时,术后48小时恢复进食,患者进食困难的症状得以改善,困扰患者多年的顽疾得以治愈。
贲门失弛缓症POEM术
随着消化内镜技术快速发展,很多以往内科无法治疗的疾病现在可以通过内镜手术来治疗,内镜手术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患者首选治疗方式。我院消化内科将一如既往大力开展内镜各项新技术,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翟浩宇副主任医师为患者进行内镜手术
消化内科介绍
消化内科目前床位编制数42张,是卫生部消化临床药理基地。现有医生15人,护士20人。其中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5人,硕士生导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医师4人、硕士学位医师10人。内镜诊断及治疗为科室特色,除常规胃肠镜、超声内镜检查外,还开展POEM、ESD、STER、EFTR、FNA等四级消化内镜操作、静脉曲张套扎术及组织胶栓塞术、食管肿瘤支架术及扩张术、胃肠道息肉切除及急诊内镜止血等各项内镜诊疗技术。年出院患者1500余人次,年门诊量超过5万人次,年完成胃镜检查超1.5万例,肠镜检查3000余例,超声内镜500余例,小肠镜30例。承担省部级及市局级课题10余项,发表SCI文章3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200余篇。连续数年承办天津医师协会消化病学学术年会及天津市消化系统疑难病例研讨会等国家级及市级学术会议。
来源 | 消化内科
编辑丨党委宣传科
审核 | 翟浩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