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味中药——合欢花
染得朝霞一缕丹,高标谁共仰头看。花当六月盈盈拂,叶合三更密密攒。
合欢花
端午时节,合欢花正盛,一朵朵轻盈浅红的花朵,千丝万缕,粉扑扑的像极了腮红刷~
合欢,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曰:“(合欢)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本经》言合欢,未论及是合欢皮还是合欢花,二者同源而功效略有不同,合欢皮和合欢花均有安神解郁的功效,但合欢皮还活血消肿之功,治疗心神不安、忧郁失眠,二者常相须使用。
来源
合欢花,中药名,为豆科植物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的干燥花序或花蕾。别名:夜合花、绒花等。
植物学性状特征
落叶乔木,高可达16米,树冠开展;小枝有棱角,嫩枝、花序和叶轴被绒毛或短柔毛。托叶线状披针形,较小叶小,早落。二回羽状复叶,总叶柄近基部及最顶一对羽片着生处各有1枚腺体;羽片4-12对,栽培的有时达20对;小叶10-30对,线形至长圆形,长6-12毫米,宽1-4毫米,向上偏斜,先端有小尖头,有缘毛,有时在下面或仅中脉上有短柔毛;中脉紧靠上边缘。头状花序于枝顶排成圆锥花序;花粉红色;花萼管状,长3毫米;花冠长8毫米,裂片三角形,长1.5毫米,花萼、花冠外均被短柔毛;花丝长2.5厘米。荚果带状,长9-15厘米,宽1.5-2.5厘米,嫩荚有柔毛,老荚无毛。花期6-7月;果期8-10月。
产地分布
主产于我国东北至华南及西南部各省区。
采收加工
夏季花开放时择晴天采收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晒干。生用。前者习称“合欢花”,后者习称“合欢米”。
药材性状特征
头状花序,皱缩成团。总花梗长3~4cm,有时与花序脱离,黄绿色,有纵纹,被稀疏毛茸。花全体密被毛茸,细长而弯曲,长0.7~1cm,淡黄色或黄褐色,无花梗或几无花梗。花萼筒状,先端有5小齿;花冠筒长约为萼筒的2倍,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雄蕊多数,花丝细长,黄棕色至黄褐色,下部合生,上部分离,伸出花冠筒外。气微香,味淡。
性味归经
甘,平。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
解郁安神。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
用法用量
煎服5~10g。
注意事项
合欢花味甘性平,功善解郁安神。心神不安、虚烦失眠等神志异常由痰热等其他因素所致者,须适当配伍,不宜单味药服用。
附药合欢皮
合欢皮为豆科植物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的干燥树皮。甘,平。归心、肝、肺经。功效解郁安神,活血消肿。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肺痈,疮肿,跌扑伤痛。煎服6~12g。
END
参考资料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2.1959—2004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科学出版社
3.钟赣生.《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年版
4.康廷国.《中药鉴定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年版
投稿:药学部 王慧第
编辑:袁宝
校对:华洋
审核:党总支宣传委员 周诗晶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