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膝”望!佛中医顺利为严重膝关节感染畸形患者开展置换术
骨质大量缺损,受到严重感染,软组织极不稳定……
一例严重感染性膝关节炎畸形患者,在佛山市中医院骨九科(关节专科),采用分期手术方式,置换旋转铰链式人工膝关节,并顺利出院。
近日,该科邹勇根团队回访患者,发现其膝关节运动功能恢复良好,更是为我院的医疗服务水平点赞。
据悉,患者叶先生今年55岁, 左膝关节反复疼痛、活动受限已6年有余 ,多番求医无果的他于去年9月慕名前来我院就诊。骨九科副主任邹勇根主任医师接诊后发现,叶先生曾有左腹股沟、大腿处软组织感染病史,入院后检查显示炎症指标正常,膝关节穿刺液细菌培养也呈阴性,但X线、CT、MR等影像检查却提示 左膝感染性病变可能性大,很可能为感染性关节炎 。
术前X片
邹勇根于是带领包杭生副主任医师等医疗团队查阅文献,并多次展开病例讨论,因应叶先生骨质破坏严重、关节感染范围广泛、保守治疗无效、且有强烈保留膝关节运动功能的特点,决定采用分期手术方案,“一期旷置、二期翻修是治疗感染性膝关节炎的金标准。”据邹勇根介绍。
一期旷置术:控感染
去年9月,邹勇根团队为叶先生进行旷置术,术中发现其膝关节广泛疤痕组织黏连、挛缩,骨质缺损严重等,细致清理后,团队为其置入骨水泥临时假体。
术中膝关节液细菌培养结果已明确诊断为左膝感染性关节炎,术后叶先生还需配合抗菌药物治疗,并定期复查炎症指标及肝肾功能。邹勇根表示,一期手术的目的是控制感染,恢复软组织张力,以获得一定容量的关节间隙,为二期翻修手术做准备。
一期旷置X片
二期翻修术:旋转铰链膝“上线”
经过半年的准备,今年2月,叶先生再次入院,经过检查其左膝关节感染基本控制,可以进行二期手术。然而,由于患者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大量骨质缺损,膝关节软组织极不稳定,采用膝关节融合术虽然可以减轻疼痛,但不利于重建关节功能,无法保证膝盖的活动度。
考虑到该患者比较年轻,为最大限度恢复膝关节运动功能,邹勇根团队提出采用旋转铰链人工膝关节行高难度翻修术。据邹勇根介绍,这种假体在设计上采用固定轴理论,达到低磨损、可旋转、自身稳定的效果,有效保证了膝关节的屈伸和旋转功能。但需严格把握其手术适应症,应用范围主要在膝关节严重骨缺陷、软组织稳定性极度失衡的终末期膝关节畸形疼痛患者。另一方面,该假体操作复杂,难度较大,必须依靠专业且经验丰富的关节外科医疗团队来完成。为进一步保证手术效果,该科还在术前通过3D打印辅助规划模拟手术,做到有的放矢。
术中,邹勇根团队对股骨远端、胫骨近端进行最少量的精准截骨,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自身良好骨质,同时充分平衡软组织条件,测试膝关节屈伸及旋转活动均达到预期要求。
术后按照快速康复理念,开展无痛功能锻炼。最后获得了满意的膝关节功能,患者很快恢复了正常生活。
二期翻修X片
患者恢复情况良好
高难度手术背后的专业团队
据悉,骨九科是我院骨科中心的重点科室之一。去年10月,邹勇根全面负责该科工作,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与服务。据统计,2023年第一季度该科出院613人次、手术540人次,三、四级手术占比高达91.5%,获得患者感谢信和锦旗26次,发展态势良好。
邹勇根(右二)带领团队查房(资料图)
科室目前拥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3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6人。主要诊疗病种包括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骨关节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膝关节、关节感染、关节强直、关节结核及假体周围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髋臼骨折、髋关节脱位等。熟练开展3D打印辅助技术、骨科机器人辅助技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翻修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与翻修术、人工膝关节单髁置换术、胫骨高位截骨术、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股骨粗隆间骨折复位内固定术、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等,去年人工关节置换量约1500人次。
术后随访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此次3D打印辅助规划、旋转铰链膝关节翻修术的成功开展,再次证明该科的技术水平与服务能力,充分彰显我院在高水平医院“登峰计划”的建设成效。邹勇根表示,接下来该科将继续在技术层面精益求精、服务上做到优质高效,为群众关节疾病健康保驾护航。
骨九关节科邹勇根团队
文:包杭生
图:冯灿
佛山市中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