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血清学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1.HBsAg和抗-HBs:
HBsAg阳性表示HBV感染,其在感染后1~12周出现,急性感染者持续存在5周至5个月,若阳性超过6个月则为慢性感染,CHB和无症状携带者可持续存在多年甚至终身。抗-HBs为保护性抗体,浓度≥10 mIU/ml提示具备免疫力。接种疫苗产生的抗-HBs对人群的保护可维持30年以上,一般人群不需要加强针。约有5%的感染者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可能是病毒持续感染或疫苗接种等因素形成的免疫压力导致HBV突变和免疫逃逸毒株的产生,从而造成这种特殊血清学结果模式。此时抗-HBs并无保护作用,反而可能是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相关的高危因素。
2.HBeAg和抗-HBe:
HBeAg是病毒复制的重要指标。HBV感染后,HBeAg出现时间略晚于HBsAg,与HBV DNA有良好的相关性,其阳性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且有较强的传染性。抗-HBe在HBeAg转阴后出现,提示HBV复制和传染性减弱。值得注意的是,前C区和/或BCP突变可导致HBeAg表达降低甚至转阴,但HBV DNA仍为阳性,此时病毒复制仍相对活跃。
3.抗-HBc:
抗-HBc IgM在HBsAg阳性后2~4周出现,为HBV急性感染及慢性感染病情活动的标志。抗-HBc IgG出现较迟,但长期存在甚至终身维持阳性,是现症或既往感染的标志;在HBsAg阴性的个体,其阳性也提示可能存在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OBI)。
数学模型分析提示,在我国18~70岁的人群中广泛开展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联合筛查,符合成本效益,可提高HBV感染的诊断率,助力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30年消除HBV感染所导致的重大公共卫生危害这一目标。
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层析技术(如胶体金技术)及化学发光技术等,化学发光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易于实现自动化等优势,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来源: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基础医学与实验诊断协作组.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J] .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3, 31(4) : 389-400. DOI: 10.3760/cma.j.cn501113-20230314-00113.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