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总科技量值侧重中长期科技发展的过程回溯,能更好反映医学院校和医院学科建设在长期内的真实水平及稳定的科技实力。
7月6日下午,中国医学科学院在北京举办2022年度中国医学院校/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暨2018—2022年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发布会。2022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评价范围包括全国1644家三级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位列综合榜第12位,五年总科技量值位列综合榜第13位,5个学科进入全国前20位,其中肿瘤学排名第2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院士公布结果
具体排名如下:肿瘤学排名第2位、胸外科学排名第7位、血液病学排名第8位(肿瘤专科医院中排名第1位,排名由内科淋巴瘤及血液科共同贡献)、消化病学排名第9位(肿瘤专科医院中排名第1位)、耳鼻咽喉科学排名第14位(肿瘤专科医院中排名第1位)。
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肿瘤学(第2位)
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胸外科学(第7位)
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血液病学(第8位)
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消化病学(第9位)
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耳鼻咽喉科学(第14位)
年度科技量值作为科技评价的重要工具,本次创新性纳入制定国际临床指南、高被引科学家、学术不端等内容,旨在构建以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通过科技评价引导医学院校和医院开展科学研究、营造创新生态。五年总科技量值侧重中长期科技发展的过程回溯,能更好反映医学院校和医院学科建设在长期内的真实水平及稳定的科技实力。年度科技量值与五年总科技量值两者结合,既能体现评价的时效性,又能体现被评价对象稳定、综合的科技实力,有助于引导中国医学科技走向更加科学、客观的轨道,对提升医学科技创新、推动医学科技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一直以来,中肿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与社会需求,围绕建设创新型医学中心,坚持以临床为导向,聚焦肿瘤医学前沿技术创新,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发表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ature、LANCET、JAMA、Nature Medicine、British Medical Journal等国际顶尖科技期刊,并多次改写国际临床诊疗指南,为国际肿瘤防治贡献了“中国智慧”!
近年来,中肿通过实施人才强院的发展策略,打造世界一流科研平台,医学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高,学科建设与临床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推动中心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健康需求。
文/孟祥伟、王红梅
编辑/郑敏珊 审核/陈鋆 审核发布/文朝阳、周昕熙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