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增殖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病、霍奇金病等。
一正常值
1.绝对值
仪器法(0.1~0.6)x109/L。
2.百分率
仪器法、显微镜分类计数法0.03~0.1。
二临床解读
1.生理变化
(1)升高:女性月经周期卵泡期偏高。
(2)降低:高海拔地区居民。
2.病理变化
(1)增多:
①某些感染,如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急性感染恢复期、活动性肺结核等;
②某些血液病,如单核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③某些疾病恢复期,如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等;
④某些寄生虫病,如疟疾、黑热病等;
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结节性动脉炎等疾病;
⑥病毒、立克次体感染,如麻疹、水痘、风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等。
(2)减少: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全髓功能不全。
(3)药物影响:氨苄西林及氯丙嗪可引起单核细胞增加。
嗜酸性粒细胞 eosinophil,E
一正常值
1.绝对值
仪器法(0.02~0.52)x109/L。
2.百分率
仪器法、显微镜类计数法 0.004~0.08。
二影响因素
青霉素等药物过敏可使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三临床解读
1.生理变化
(1)夜间较白天高
(2)降低:运动和刺激
2.病理变化
(1)增多:
①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食物过敏、血清病等;
②各种寄生虫病;
③某些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牛皮癣等;
④某些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网状细胞肉瘤、嗜酸粒细胞性淋巴细胞肉芽肿等;
⑤某些肿瘤,如鼻咽癌、肺癌及宫颈癌等;
⑥其他,如肾移植术后排异反应、脾切除后、感染恢复期等;
⑦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⑧结缔组织病,如皮肌炎、结节性周围动脉炎等。
(2)减少:
见于伤寒或副伤寒初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或应用肾上腺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嗜碱性粒细胞 basophil,B
一正常值
1.绝对值
仪器法(0~0.06)x109/L。
2.百分率
仪器法、显微镜分类计数法0~0.01。
二临床解读
1.生理变化
(1)升高:吸烟、妊娠、月经期,晚间较白天高。
(2)降低:绝经期、排卵、黄体期,晨起偏低。
2.病理变化
(1)增多:
①骨髓增殖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病、霍奇金病等;
②某些铅、铋、锌等金属中毒;
③溃疡性结肠炎、甲状腺功差减低症、肾病综合征、获得性溶血性贫血等;
④某些癌肿转移,脾切除术后等。
(2)减少:
①失血性休克;
②传染病急性期。
文章来源: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订阅号若有侵权或转载限制请联系我们(或在公众号下方留言), 我们将第一时间联系您并进行删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