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到地方,在日益趋严的监管环境之下,医疗领域的不正之风将被有效整治。
来源 | 赛柏蓝器械
2023年,医疗反腐纠风再升级,超百名医院“一把手”已落马。
01、医疗专项整顿开启,为期三个月
近日,陕西卫健委官网发布关于印发《全省医疗卫生行业市场秩序专项整顿行动方案》的通知(简称《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指出,专项整顿旨在通过开展多部门联合专项整顿行动,严厉打击“医托”“诱导消费”“乱收费”等损害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治理和规范医疗秩序,提高医疗机构特别是社会办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水平,建立健全医疗机构监管常态长效工作机制,维护人民群众切身权益。 此次专项整顿行动 为期三个月,从2023年6月到9月。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特别是近期引发舆论关注,近年医疗投诉、医疗纠纷较多的各级各类社会办医疗机构 均在整顿范围中。 @ 整顿重点:
1.打击治理“医托”问题
依法严厉打击扰乱正常医疗秩序、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涉嫌诈骗犯罪以及其他犯罪的“医托”问题。对涉嫌雇佣“医托”的医疗机构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违法违规执业行为,将存在违法行为的相关医疗机构依法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并向社会公示,对违法机构及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依法采取信用惩戒措施。
2.查处乱收费行为
检查各类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执行情况、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用耗材政策规定执行情况、各类医疗机构明码标价与收费公示政策执行情况,依法查处各类价格违法行为。
3.打击诱导消费行为
严厉打击以虚假宣传、虚假诊断、夸大病情或疗效、术中加价等方式,欺骗、诱使、强迫患者接受诊疗和消费等违法违规行为。对违反诊疗常规,诱导医疗和过度医疗,特别是术中加价等严重违规行为,纳入医疗机构信用体系管理,并向社会公布。
4.整治医德医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整治《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宣传贯彻落实不力,医院抓医德医风建设的组织领导机构、教育工作机制不健全,医德医风考评制度不完善、日常监管工作与医德医风考评工作结合不够、不注重医德医风考评结果运用,医德医风宣传教育不到位、医务人员思想道德观念淡薄,医患沟通机制不健全、医务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
根据《行动方案》,此次专项整顿行动分4个阶段实施:
自查自纠阶段(2023年6月19日-7月19日)
各地要结合实际,确定多部门联合工作机制。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牵头组织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按照本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认真开展自查自纠,自查自纠范围要做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覆盖。对自查发现或各方反馈的问题,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主动认领,认真排查,立行立改。
检查评估阶段(2023年7月20日-8月20日)
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牵头,紧盯整顿重点,组织专门力量对本辖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特别是各级各类社会办医疗机构开展全面检查,检查范围要覆盖不少于50%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机构的执法检查力度,彻查重大案件。省卫生健康委、省市场监管局将会同相关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等形式对专项整顿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总结巩固阶段(2023年8月21日-9月4日)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牵头,对辖区内专项整顿工作情况进行总结。省卫生健康委、省市场监管局将对全省专项整顿行动进展情况予以通报。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通报批评,督促整改,并视情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完善机制阶段(2023年9月5日-9月19日)
各地各部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针对专项整顿行动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共性问题,进一步修订完善相关制度。对需要长期坚持并持续开展的工作,要建章立制,形成切实管用的一整套制度规范。
02、2023年医疗反腐纠风再升级
开年以来,围绕医疗行业的整风行动强度升级,5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十三部门发布《关于印发2023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要重点整治医药领域突出腐败问题。
根据《关于调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部际联席工作机制成员单位及职责分工的通知》,按照国务院组成部门和相关职能调整情况,此次对纠风部际工作机制成员单位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9个增加到14个部门。
《通知》明确指出,要加强医保基金规范管理及使用。具体包括:聚焦重点科室、重点领域、重点监控药品和医保结算费用排名靠前的药品耗材,规范医保基金管理使用。持续开展打击虚假就医、医保药品倒卖等欺诈骗保行为。
2022年医保结算费用排名靠前重点耗材:
03、深挖隐蔽利益输送、超百位医院一把手落马
在近年来的反腐高压震慑下,医疗腐败行为逐渐趋于隐蔽。
6月24日,中纪委发布题为《贵州:深挖彻查隐蔽性利益输送》的文章,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舟溪镇卫生院原院长龙景凌利用职务便利,先后采取侵吞、截留、虚开发票等手段贪污受贿97.55万元,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
“医疗领域专业性较强,相关违纪违法行为具有一定隐蔽性,专项整治注重‘小切口’突破、‘靶向式’查处。”黔东南州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专项整治紧盯“靠医吃医”问题,探索建立大数据抽查机制和部门联合会商机制,综合运用信访举报、明察暗访、专项检查等方式,对全州医疗机构及其下属机构履职情况、廉政风险、问题线索、信访举报等定期开展排查研判,深挖彻查隐蔽性利益输送。
开年以来,医疗反腐明显提速,据赛柏蓝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12日,全国已有至少119位医院院长、书记被各地纪委监委通报(完整名单见文末),涉及多家三甲、二甲医院。
与2022年全年约75位医院院长、书记被查的数据相比,今年不到6个月里被查的医院院长、书记数量已达到去年全年的近1.6倍。
从国家到地方,在日益趋严的监管环境之下,医疗领域的不正之风将被有效整治。
附:
制图:赛柏蓝陈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