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帽子,普拉替尼让RET基因融合突变肺腺癌晚期的父亲重生
2021年11月,因为化疗脱发严重,父亲在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附近的一个小理发店里,理了个光头。面对新形象,他甚是难为情。我便买了顶帽子,说天冷了戴帽子没什么与众不同,他这才笑了。
脱发仅是化疗带来的其中一个副作用。2021年10月,51岁的父亲确诊了晚期肺腺癌,主病灶3.6cm*2.9cm。原本期待化疗可以让父亲的肿瘤缩小,同时呼吸顺畅,但面对的却是事与愿违。
在第一次化疗中,呕吐、低烧、皮疹、神经炎等症状就找上了父亲。从胸腔开始的疼痛蔓延到脚趾缝,一开始只是手脚麻木,后面直接无法正常行走,不到半个月,父亲还出现咳血现象。
11月28日,一份提示有RET融合突变的基因检测报告给父亲的病情带来了转机,当时针对RET融合突变的靶向药普拉替尼已经在中国获批上市了。服用普拉替尼才半年多,父亲的主病灶肿瘤已经消失,父亲的生活逐步回归正常,头发也在慢慢生长,并最终告别帽子,迎来新生。
转机:RET融合突变靶点出现
化疗的副作用太难熬了,父亲一边化疗,一边做基因检测,我们都期待着靶点的出现。11月28日,父亲的第三次基因检测报告出来了,提示有RET融合突变。
RET基因位于10号染色体的长臂上,编码一个受体酪氨酸激酶。染色体发生重排导致的RET基因融合发生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频率约为1%-2%。
这是一个罕见靶点,但对父亲来说,又是一个无比幸运的靶点,因为2021年3月针对RET融合突变的靶向药普拉替尼在中国获批上市了。
普拉替尼是一种新型的RET抑制剂,因具有对RET较高选择性,且在疗效和不良反应方面均有显著改善,被用于各种实体瘤的治疗(如RET融合阳性甲状腺髓样癌、RET融合阳性甲状腺癌),其在2020年9月4日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加速批准用于治疗RET融合的NSCLC患者。
我把父亲的患病信息发到RET病友群,不少热心的患者或者家属都肯定了这个靶向药的治疗效果,还说比化疗方便,副作用也小,我又查阅了一些相关文献数据,了解到普拉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RET融合突变阳性患者的获益性的确很高,有效率达到88%。
资料显示,普拉替尼对多种RET基因融合类型(KIF5B-RET、CCDC6-RET、RET V804E/L/M等)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通过抑制上述靶点发挥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且没有显著的脱靶毒性。Schubert等通过对KIF5B-RET融合的(CUTO32和CUTO42)NSCLC细胞系在裸鼠中建立异种移植肿瘤,然后给予普拉替尼药物,结果显示普拉替尼可有效抑制CUTO42肿瘤的增长,但对CUTO32的影响较小。上述研究显示了普拉替尼对RET融合阳性NSCLC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新的、耐受性良好、有前景的RET抑制剂。
所以尽管当时主管医生评估父亲的两次化疗,表示肺部主病灶已经缩小了大概1厘米,说化疗是有效的,我还是决定让父亲改吃靶向药,因为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亲眼见证了化疗是如何摧残一个人的身体,消磨一个人的意志的。
服药半年多,肺部主病灶消失
2021年12月8日,父亲开始吃普拉替尼,3天后症状就有了明显改善。胸闷和手脚麻木症状逐渐减轻,一周后症状完全消失,原本消瘦、疲惫的父亲开始肉眼可见的恢复起来了。
父亲谈论到,化疗期间虽然胸闷也有缓解,但还是会反复,改成靶向药就不一样了,像是压在胸口的石头直接被人搬走了,他觉得自己和没患癌之前一样。
我建议父亲每天下午四点半吃靶向药,有些病友是早上起床或者睡前服用,但是长时间的空腹胃酸是过多的,这个时候服用靶向会进一步伤害胃,早餐与午餐间隔时间较短,不适合服用,午饭到晚饭这个阶段我觉得是最适合父亲他自己的。
2022年1月8日,吃靶向药一个月后的复查让我们再一次迎来惊喜——主病灶缩小为2.0cm*0.6cm,纵膈转移结节最大3-4mm,右肾上腺转移灶只有6mm*4mm,肿瘤已经缩小了近三分之二。
3月8日,父亲服用靶向药三个月的复查报告出来了——主病灶1.8cm*0.5cm,纵膈转移结节3-4mm,右肾上腺转移灶6mm*4mm,这次转移灶虽然没有明显缩小,主病灶缩小速度也减慢了,但想到靶向药依旧有效,父亲还是很开心的。
6月12日,父亲在东莞一家医院做尿路结石手术,增强CT显示父亲身上已经没有可见肿瘤了,这个消息对我们来说如同中了百万彩票大奖,一个月后,我陪父亲又在南方医院做了PET-CT,结果显示父亲肺部主病灶的确已经消失。
当我看到靶向药物的惊人疗效,感到欣喜的同时,父亲也重新振作了起来,恢复了生活的信心。他已开始重建自己的生活,头发开始慢慢地生长,欣欣向荣。父亲彻底告别了帽子,并迎来了全新的生命阶段。
声明:文中图片均已获版权方授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