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提到的那些会造成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
注意! 这些药物会造成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drug -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重要的药物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是指由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成药等按处方药或非处方药管理的药品,以及中药材、天然药物、保健品、膳食补充剂等产品,或其代谢产物乃至其辅料、污染物、杂质等所导致的肝损伤[1]。 目前,临床接诊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越来越多,首先看一真实的病例。
1.案例简介
患者女,66岁,既往反复全身关节疼痛2+年,因再发加重10余天入院,入院后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入院后完善相关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其中肝功能示ALT 9.00 U/L、AST 19.00 U/L,其余肝功能指标均未见异常,排除传染性肝病等及用药禁忌后,于入院第三日予以服用甲氨蝶呤片7.5 mg一次,随后无皮疹,无恶心、呕吐,无乏力、纳差,无尿黄、肤黄。 入院第7日,复查肝功能提示ALT 296.00 U/L,AST 381.00 U/L,排除器质性肝损害,结合同期静脉输注及口服的药物后,考虑甲氨蝶呤片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立即给予静脉输注谷胱甘肽,未再次予以口服甲氨蝶呤片。 入院第10日,监测肝功能检查示ALT 42.00 U/L,AST 86.00 U/L。入院第16日,复查肝功能示ASLT 22.00 U/L,AST 21.00 U/L。
2.可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
据报道可导致肝损伤的药物至少1 000 种,在我国,引起肝损伤的最常见药物包括传统中药(TCM)、草药和膳食补充剂(HDS)、抗结核药物、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和免疫调节剂等,这些药物均可在药物性肝损伤专业网Hepatox网站[2]查询到(药品见表1)。
表1,可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2]

3.药物性肝损害的治疗原则
DILI 的治疗目标应包括:
(1)促进肝损伤尽早恢复;
(2)防止肝损伤的重症化或慢性化,避免急性肝衰竭或慢性 DILI 甚至肝硬化等终点事件的发生,最终降低由此导致的全因或肝脏相关死亡风险;
(3)减少 DILI 事件对原发疾病治疗的影响[1]。
及时停用可疑肝损伤药物,尽量避免再次使用可疑或同类药物,是针对肝损伤病因的最主要措施,也是 DILI 的最基本治疗原则。
FDA 制定了药物临床试验中的停药原则,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考虑停用可疑药物:
(1)血清 ALT 或 AST > 8×ULN;
(2)ALT 或 AST > 5×ULN,持续 2 周;
(3)ALT 或 AST >3×ULN,且 TBil > 2×ULN 或 INR > 1.5;
(4)ALT 或AST > 3×ULN,伴逐渐加重的疲劳、恶心、呕吐、右上腹疼痛或压痛、发热、皮疹和 / 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5%)。
上述停药阈值的适用对象为临床试验受试者,在临床实践中仅供参考。
4.治疗药物
此次2023年指南[1]与2015年版[3]一样,均不推荐 2 种或以上都以降低 ALT 为主的肝损伤治疗药物联合应用。尽管缺乏证据,但对于混合型 DILI,选择一种以降低 ALT 为主,同时选择另一种改善胆汁淤积表现的药物,是可接受的。 表2,药物性肝损害的治疗药物[4]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药物性肝损伤防治技术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 中国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23年版) [J] .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3, 31(4) : 355-384. [2] http://www.hepatox.org/chDrug?firstChAlpha=N [3]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 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5,23(11):810-820. [4]各药品说明书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