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医药反腐风暴下:当你放弃捷径思维之后

2023-08-06 11:19   医脉同道

坦诚而言,因此政策,大部分企业仅为地区经理或办事处经理级别的中层医药营销人进行备案,毕竟其流动性和可信度更容易控制,普通医药代表在医院需要出示备案登记信息的时候,就拉着经理一起去。

近期,医药行业再次被推向反腐浪潮前沿,两家上市公司的老总,可能是因为合规相关问题,被约谈。其他网络信息也是此起彼伏,媒体与公众的关注接踵而至,身处医药营销一线的你,是不是已经接到公司的通知,暂时停止一切日常拜访行为?   

或许,你的公司还没有对此做出任何回应,或许,已经通知解散工作群等,无论如何,你的客户告诉你先不要找他,你出了医院,找个地方坐下,打开手机,发现网络上有医药企业的办事处被查的照片,更有医院在扫黑除恶的宣传材料中,把医药代表和医托混为一谈,统一定义为寄生于医院强买强卖敲诈勒索的黑暗势力……

越看,你的心情越发难以平静,你不是小白,在行业已经辛勤耕耘多年,风风雨雨一路走过,不是没见过大风大浪,轻微的颠簸并不能扰乱你的心智,然而,此刻也不禁陷入迷茫,雷声大,雨点也大,这次似乎是全国一盘棋,来势汹汹,力度持久。

究竟需要等待多久才能恢复到以前的工作模式?

为什么老板们也选择沉默,以后怎么办?

医药代表还能不能干了? 

透过现象看本质,合法合规的医药营销活动当然是必须的,不然也不会有《医药代表备案管理办法》的落地及推行,其出发点在于通过企业与医药代表绑定的模式,为医药代表赋予一个编码,规范医药代表的行为,让企业监督其行为回归临床价值本身,迫使其放弃不合规的“捷径思维”。

坦诚而言,因此政策,大部分企业仅为地区经理或办事处经理级别的中层医药营销人进行备案,毕竟其流动性和可信度更容易控制,普通医药代表在医院需要出示备案登记信息的时候,就拉着经理一起去。更有严谨类型的企业,仅对市场部或者医学部的员工进行备案登记,烈日之下,没有冰雪,因为冰雪根本就没有机会出境。

捷径走多了,谁还愿意走远路?

医药营销中的不合规行为其本质上是一种不正当竞争模式,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出自于鲁迅的散文《故乡》,同样道理,一个企业尝试捷径后,获得了不正当的超额利润,其他企业纷纷效仿,很快灰色地带在众多企业的潜移默化之下,被规划出来。

而那些想走正路的企业却无法获得期望的利润,要么退出,要么同流合污,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环境因此产生。这次医药反腐仅仅是一波浪潮吗?过一段时间就会风平浪静,回归到旧的模式继续?如果你依然这么想,请继续看下面更通俗的分析。 

为什么K12教培行业被重创?

因为它透支的是年轻父母的稀缺资源,拉低居民幸福度,当所有学生都补课的时候,除耗散资源之外,并没有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同样道理,当全部医药企业都在用不合规的方式进行营销活动,大家都走捷径,就意味着走捷径商业贿赂的这一部分资源被彻底蒸发,它本可以用于研发创新药,它本可以用于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它本可以用于慈善事业…… 

然而现实是,医药企业走捷径的这部分资源却进入了某些人的口袋,被蒸发了。高质量发展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有底层架构的承载,经济水平决定上层建筑,不是空谈。如果没有资源,拿什么承接医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再次借用已经发生的教培案例,如果年轻的父母们被一个孩子的教育就耗尽了资源,然而全体学生本质上没有发生学习能力甚至仅仅是分数上的提升,这件事是不是应该被立刻叫停?

一只小白鼠进入奔跑轮的时候,它想停止就停止,随心所欲,当无数只小白鼠一起涌入,每一只都不得不奋力奔跑,一旦它良心发现,想要停止,却会被无情甩飞,头破血流。谁来踩刹车?依赖于我们的体制,还好有一只脚可以踩刹车,大势所趋,与其螳臂当车,不如理智思考。

医药人,当初你为什么加入这个行业?

当企业共同放弃捷径思维后,行业才会真正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当你选择放弃捷径思维后,才会有反省的机会,或许不是行业变难了,是不是以前赚钱太容易了,你身上到底有什么本领傍身?你的初心在哪,还能不能重新出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医药代表,医药,反腐,备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