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冻症的曙光!干细胞技术临床治疗渐冻症的部分案例

2023
08/11

+
分享
评论
北京国卫生物
A-
A+

利用干细胞临床治疗渐冻症,从目前的临床数据来看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具有一定的延缓病情的治疗效果,但仍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究与应用!

提起冰桶挑战赛、霍金,很多人会想起一种疾病,那就是“渐冻症”。其实,“渐冻人”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对于那些在病痛中苦苦挣扎的人们来说,更多的关注能够带来更多的希望。每年的6月21日为世界渐冻人日,今天我们来聊聊干细胞技术对于渐冻症患者的临床研究,也许能够为他们带来新的希望。

一、什么是“渐冻症”?

渐冻症在医学上一般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病因未明,主要累及脑干和脊髓运动神经元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与癌症、艾滋病、白血病、类风湿病并称为世界五大疑难杂症。

渐冻症是由于运动神经细胞受到侵袭,临床表现为逐渐进展的全身肌肉无力、萎缩、肌肉震颤,还会累及说话、吞咽和呼吸功能衰退,甚至瘫痪,最终导致吞咽困难、呼吸肌无力而死亡。

48391691737719142

渐冻人的精神榜样——霍金

二、渐冻症的常规治疗手段

迄今为止,“渐冻症”仍然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确诊后大多数患者的病程为3-5年,约10%的患者可以超过10年。目前渐冻症常规的治疗手段是药物治疗及对症治疗。

1.药物治疗:利鲁唑和依达拉奉是目前已通过FDA批准被证实可以延缓“渐冻人”疾病进展的两种药物,可延长患者生命,减缓病情进展,但此药物并不能显著改善症状或让病情转归。 

96461691737796003

2.对症治疗:

(1)物理治疗:有助于保持强健并充分发挥患者尚存的能力。同时可以帮助出现无力症状的患者。

(2)支持性设备和仪器帮助患者移动、交流以及进行日常活动如洗澡、吃饭和穿衣。常用的设备包括手杖、学步车、轮椅、活动梯、扶手、可自动抬起的马桶圈及淋浴座位。患者也可以用支具支撑足部、脚踝或颈部。

(3)如果胸部肌肉变弱,呼吸装置能帮助患者更容易地呼吸。     

三、干细胞技术——“解冻”新希望

近年来,随着干细胞技术的研究兴起,应用干细胞移植来阻延ALS的进展逐渐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热点,且取得了较大进展。其中,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特点,且获取简便、无伦理学争议、增殖力强、来源广泛、无免疫排斥,具有免疫调节、组织修复、释放营养因子、分泌外泌体和有效的归巢等功能,成为临床治疗ALS最具潜能的干细胞种类之一。

17891691737857421

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间充质干细胞的主要目标是细胞替代和神经保护。

1.细胞替代:将新功能性运动神经元替代退化运动神经元,并保护和支持运动神经元,恢复神经功能。

2.营养因子递送:分泌正常神经元与多种细胞因子,改善黑质纹状体系统,促进受损部位组织修复。

3.免疫调节:通过减少B细胞产生抗体,减少或抑制DC和T细胞活化,抑制NK分泌细胞因子调节免疫细胞功能,减少炎症反应。

4.归巢性:提供存活并归巢到损伤区域细胞源,分化为预期细胞类型,改善脑内微环境,重建神经功能区和传导通路。

5.外泌体分泌:干细胞具有高分泌外泌体能力,外泌体具有抗神经炎症的能力,及功能性修复和神经血管重建能力。

四、干细胞临床干预渐冻症的临床案例

干细胞技术对于渐冻症的临床干预已有诸多的案例证实其疗效确切。目前医学界认为,越早使用干细胞进行临床干预,越有利于阻断病情的发展,对病情的恢复也越有利。

临床案例一:

全球第一例MSC治疗渐冻症的临床报道是在2003年,意大利都灵大学神经内科团队开展的自体骨髓MSC腰穿局部注射治疗7例渐冻人,患者肌力在MSC干预前的6个月内全部下降,MSC干预后第三个月4例患者肌力线性下降趋势明显减慢,2例轻度肌肉萎缩在干预后出现肌肉力量的增加;无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死亡等重大不良事件,轻微不良反应为肋间疼痛放疗(4例),术后平均3天可恢复;腿部感觉障碍(5例),术后平均6周可恢复。

3681691737939304

随后该团队继续开展自体骨髓MSC鞘内注射治疗渐冻症的临床研究,在随访的36个月,4例患者的FVC和ALSFRS评分线性下降明显减慢。该团队汇总之前的临床研究,开展的1期临床研究(10名渐冻症患者),MSC鞘内注射的安全性较好,但是单次治疗的效果并不如意。继续观察MSC治疗渐冻症的效果,最长将近9年的随访时间,进一步肯定了长期安全性,但是也发现单次鞘内MSC治疗渐冻症的长期效果欠佳。疗效很可能与该团队培养MSC的质量不佳有关,好多MSC鉴定细胞表型的指标不达标。

临床案例二:

广东省中医院为29位ALS患者进行了4次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干预后第14天,患者的穿衣、卫生功能评分和上肢肌群肌力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干预后第28天,言语、穿衣和卫生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上肢肌群肌力评分进一步增加,且言语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后第14天,由此证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临床干预ALS效果好且安全。

48391691737977288

临床案例三:

武警总医院干细胞移植科对99例ALS患者进行腰椎穿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移植术前及术后由同一康复师使用ALSFRS等量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三种评分方法都证明干细胞移植可以改善ALS患者的运动功能(P<0.001)。

研究发现,患者接受干细胞临床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主要体现在

①肌肉力量的增加;

②四肢肌张力下降;

③肌束震颤次数明显减少;

④言语及吞咽功能明显好转。

但疗效维持时间较短,出院半年后有25%的患者症状较干预前改善。这说明干细胞临床治疗ALS在短期内确实有效,但是长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54281691738005016

综上所述,利用干细胞临床治疗渐冻症,从目前的临床数据来看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具有一定的延缓病情的治疗效果,但仍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究与应用!

相信随着干细胞疗法在临床研究中的不断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长渐冻人的生存时间,并改善遏制其运动神经元的进行性损伤,有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还ALS患者一个健康美好的未来!

参考资料:

[1]王亚君,李一佳.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治疗潜能及机制[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7,33(06):564-571.

[2] Transplantation of human neural progenitor cells secreting GDNF into the spinal cord of patients with ALS: a phase 1/2a trial

[3]李敏,滑蓉蓉,于爱学,张芳芳,代广辉,王晓东,程洪斌,安沂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2):52-54.

[4]乔利军,卢爱丽,冯梅,高红霞,招远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山东医药,2016,56(36):1-4

文中图片均已获版权方授权并标明图片来源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渐冻症,干细胞,神经元,渐冻人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