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NRF1抗体或IgG对照对BV+PGCLC的免疫沉淀的基因组DNA进行实时PCR分析。
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PGC)是生殖细胞前体,可以产生卵母细胞和精子,确保生命延续。尽管PGC特化(PGC specification)得到广泛研究,但PGC种群在出生前迁移到胚胎性腺后如何维持和扩大仍然难以捉摸。转录因子(如PRDM1/BLIMP1、PRDM14和TFAP2C)和信号分子(如BMP和WNT)在PGC特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核呼吸因子1(Nuclear respiratory factor 1,NRF1)是一种已知参与线粒体生物发生的转录因子。最近研究表明,在精子发生过程中,NRF1与生殖细胞特异性基因CpG富集的低甲基化启动子区结合,并直接激活其转录。目前研究揭示与周围的体细胞相比,胚胎期迁移后的PGC中NRF1高表达,可能是由于PGC基因组逐渐低甲基化。此外,NRF1是PGC体外和体内增殖和存活所必需的,且当异位表达时,NRF1积极促进PSC分化。
2023年8月4日,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王鹏翔等为第一作者在《Cell Proliferation》杂志发表题为“NRF1 promotes primordial germ cell development, proliferation and survival”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以原始生殖细胞(PGC)为研究对象,通过RNA-seq和ChIP-seq等实验表明NRF1通过调控支持PGC编程的广泛转录网络和线粒体代谢,参与调控迁移后PGC存活和增殖。本研究为PGC发育背后的功能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并验证NRF1是此过程中以前未被鉴定的调控因子。
标题:NRF1 promotes primordial germ cell development, proliferation and survival(NRF1促进原始生殖细胞的发育、增殖和存活)
时间:2023-08-04
期刊:Cell Proliferation
影响因子:IF 8.5
技术平台:ChIP-seq、RNA-seq、Western blot、qRT-PCR等
研究摘要:
NRF1是一种已知的线粒体代谢调控因子,在PGC迁移后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NRF1蛋白水平在PGC迁移后逐渐升高。胚胎生殖细胞的特异性Nrf1敲除导致PGC增殖和存活受损。此外,NRF1还可以主动促进多能干细胞的PGC分化。通过全转录组分析和ChIP-seq分析进一步发现NRF1直接调控PGC形成中的关键信号分子、增殖和细胞周期中的转录因子以及线粒体代谢中的酶。总的来说,本研究结果强调了NRF1调控广泛转录网络以支持体外和体内迁移后PGC发育。
研究结果
(1)生殖细胞中特异性Nrf1敲除破坏迁移后PGC发育
图1:NRF1为原始生殖细胞(PGC)发育所必需。
(A)用NRF1和OCT4抗体在E9.5小鼠胚胎上通过免疫组织荧光(IHF)检测PGCs中NRF1表达。
(B)用NRF1抗体和生殖细胞特异性蛋白DDX4抗体对E11.5–15.5胚胎性腺进行IHF测定。(A-B)比例尺:50 μm。插入显示了代表性区域放大图像。
(C-D) 通过PGCs中的Tnap-Cre对野生型对照胚胎和Nrf1特异性敲除胚胎(Nrf1−/f-Cre)的E11.5–13.5性腺进行IHF测定,抗Nrf1和OCT4抗体(C),抗Nrf1和DDX4抗体(D),用细胞核染料DAPI复染。比例尺:15 μm。
(C)白色箭头表示NRF1表达完全消失的OCT4+ PGC。
(2)PGCs中Nrf1缺失导致雄性和雌性小鼠不孕
图2:Nrf1基因敲除导致雄性和雌性小鼠不孕。
(A)Nrf1−/f-Cre小鼠及其野生型同窝出生对照小鼠在P0和7周龄的睾丸形态。
(B)Nrf1−/f-Cre小鼠及其野生型同窝出生对照小鼠在8周龄时睾丸和附睾的组织学研究。
(C)Nrf1−/f-Cre小鼠及其野生型同窝出生对照小鼠7周龄的卵巢形态比较。
(D)Nrf1−/f-Cre小鼠及其野生型同窝出生对照小鼠7周龄的卵巢切片组织学研究。黑色箭头和数字表示卵泡的不同发育时期。1:原代卵泡;2:次生卵泡;3:黄体。
(3)NRF1缺失破坏了迁移后PGCs的存活和增殖
图3:NRF1是迁移后原始生殖细胞(PGCs)增殖和存活所必需的。
(A)用p20-GFP或p20-Cre-p2a-GFP诱导分化的Nrf1f/f PSC的流式细胞术分析。通过SSEA1染色检测GFP+PGC样细胞(PGCLCs),右侧显示GFP+/SSEA1+PGCLC百分比。
(B)使用BV421标记的抗Ki67抗体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A)的GFP+/SSEA1+PGCLC。
(C)将(A)的GFP+/SSEA1+PGCLC与BV421标记的膜联蛋白V和碘化丙啶(PI)共染色,然后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样品。(A–C)数据以三次独立的生物学重复的平均值±SEM表示。***:p<0.001.
(D-E)E11.5时Nrf1−/f-Cre胚胎及其野生型同窝同伴小鼠生殖嵴上的免疫组织荧光(IHF),使用抗OCT4和Ki67的抗体(D),或OCT4和裂解的Caspase 3(CASP3)抗体(E)。白色箭头表示Nrf1−/f-Cre胚胎中的OCT4+/Ki67非增殖PGCs(D)或OCT4+/Caspase3+凋亡PGCs(E)。比例尺:10 μm。
(4)NRF1过表达促进PSC PGCLC形成
图4:NRF1促进PSC形成PGC样细胞(PGCLC)。
(A)通过real-time RT-PCR检测BV+PGCLC中Nrf1和原始生殖细胞(PGC)标记基因的相对mRNA水平,与从BVSC PSC分化的BV−体细胞进行比较。
(B)与对照组(Ctrl)相比,内源性Nrf1激活(Nrf1a)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BV+PGCLC。
(C)内源性Nrf1激活后,通过real-time RT-PCR检测第6天EB的相对mRNA水平。(A–C)数据以两次独立的生物学重复的平均值±SEM表示。
(D)BVSC PSCs分化第5天的流式细胞术分析。在PSC分化的第2-5天,通过DOX处理诱导NRF1表达(p20-NRF1)。使用相同DOX处理的空载体作为对照(p20)。左图为流式细胞术的代表性结果,中间panel为BV+PGCLC百分比。右图为BVSC PSC分化第5天EB的代表性图像。
(E)real-time RT-PCR检测第5天分化的EBs中Nrf1和PGC标记基因的mRNA水平。在PSC分化的第2-5天,通过DOX处理诱导NRF1表达。(D–F)数据以三次独立的生物学重复的平均值±SEM表示。(A-F)*:p<0.05;**:p<0.01.***:p<0.001。N.S.:无显著性。
(5)NRF1是直接调控PGC形成、线粒体代谢和细胞增殖的关键基因
图5:NRF1调控转录网络,诱导PSCs分化为PGC样细胞(PGCLC)
(A)RNA-seq分析中差异表达基因的Venn图,Log2倍数变化>0.58,p<0.05。
(B)有或无NRF1过表达(OE)的BV+PGCLC的RNA-seq分析检测到的基因火山图。
(C)有或无NRF1-OE的BV+PGCLC差异表达基因的GO分析(Log2倍数变化>0.58,p<0.05)。
(D)对DOX诱导的NRF1-OE(p20-NRF1)或空载体对照(p20)的BV+PGCLC的real-time RT-PCR分析。数据以三次独立的生物学重复的平均值±SEM表示。*: p < 0.05;**: p < 0.01。***: p < 0.001。
图6:原始生殖细胞(PGCs)NRF1介导的转录网络特征。
(A)从BV+PGC样细胞(PGCLCs)中进行的ChIP-seq分析中获得的NRF1结合motif。
(B)从ChIP-seq分析中获得的基因组区域NRF1结合位点分布。
(C)BV+PGCLC中NRF1结合的靶基因的GO分析。
(D)ChIP-seq分析的基因组区域中NRF1靶基因启动子区域的代表性peaks。
(E)用NRF1抗体或IgG对照对BV+PGCLC的免疫沉淀的基因组DNA进行实时PCR分析。数据以三次独立的生物学重复的平均值±SEM表示。*:p<0.05;**:p<0.01.***:p<0.001。
参考文献:
Wang P, Su J, Wang J, Xie Y, Chen W, Zhong J, Wang Y. NRF1 promotes primordial germ cell development, proliferation and survival. Cell Prolif. 2023 Aug 4:e13533.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