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麻醉医生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

2023-08-14 09:58   古麻今醉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AI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获取数据进行高效准确地分析,无法像人类一样整合经验。

自去年11月OpenAI推出ChatGPT以来,人工智能持续地突破着人类认为不可能攻破的难题,在许多领域中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据报道,ChatGPT在美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取得合格或接近合格的成绩。

而随着AI技术突飞猛进,许多行业都面临着被取代的风险,医疗行业也不例外。麻醉医生作为医疗团队中的重要人员之一,是否会被人工智能技术所取代呢,我想这是每个麻醉医生在目睹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技术革命的同时都会思考的一个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麻醉医生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在临床工作中麻醉医生利用麻醉基础理论和临床技术来消除手术,以及创伤性检查操作给患者所带来的疼痛不适等过度应激反应,为外科医生手术操作等创造良好条件。

除了保障围手术期患者的安全,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基础上建立起的重症检测与治疗学、在消除疼痛基础上建立起的疼痛医学都有麻醉医生的身影,目前已经被大家所熟知的有:无痛肠胃镜、舒适化口腔、疼痛门诊、舒缓治疗等。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国内外麻醉学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01、麻醉深度检测系统   

麻醉深度的检测一直是麻醉研究领域的重难点,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BIS及脑电图等,机器学习方法非常适合分析复杂的数据流,比如脑电图。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分析脑电图的信号,然后输出结果,相较于传统的麻醉深度检测能够更准确的反映病人的麻醉深度状态。

02、闭环控制系统   

控制和反馈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每天麻醉医生都在持续不断的进行控制与反馈,例如调整药物以及控制液体输入都是在以临床观察和监护数据为反馈来做出调控。闭环麻醉控制系统能够通过自动调整药物剂量维持足够麻醉深度的同时,保障内环境的稳态。这能够使麻醉医生的双手得到解放,从而从事更高水平的临床决策任务。

03、智能预测   

迄今为止,所有的困难气道预测方法敏感度都很低,Connor CW等人提出研究假说: 基于手术患者解剖结构的主观特征的模型可以提高麻醉医师预测困难气道的能力。2011年发表在Anesth & Analg的研究结果验证了假说,即基于手术患者面部结构和颊甲距离的模型,可以预测困难气道(敏感性为90%、准确性为85%),且优于现有的临床预测方法。

在Hatib F等人于2018年发表在Anesthesiology的研究中,研究者将机器学习应用到动脉压力波形中,创建预测低血压模型,并在1.334例患者中验证了其可行性。机器学习工具在辅助医疗决策体现了一定的优越性:Mohammed El Amine Lazouni等人发表的研究探讨了三种机器学习方法预测手术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 分级的可行性,其中向量支持机 (SVM) 预测ASA的准确性高达93%

此外,研究者还围绕机器学习预测围术期急性肾功能损伤、术中低氧血症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开展研究,机器学习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准确性。

04、决策支持系统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用来提高临床决策的信息系统,其核心是记录患者的生理数据及手工记录事件如药物输注,它能够快速的分析大量数据并作出对重要任务的提醒,比如术前对于困难气道的评估,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等。

05、远程麻醉及机器人辅助麻醉  

随着计算机及电信技术的进步,远程医疗变得越来越容易获得,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偏远地区的医疗条件。麻醉机器人的应用,可使得麻醉质量、麻醉安全性大大提高,并消除临床操作中人为带来的主观性。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术中血压管理的方向,是预测、预防和个体化管理。当然,建立围术期血压个体化管理的观念需要更多和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也需要更多的先进技术。通过这些新的技术,可以辅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进行围术期血压的个体化管理,从而提高临床管理的质量,也更好地发展和壮大整个围术期学科,护航患者的生命安全。

尽管人工智能技术正越来越多地应用到麻醉医生的工作中,但目前主要集中在辅助麻醉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等方面,这些应用虽然可以提高医疗效率和准确性,但是它们并不能完全取代医生的判断和决策。

麻醉是一个动态过程,这就要求人工智能可以完成动态的生命功能监测与调控。目前,以机器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已应用于多项麻醉学研究中。一方面,这得益于临床数据的便捷性获取和存储,能够形成足够大的数据集;另一方面,不断更新的机器学习算法也将对数据进行更为充分的挖掘,得出常规思维难以得到的结果。就目前而言,机器学习是帮助麻醉科医师再认识临床麻醉问题的一个工具和手段,麻醉医生的职业技能和判断能力的重要性仍然是无法忽略的。因此,麻醉医生在患者的手术治疗中仍然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目前的医学AI技术仍然无法识别和感知患者的情感变化,远远无法像人类一样善于接触和沟通,以解决患者可能面临的情绪和心理方面的困难,对于患者的情感需求和心理服务,人工智能仍无法完全取代麻醉医生的角色。临床中,各种情况都可能会出现,外科医生对一个机器人的接受程度必然不会高于一个麻醉医师。

人工智能技术在麻醉医学领域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但它目前只能作为麻醉医生的辅助工具,而非完全取代麻醉医生的角色。当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加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它们可能会对麻醉医疗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保持警觉,并在科技发展的同时,不断完善和提升自身的技能和素养,以适应未来时代的挑战。

重症监护及手术监测,造福更多医患

中国重症监护及手术监测领域,智能化的脚步越走越快。智能化对麻醉医学意味着什么?于布为教授之前发表的《麻醉学科面临时代转型》一文谈到,随着人工智能设备的引入,麻醉学科面临时代转型之一,就是由人力化转向智能化,“转型的表现之一就是智能化设备的成功研发与应用,这会颠覆我们麻醉科的工作模式。”

于布为教授称,一方面,智能设备的研发与应用有助于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和远程治疗、远程预警,指导基层医生抢救病患,有望将偏远地区的水平尽快提高到与上海瑞金医院等三甲医院一样的水平。另一方面,同样重要的是,智能化设备的铺开,能释放更多的麻醉医生的人力用于更多危重症患者的抢救。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AI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获取数据进行高效准确地分析,无法像人类一样整合经验。工具本身并不能取代人类, 只是现在的人工智能远非我们之前所想象的工具那般简单,它的学习能力和进化速度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在使用工具的同时,我们也要警惕,我是否以工具为主,丧失自己做为医生判断能力,我们的经验,人文关怀等。不要因为工具的强大而以工具为主,丧失自己做为医生的判断能力、学习能力。

来源:福音麻醉及网络

声明:古麻今醉公众号为舒医汇旗下,古麻今醉公众号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舒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工智能,围术期,脑电图,麻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