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肠道内惊现蜘蛛痣?

2023-08-15 10:20   肝胆相照平台

肠道蜘蛛痣多见于门脉高压性肠病患者中,直肠、肛管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直肠静脉曲张往往引起下消化道出血;内镜下见多发性樱桃红病变,血管呈蜘蛛样血管扩张以及退行性改变。

作者/周娟,邵鸣,肖玉珍  

单位/山西省永济肝胆胃病专科医院

蜘蛛痣是由于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降低,导致血中雌激素升高或机体内血管扩张物质水平升高,引起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常见于在急、慢性肝病、肝硬化患者上腔静脉分布的区域:面颈、手背、上臂、前胸和肩部等处,大小不等,也少见于口腔、鼻腔黏膜及咽部,下肢皮肤罕见。今天让我们跟随笔者看看惊现肠道的蜘蛛痣是什么情况。

病历资料

患者张某,女,54岁,河南三门峡人。

主因“腹胀、双下肢水肿1月”于2022-06-17就诊于我院;入院1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腹胀、双下肢水肿,并感活动后乏力、间断眼睑肿胀、心慌、烧心、反酸、上腹部不适,就诊于当地县医院给予利尿药:呋塞米20mg、螺内酯40mg口服,效果欠佳,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自发病以来精神差,饮食欠佳,夜间睡眠欠佳,大便基本正常,小便黄,尿量基本正常。

既往史:5年前因“皮肤发黑”就诊于当地县人民医院查出肝纤维化;3年前年于江苏某武警医院查出肝硬化;2年前因皮肤瘙痒、肝功能异常:(ALT、AST:700 U/L左右)就诊于当地县医院,行相关检查、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升高,遂转院当地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入院后行相关检查后诊断为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给予熊去氧胆酸胶囊(250mg、3次/天)口服及保肝等对症治疗,肝功能指标好转出院;1年前就诊于当地市中心医院,查出肝硬化失代偿期 门脉高压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功能亢进;低蛋白血症;自发性腹膜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给予卡维地洛、熊去氧胆酸片、水飞蓟宾胶囊等药物治疗;近1年体重增加约15kg。

月经史、生育史及家族史:无特殊记载。

体格检查:肝病面容,肥胖体型,全身皮肤轻度黄染,未见蜘蛛痣及肝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轻度黄染,双侧甲状腺未触及肿大;心肺未闻及明显异常;腹部膨隆,上腹部压痛(+),反跳痛(-),Murphy征(-),腹部未触及肿块;肝、脾肋下触诊不满意,肝区叩击痛(+);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辅助检查

肝功能:TB 41µmol/L;DB 21.20µmol/L;IB 19.80µmol/L;ALT 32U/L;AST 49U/L;ALP 123U/L;GGT 36U/L;ChE 5933.2U/L;Alb 38.2g/L。

Glu:4.92mmol/L。

肾功能:Cr 35.6µmol/L;β-2微球蛋白 4.23mg/L。

血常规:WBC 1.81×10^9/L;RBC 3.36×10^12/L;HGB 107g/L,PLT 68×10^9/L;NEUT% 27.60%;NEUT# 0.50×10^9/L;HCT 30.60%。

凝血全套:PT 16.75(Sec);INR 1.39;PTR 1.39。 

甲乙丙丁戊庚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均阴性。

AFP、CEA:未见异常。

甲状腺功能:未见异常。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八项:抗线粒体抗体亚型-2抗体阳性;抗gp210抗体阳性,余未见异常。

IgA 4.01g/L,IgG 14.37g/L,IgM 9.26g/L。

铜蓝蛋白:19.2mg/DL。

铁蛋白:阴性。

抗线粒体抗体:阴性;抗核抗体:<1:80;抗平滑肌抗体:阴性。 

尿微量白蛋白:36.50mg/L。

尿11项:亚硝酸盐:+,蛋白质:+1,尿胆原:+1,余未见异常。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正常心电图。

胸部CT:右肺上叶实性结节考虑良性结节。

腹部彩超示:1.肝硬化脾大无腹水;2.继发性胆囊改变。

心脏彩超示:各心腔大小及大血管内径未见异常;左室收缩、舒张功能正常;彩色血流:未见异常。

胃镜示:食管静脉曲张(Lemi,D0.3,RF0)胃多发息肉。

肝脏瞬时弹性硬度值及脂肪变检测:脂肪含量:174 【DB/m】提示脂肪变<10%,组织病理分期:13.3【kPa】提示F3-F4。 

脾脏瞬时弹性硬度值及脂肪变检测:脂肪含量:144【DB/m】提示脂肪变<10%,组织病理分期:75【kPa】提示F4。

全腹部平扫及全腹部增强CT:1.肝硬化;2.脾大;3.胆囊继发性改变;4.降结肠管壁增厚持续强化,考虑结肠CA(建议进一步检查肠镜);5.左肾静脉扩张及腹腔内迂曲扩张的静脉相通;6.门脉主干及左右支栓塞;7.左肾囊肿。

肠镜检查示:慢性乙状结肠;直肠黏膜炎;结肠蜘蛛痣;外痔。

63651692056070588

41521692056070759

56961692056070900

肠镜显像

排除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血色病、肝豆状核变性等因素所致的肝功能异常,诊断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食管静脉曲张、低蛋白血症、脾功能亢进、轻度贫血、胃息肉、肾囊肿、门脉高压性胃肠血管病、外痔。

分析

此患者:

1.有门静脉高压的表现:食管静脉曲张、脾大、脾功能亢进。

2.皮肤粘膜未见肝掌、蜘蛛痣,结肠镜检可见蜘蛛痣。

治疗:给予熊去氧胆酸胶囊(优思弗500mg、2次/天)、托伐普坦片(3.75mg、1次/天)口服、卡维地洛片(12.5mg、1次/天)、输注人血白蛋白、补钾、改善睡眠等治疗,治疗后下肢水肿症状呈逐渐减轻趋势,腹胀症状明显减轻,患者带药出院。

随访:2022-09-16于我院复查腹部增强CT:

  1. 1.肝硬化;

  2. 2.脾大;

  3. 3.继发性胆囊改变;

  4. 4.左肾囊肿;

  5. 5.胰腺颈部囊肿;

  6. 6.左肾静脉增粗、与腹部迂曲的血管相通;

  7. 7.门脉主干及左右支栓塞。

  8. 排除结肠癌诊断,目前患者精神、饮食、睡眠、大、小便等一般状况基本正常,继续随访,定期复查,动态观察。

讨论

蜘蛛痣在儿童、妊娠妇女可见,产后数月内可自行消失;也可见于健康成人;少数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B族维生素缺乏的嗜酒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营养不良者可见到。

此患者皮肤黏膜未见蜘蛛痣可能与治疗后肝功能好转有关;肠道蜘蛛痣与门脉高压性胃肠血管病有关,最主要的病理基础和形成条件是门脉高压,临床上遇到门脉高压患者内镜下出现此类胃肠道表现:血管病变,非炎性病变或炎症轻微,可考虑本病。主要的治疗方法:口服药物:β受体阻滞剂、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降低门脉压力、TIPS分流或断流术、外科门脉减压术有一定的疗效。

小结

肠道蜘蛛痣多见于门脉高压性肠病患者中,直肠、肛管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直肠静脉曲张往往引起下消化道出血;内镜下见多发性樱桃红病变,血管呈蜘蛛样血管扩张以及退行性改变;蜘蛛痣与肝肺综合征、酒精性肝病、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肠病、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都有相关性,我院曾收治过因肠道血管病变导致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所以临床上仍应高度警惕此类并发症,出现肠道蜘蛛痣时应根据病史、生化检查、影像、内镜等检查综合分析评估,动态观察,谨防出血。

参考文献

【1】唐训球 门脉高压性胃肠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现代实用医学2002,14(9):456,458.

【2】杨峰 蔡晓萍 王辉红 门脉高压性胃肠病的内镜特点 中国医药科学2012,<null>(15):41-42.

作者简介

3061692056071586

周娟医生

现任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成员、中华消化心身联盟山西省联盟会员、山西省医师协会消化分会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肝病分会委员、运城市肝病专业委员会会员、运城市医师协会消化分会会员。

荣获2021年度肝胆相照平台“爱问达人”。

指导专家

67041692056071722

42751692056071797

END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蜘蛛痣,肝硬化,肠道,患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