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味中药——白术
白术(zhú)
来源
白术,中药名,为菊科苍术属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的干燥根茎。
01、植物学性状特征
白术为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状茎结节状。茎直立。叶互生, 3-5羽状深裂,顶端裂片最大,裂片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8㎝,宽1.5~3㎝,边缘有刺齿,有长柄;茎上部叶狭披针形,不分裂。头状花序单生枝顶,总苞钟状,总苞片7~8层,基部被一轮羽状深裂的叶状苞片包围;全为管状花,花冠紫色,先端5裂;雄蕊5;子房下位,表面密被绒毛。瘦果密生柔毛,冠毛羽状分裂。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产地分布
主产于浙江、湖北及湖南等地。以浙江于潜产者为佳,称为“于术”。
采收加工
冬季采收,烘干或晒干,除去须根,切厚片,生用、土炒、麸炒或炒焦用。
02、药材性状特征
呈不规则的肥厚团块,长3~13cm,直径1.5~7cm。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并有须根痕,顶端有残留茎基和芽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烘干者断面角质样,色较深或有裂隙。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黏性。
性味归经
苦、甘,温。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
煎服6~12g。
注意事项
白术性偏温燥,热病伤津及阴虚燥渴者不宜。
附注:麸炒白术、土炒白术、焦白术
麸炒白术:麸炒白术能缓和燥性,借麸入中,增强健脾作用,用于脾胃不和,运化失常,食少胀满,倦怠乏力,表虚自汗,胎动不安等。
土炒白术:土炒白术,因借土气助脾,故补脾止泻力胜,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等。
焦白术:焦白术的燥性大大缓和,增强了健脾止泻的作用,主要用于脾虚泄泻。
参考资料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20年版
2. 1959—2004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 科学出版社
3. 钟赣生.《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1年版
4. 康廷国.《中药鉴定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1年版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健康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即删除。
投稿:药学部 王慧第
编辑:袁宝
审核:党总支宣传委员 周诗晶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