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面对当下的现实,编制并不能乡村医生的护身符。各位村医要想过上高质量的生活,还是必须自己要有过硬的本领,靠本事吃饭才更加有保障。
来源:乡村白大褂
8月17日,山东省开展关于《基层医疗卫生体系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其中,省卫健委副主任牟善勇针对“完善基层卫生健康人才招引政策 ”作出详细说明。牟善勇指出,近年来针对基层人才建设中面临的“招人难、留人难”等发展问题,通过增加编制、招聘程序、基层晋升等一揽子举措已落地见效。
会议介绍,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卫生人才缺失的情况,山东省近些年多管齐下建强乡村医生队伍的做法可谓是一种“把根留住”的强劲举措。不仅出台系列硬性文件,还针对编制做重点部署,实现基层人才招得进、留得住、走得远:
保障基层足额编制。
2018年,山东省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标准最高提高至辖区服务人口的1.5‰和1‰,目前,全省16市全面按照新标准完成基层机构核编后,共核定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11万名,43.33%的区县增加了编制数量。
简化基层招聘程序。
科学设定招聘条件,截至2022年初,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总数增长2.44万人,每千人口基层卫生人员数达3.52人,乡镇卫生院医师本科以上学历占比提高了10个百分点,村医执业(助理)医师占比达到2015年的2.7倍。
提高基层岗位吸引力。
市县级参照省级做法评选当地名医400余名,上下联动放大名医效应,增强基层岗位吸引力。推行县域内人才柔性流动机制,65个县(市、区)实行“县管乡用”,51个县(市、区)实行“乡管村用”,相关地区实行后累计招聘4000余人。
强基层,留住人才是关键。 一直以来,编制都是政府吸引基层新进人才、激励基层医生的重要措施。
除了山东省,其他省近些年在建设基层卫生健康队伍的时候,也重点在编制上发力:
河南省: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村医专项计划;
湖南省:启动“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
贵州省:拟招聘1009名应届毕业生到村卫生室工作;
重庆市:村医待遇参照事业编;
江苏省:执业满6年入编;
甘肃省:执业满10年入编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
毫无疑问,编制几乎是所有基层医生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
毕竟很多在基层岗位干了一辈子的基层医生,到退休时仍然没有编制的情况,不在少数。对于百万基层医生而言,能够入编不仅意味着可以有个稳定的收入,更是在实力上的一种认可。
直白点说,编制给基层医生带来的更多是一份踏实,普通老百姓希望老有所医,而基层医生们则期盼老有所依,这是一个道理。
所以乡村医生如果能入编,那么一切制约待遇与养老的瓶颈皆遇刃而解。但是理想总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骨感的!
01编制虽好,门槛也高
虽然结合近几年各地入编政策来看,编制对基层医生逐渐放开并增加,从表面上基层编制总量的增加让更多想入编的乡村医生看到了希望。
实际上乡村医生都明白,对多数人来说,这只是在“画饼”,入编的门槛不是一般乡村医生可以触摸得到的。
因为大部分地区为了缓和乡村医生青黄不接的现象,重点在于大力培养大学生村医,并且规定只要在毕业若干年后考取执业助理医师资质,就享受事业编制待遇。所以很多地方现在有占村医队伍中近半的大学生村医能入编,而真正长期服务基层的村医很少能考入编制!
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很多地区在规定考编上是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年龄、学历、执业资格犹如三座大山,把绝大多数乡村医生阻在编制的大门之外。但是为何各地政府和机构还在不断地呼吁村医入编呢?
02基层村医的现状亟需重视与改变
众所周知,现阶段的村医在履行基层医疗与公卫服务,家庭医生签约及健康扶贫任务外,更要担负起疫情防控的“哨点”与“哨卡”等任务,事务多与责任重。但是在基药零差价及公卫经费的发放有限,养老待遇没有得到解决的前提下,很多年青力壮的村医因为收入少而又工作量大,又看不到提升与发展空间,纷纷出走或改行!
虽然全国村卫生室的减少有城镇化的推进及多村合为一卫生室等原因,但是不可否认,村医的逐年流失更是不可忽视的现实!
所以留住村医,最实在的还是提升村医的收入与保障,同时再设置一定条件下的入编标准,提高乡村医生专业素质,才能真正有力的保障及筑牢基层医疗卫生网的网底!
03编制动态调整打铁还需自身硬
针对不同年龄和一些条件上有差异的村医,以及在编制上存在的矛盾,国家也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
根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要求:每5年动态调整卫生院人员编制,以县为单位每5年动态调整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总量,允许编制在县域内统筹使用,用好用足空余编制。
并且强调:加强县域卫生人才一体化配备和管理,在区域卫生编制总量内统一配备各类卫生人才,强化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鼓励实行“县聘乡用”和“乡聘村用”。
可见国家在实行乡村振兴政策中,对于“县域卫生人才一体化配备和管理”及“在区域卫生编制总量内统一配备各类卫生人才”作出了指导性安排,也对“乡聘村用”村医能进入卫生院编制开启了通道,但是具体如何落实到位,只能视各区域内政策的实际执行及切实行动!
目前,我们是可以看到村医前方的道路和已经到来的春天,各地村医入编在政策还在不断优化调整,相信在调整一定的学历及资质与年龄等条件后,会有更多的村医择优入编!
但是面对当下的现实,编制并不能乡村医生的护身符。各位村医要想过上高质量的生活,还是必须自己要有过硬的本领,靠本事吃饭才更加有保障。
本文解读仅代表本平台观点,内容以官方文件为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