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机器人分会成立啦!
省内首个医用机器人分会成立、陈明教授当选首任主任委员
近日,江苏省医学会医用机器人分会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会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教授担任名誉主任委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主任、机器人微创中心主任陈明教授当选首任主任委员,中大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陈恕求教授当选候任主任委员。中大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朱光宇副主任医师为委员兼学术秘书,中大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助理、溧水分院副院长吴剑平主任医师为工作秘书。
01、选举大会
近日,江苏省医学会医用机器人分会第一届委员会成立选举会议在南京举行,选举产生了由38名委员组成的第一届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会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教授担任名誉主任委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陈明教授当选首任主任委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陈恕求教授当选候任主任委员,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查文章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孙跃明教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史加海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孙喜太教授当选副主任委员。
选举现场
陈明教授竞选发言
陈恕求教授竞选发言
02、聘书
03、合影留念
2023江苏省医用机器人大会开幕式
近日,由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承办的2023江苏省医用机器人大会在南京成功举行。来自国内外著名教授、机器人外科领域领军人物及省内外微创治疗多学科专家、代表参加本次大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教授,江苏省医学会会长王咏红,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CUA)副主任委员齐琳教授,CUA秘书长、常委、上海长海医院许传亮教授,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医疗事业部主任沈兵教授,CUA常委、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江苏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顾民教授,CUA委员、江苏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候任主委、江苏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王增军教授,CUA委员、江苏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主任陈明教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副组长、江苏省人民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孙跃明教授等领导及专家出席大会开幕式。
领导致辞
开幕式由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陈恕求主持。大会主席、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主任陈明教授,江苏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顾民教授,江苏省医学会会长王咏红,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教授,先后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教授致辞
江苏省医学会会长王咏红致辞
江苏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顾民教授致辞
大会主席、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主任陈明教授致辞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陈恕求主持开幕式
大会内容
据介绍,医用机器人技术是集医学、生物力学、机械学、材料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远程通讯以及机器人学等多学科为一体的新型交叉技术,能够为医生决策和操作提供充分的支持,扩展医生的操作技能,提高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质量。
近年来,医用机器人技术发展迅猛。中国大陆第一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2006年由解放军301医院引进,并在2007年完成了第一例机器人手术。自此,我国开启了“医用机器人时代”,翻开智能化医疗的新篇章。截至2023年7月20日,在我国已经装机并投入临床使用的达芬奇机器人达348台,分布于288家医院。在江苏省内,已有21台达芬奇机器人分布于18家医院投入临床使用,普及率居全国前列。
《江苏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江苏将聚焦新兴领域、突出特色优势,以人机协同控制和智能感知为方向,重点发展面向微创手术的实时影像引导手术机器人,支持发展基于5G的远程康复、远程手术、远程诊断的医用机器人系统,支持手术机器人、智能康复服务机器人、微型诊断机器人等医用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突破。
本次大会邀请了众多省内外知名的泌尿外科、普外科、心胸外科、介入血管外科等行业名家交流医用机器人以及微创治疗的临床实践和成果,共同探讨机器人外科在国内外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现方向,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发展,努力为广大患者接受精准先进的微创治疗创造更多新技术、新器械、新方法。
03、医用机器人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主任陈明教授指出,微创不仅是一门临床技术,更是一种思维理念。我国的微创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最初的开放手术,发展到腹腔镜、单孔腹腔镜、3D腹腔镜、介入微创、机器人手术等。近年来,医用手术机器人广泛应用在泌尿外科、普外科、骨科、妇产科、胸心外科、介入与血管外科等领域,惠及越来越多的患者。
01、中大医院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自2018年10月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落户近5年来,在中大医院泌尿外科应用越来越广泛,迄今已成功为2300名泌尿外科疾病患者完成了精准微创的手术治疗,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专家个人完成量位居全国前列。
02、医用机器人优势
专家指出,由于医用机器人它具有三维高清视野功能,手术视野放大倍数可以达到10至15倍,高清分辨率,血管、神经、组织层次辨识度更好,利于术中精准判断层次、切除肿瘤病灶、保留正常组织,这就让切除肿瘤更加精准,术后恢复快、功能恢复更好。更值得一提的是,“达芬奇”拥有异常强大且精细灵活的“四只手臂”,操作臂720度自由旋转,并能滤除术者手臂的微小抖动,灵活程度甚至高于人手,加上高清观察摄像头的加持,即使病灶深藏在盆腔的“犄角旮旯”,机器人也能揪出它来。这些特点让机器人的手术效果更好,很多患者术后第二天就可下床,术后康复快,大大减少住院天数、并发症、术中失血、术后疼痛,使治疗效率总体得到提升。
03、机器人在泌尿外科领域的应用
陈明教授介绍,医用机器人在泌尿外科应用较多,与人体泌尿系统的解剖部位有关。由于男性盆腔狭小,空间较小,而前列腺、膀胱、肾脏等往往“藏”在身体深处,很多泌尿系统肿瘤手术,原来的开放手术完成很困难,如今通过微创技术就变得很容易。机器人手术克服了传统腹腔镜手术的局限性,在泌尿外科领域广泛应用于泌尿系肿瘤、重建及其他手术,尤其是在复杂肾肿瘤保肾手术、肾癌合并腔静脉癌栓手术、全腔镜下原位新膀胱术、保留功能的根治性前列腺癌根治术、复杂腹膜后肿瘤手术等疑难手术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04、医用机器人的发展方向
据介绍,医用机器人在欧美发达国家迅速走向普及,2007年美国大约有200多台,现在增长到5000多台。而中国还有一定差距,但是未来还将有多种国产手术机器人将获批上市进入临床,更多的医院将拥有手术机器人,在微创时代里它将成为外科手术的发展趋势。
未来,远程医疗和智能医疗将会是医用机器人发展的主要方向,微创技术与医用机器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将造福更多的病人。
04、主委风采
陈 明
陈明,医学博士、东南大学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哈佛大学博士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主任、机器人微创中心主任。世界华人泌尿外科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微创学组秘书长,江苏省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候任会长,江苏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等,2019年度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奖获得者,2020年度金膀胱镜奖获得者,江苏省“科教强卫”工程医学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人才,美国德州大学医学院、MD Anderson肿瘤中心客座教授。精于泌尿外科疑难手术,达芬奇机器人、腹腔镜、3D腹腔镜和内腔镜手术。
小编团队
策划&审核 |程守勤
编排|刘敏
摄影|王倩等
校对|王倩
配合|泌尿外科
中大医院融媒体中心出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