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高龄患者术后更易发生尿潴留,如何预防和护理?
病例回顾:
患者因大便不成形1月余以“直肠早癌”收入院,入院时T:36.5℃ P:54次/分 R:19次/分 Bp:127/87mmHg。既往史:高血压10余年,最高160/100mmHg,服药控制;脑梗死病史10余年,遗留左侧肢体活动不灵活;腰椎椎管狭窄30年。
07-14 08:30患者于内镜室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内镜下直肠粘膜下剥离术,12:30患者安全返回病房,生命体征平稳,应答慢。16:00患者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询问患者有尿意但排尿困难。观察患者下腹部膨隆,可触及胀满的膀胱,按压有疼痛感,叩诊膀胱区浊音,患者诉不习惯在床上排尿,指导患者及家属采用听流水声、热敷腹部、改变排尿姿势等方法诱导患者排尿。16:30患者仍无法自主排尿,仔细询问患者及家属,患者有前列腺增生病史,与主管医师说明情况后,遵医嘱给予留置导尿。首次引流出淡黄色尿液约700ml,夹闭尿管1h后给予持续导尿。2023-07-16 10:00遵医嘱为患者拔除导尿管,指导多饮水,勤排小便,患者能自主排尿。
知识链接:
1.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作为内镜下治疗消化道病变的微创手术,经过数年的发展,其技术已日渐成熟。局限在黏膜层及黏膜下层浅层的消化道早癌,可以通过超级微创的办法,在内镜下进行黏膜剥离去除。经胃肠镜检查发现后的早期病变,再经过详细的内镜下放大、染色、超声、增强ct等检查后初步判断其范围和深度,对于适合内镜下治疗的病变可选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处理,如下图。这种技术通过人体自然管腔完成手术,避免了开胸及开腹的痛苦,保留了消化道管腔的完整性,而且住院时间短、花费小、愈合快。但ESD术后也容易并发尿潴留,做好其临床护理干预工作非常必要。
2. 术后尿潴留是指手术后8h内患者不能排尿而膀胱尿量大于600ml或患者不能自行有效排空膀胱而残余尿量大于100ml。研究发现,39%的术后患者不能自行排尿,手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在0%~44%之间。术后尿潴留可导致膀胱过度膨胀和永久的逼尿肌损伤,会引起膀胱功能障碍和尿路感染等,严重者还可能导致部分患者出现肾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而通过留置导尿预防尿潴留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便,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且可延长住院日,增加患者费用。
病案分析,反思总结:
1.该患者是全麻术后、高龄患者、有前列腺增生病史、术后须卧床,综合以上因素,评估患者为术后尿潴留高危患者,应重点关注。
2.对于本科室进行ESD全麻术后的患者,完善术前术后宣教:
①术前心理干预:术前1d由责任护士采用面对面交谈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放松心情,或让恢复良好的患者与之交流,增加对手术的信心,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护士着重讲解有关床上排尿的重要性,告知患者术后只要能自行排出第一次小便后基本可顺利自行排尿,避免憋尿,尽早完成第一次床上排尿。
②术前练习卧床排尿训练:术前1d指导病人进行收缩和放松会阴部肌肉的锻炼,加强尿道括约肌的作用;当病人有尿意时,让其仰卧于病床上,床周用屏风遮挡,嘱病人屈膝抬起非穿刺侧肢体,将卧式小便器的接口从弯曲的大腿下接于尿道口(女性病人则将一次性便盆放于臀部)让病人排尿,排尿困难者,嘱病人深吸气,然后用腹压训练到病人感到排尿自然、顺利为止。研究显示,在术前进行排尿训练是预防术后尿潴留的有效护理手段,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③督促术后排尿:从手术室回病房后开始就要嘱咐患者排尿,护士应耐心解释,使患者在精神松弛情况下,在术后3h内完成首次排尿,以预防尿潴留的发生,避免膀胱长时间过度膨胀。
④术后输液速度的调节:掌握输液的速度应根据病人的情况、药物性质、输液总量三方面决定,对术后不需要快速补充血容量的病人应尽量放慢输液速度,使滴速维持在30-40滴/分,这样可以使肾排出的原尿减少,从而推迟膀胱充盈的时间,同时麻醉药作用逐渐消失,排尿反射逐渐恢复,当排尿反射正常时,膀胱则不会过度充盈而发生尿潴留 。
分享心得:
1.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全麻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危险因素。
①高龄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如果术前就存在腹肌、肛提肌收缩力差,盆底肌肉韧带松弛等情况,这些与排尿功能相关的肌肉在术后恢复缓慢发生尿潴留的风险增加。
②心理因素:术后精神紧张、焦虑、恐惧,不能适应在床上排尿。
③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癌:男性患者或有其他尿道狭窄因素的患者可造成排尿输出道梗阻导致尿潴留。
④麻醉因素:患者术后麻醉药物未完全代谢,膀胱括约肌被麻痹,排尿反射不敏感造成尿潴留。
2. 除了以上常见原因外,ESD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危险因素,和ESD本身有很大关系。
①术前禁食禁水:ESD术作为一项消化科手术,术前禁食至少6h,禁水至少2h。研究显示,只有足够的饮水量才能有助于加强排尿。而ESD术后患者膀胱未处于充盈状态,患者感知不到膀胱容量,亦无自主排尿意识。
②术后排尿习惯改变:ESD作为一种新技术,存在一定的操作风险,尤其是易发生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为了预防术中或术后出血或穿孔,患者需卧床休息 3-7d。卧床致排尿习惯改变,易导致尿液不能自主排出,引发尿潴留。
着重培养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患者痛苦。责任护士只有熟练掌握全麻术后并发症,知晓术后尿潴留危险因素,才能及时发现护理问题,并有效解决。日常工作中,护士应将临床实践经验转化为科学的理论和知识,将知识升华为思维能力,才能更好指导临床实践。
(李红军)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 业委员会.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2014年,长沙)[J].中华消化杂志,2014,34(7):433-448. [2]宋阳阳,颜美琼,赵俭,等.术后患者尿潴留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2):241-244. [3]彭玉娥.预防胃ESD患者术后尿潴留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0(11):0291-0292. [4]石蕴.21 例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J].全科护理,2013,11(25):2307-2308.
END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