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ƴ-干扰素(IFN-ƴ)等细胞因子释放增加,加重炎症反应。膜蛋白CD64、CD32表达水平增加,增加IgG的结合位点,产生免疫效果。
炎症标志物包括肝素结合蛋白(HBP)、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血清 C 反应蛋白(CRP)以及血清降钙素原(PCT)等。肝素结合蛋白 (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由成熟中性粒细胞分泌,属于颗粒蛋白。大部分的HBP存在于嗜天青颗粒中,少量存在于分泌小泡中。与其他生物标志物相比,HBP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及感染初期就可检测出的优势,目前已知成熟的HBP相对分子量为24000,其结构包含222个氨基酸。HPB是丝氨酸蛋白酶家族成员,无蛋白酶活性,对脂多糖脂质A具有高亲和力。是一种具有杀菌功能和趋化特性的多功能单链糖蛋白。
HBP结构特点:
肝素结合蛋白 (HBP)作为胰蛋白酶样丝氨酸蛋白酶家族的一员,但HBP没有蛋白酶的活性,原因是位于第 41位的组氨酸残基和第175位的丝氨酸残基分别被丝氨酸残基和甘氨酸残基所替代。尽管如此,HBP仍具备胰蛋白酶样丝氨酸蛋白酶家族催化中心的特征结构-β桶形结构。其为6条反向平行的β链组成,因此HBP与胰蛋白酶抑制剂(BPTI)结合的能力没有丢失。
HBP存在结合内毒素的能力。HBP蛋白序列中第20-44位氨基酸残基组成v型结构,位于此v型区域内,相对裸露区域的25位苯丙氨酸残基、26位胱氨酸残基、42位胱氨酸残基和位于v型顶点的43位苯丙氨酸残基组成一个不亲水的口袋结构,由此HBP对内毒素脂质A成分具有亲和力。使得其具备结合内毒素的能力。
HBP的生物学功能
肝素结合蛋白(HBP)由多形核白细胞分泌。具有优异的杀菌性能、趋化特性和调节炎症的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颗粒蛋白。大量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存在于HBP结构上,而EC表面被多糖包被(带有大量的负电荷),因此多糖包被成为了EC表面结合HBP的结合位点。两者结合刺激机体内小G蛋白家族的Rho通路。使得EC通透性增加,大量HBP释放,引起单核/巨噬细胞的趋化和激活,增强其吞噬作用,释放高毒性的氧自由基,起到杀菌效果。此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ƴ-干扰素(IFN-ƴ)等细胞因子释放增加,加重炎症反应。膜蛋白CD64、CD32表达水平增加,增加IgG的结合位点,产生免疫效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