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脑血管造影患者的护理

2023-09-04 10:50

术前做好局部皮肤消毒,术中规范无菌操作,术后遵医嘱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病室每天消毒2次,密切监测体温。

脑血管造影患者的护理,就看这篇——

一、什么是脑血管造影?  

是经肱动脉或股动脉插管在颈总动脉或椎动脉注入含碘显影剂,分别在动脉期、毛细血管期和静脉期摄片,观察造影剂所显示的颅内血管形态、分布和位置。

DSA在判断血管狭窄的程度和范围、观察侧支循环情况、判断病变供应动脉的来源、数量、引流静脉的去向等方面,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DSA视为诊断脑血管病变的“金标准”!  

二、脑血管造影是手术吗?  

脑血管造影属于微创技术,伤口非常小,不需要开刀。对于清醒配合的患者局部麻醉,对于意识不清等不能配合的患者,则需要全麻。

单纯的血管造影是一项有创的检查。只有在进行支架植入、球囊扩张、动脉瘤栓塞等治疗性操作时称作手术。

三、脑血管造影的适应症  

1、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狭窄闭塞、动脉痉挛等。  

2、自发性颅内血肿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检查。  

3、颅内占位病变的血供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及某些肿瘤的定性。  

4、了解头面部血管性肿瘤的血供情况。  

四、脑血管造影的禁忌症  

#含碘造影剂过敏者;  

#严重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者;  

#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病情危重不能耐受手术者。  

五、术前护理  

1、评估病人的文化水平和对造影检查的知晓程度,指导病人及家属了解脑血管造影的目的、注意事项、造影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与并发症,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征得家属的同意并签字确认。  

2、完善各项检查,如病人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遵医嘱行碘过敏静脉试验。  

3、皮肤准备:按外科术前要求在穿刺侧腹股沟部位备皮。  

4、术前4-6小时禁食、禁水,术前30分钟排空大小便,必要时留置导尿管等。  

5、术前30分钟遵医嘱执行术前用药(静脉滴注尼莫地平或法舒地尔等)。  

六、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每2小时监测1次,连续6次正常后停测;密切观察患者四肢活动、语言状况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等,并与术前比较,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及早发现颅内高压、脑血栓形成、颅内血管破裂出血、急性血管闭塞等并发症。  

2、穿刺点的护理:

1)、术后平卧,穿刺部位按压30分钟,盐袋(1kg)压迫6–8小时,穿刺侧肢体继续制动2–4小时(取伸展位,不可屈曲)。

2)、一般穿刺后8小时左右可行侧卧位,24小时内卧床休息,限制活动。

3)、密切观察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和肢体远端皮肤颜色、温度等(2小时内每15分钟1次),防止动脉栓塞。

4)、注意局部有无渗血、血肿,指导患者咳嗽或呕吐时按压穿刺部位,避免因腹压增加而导致伤口出血;

5)、24小时后,如无异常去除加压包扎,穿刺点常规消毒,纱布敷盖可下床活动。  

3、药物观察:使用肝素和华法林时主要监测凝血功能,注意有无皮肤、黏膜、消化道出血。

4、饮食护理:卧床期间协助生活护理,指导病人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排泄。术后即可进食,但避免使用甜汤、鸡蛋、豆制品等,以防胀气。

七、脑血管造影的并发症及护理  

1、造影剂发生过敏反应:  

全身瘙痒、皮疹、烦躁、胸痛、颜面部水肿等,极少数表现为精神障碍和持续性低血压休克。

过敏反应护理措施:

1)认真询问过敏史,做好患者及家属的解释工作,减少恐惧心理。  

2)立即给予吸氧,抗过敏,立即建立静脉通路,给予补液,快速扩容、使早期静脉回流减少,纠正低血容量是维持适当心排血量的关键,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3)注意保暖,记录尿量。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多饮水。  

2、感染(包括局部和全身):  

与无菌操作不规范、消毒隔离不严密有关。

感染护理措施

术前做好局部皮肤消毒,术中规范无菌操作,术后遵医嘱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病室每天消毒2次,密切监测体温。  

3、穿刺部位局部皮下血肿:  

常因压迫止血方法不当、病人躁动、下肢制动不良、凝血功能障碍所致。患者伤口周围皮肤出现大片瘀斑,触摸有硬结肿块。

穿刺部位局部皮下血肿护理措施

1)小血肿:未经特殊治疗,严格制动,血肿逐渐吸收、消退;  

2)大血肿:手术48h后辅以局部理疗,抬高患肢,逐渐吸收。  

3)协助做好生活护理,术后严密观察,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4、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小腿肌肉酸痛,后侧肌群有压痛,但无明显下肢水肿。

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制动,防止栓子脱落,促进静脉回流

2)准确应用溶栓、抗凝药物;  

3)测量腿围,与对侧进行比较;  

4)观察患肢的动脉搏动、皮肤温度、颜色、肿胀等情况;  

5)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SPO2,询问患者有无心慌胸闷等。  

5、尿潴留:  

患者在术后出现尿潴留,主要是不习惯在床上平卧位排尿或精神高度紧张所致。

尿潴留护理措施

指导患者通过变化体位、热敷、诱导排尿等方法进行排尿,如果患者仍然排不出尿,则应立即给予导尿。

6、缺血性卒中:  

头痛、头昏、面部发红、 呼吸表浅、意识差、一侧肢体不能活动等。  

缺血性卒中护理措施

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2)观察患者意识和肢体肌力情况;  

3)积极的溶栓、降颅压、抗凝等对症治疗

7、假性动脉瘤:  

造影过程中动脉管壁被撕裂或穿破,血液自破口流出而被组织包裹形成一个假的腔隙,表现为局部血肿。

假性动脉瘤护理措施

1)局部血肿再压迫;肢体再制动;观察局部血肿和足背动脉搏动。  

2)在B超下行假性动脉瘤瘤体封闭术,术中给予凝血酶400U局部止血。  

8、造影剂肾病:  

造影剂副作用除过敏外,还能引起肾功能损害,仅次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可引起血尿、蛋白尿、少尿、肌酐升高等

造影剂肾病护理措施

术后根据患者病情鼓励患者大量饮水,4小时内饮水量1000ml,24小时内总量约2500ml,温水为宜,以利造影剂从肾脏中快速排泄。密切观察尿量变化,注意患者有无颜面及双下肢水肿询问患者有无腰痛等症状,定期监测肾功能、尿常规。  

9、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患者可迅速出现胸闷、头昏、恶心、呕吐、心率下降、血压下降、全身大汗等。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护理措施

1)拔鞘前提前建立静脉通道,备好肾上腺素、多巴胺、间羟胺、阿托品等急救药品。 

2)拔鞘后弹力绷带包扎适度,沙袋压迫足够时间后及时去除。        

3)做好患者心率、血压监测,密切观察,早发现,及时处理。  

10、疼痛:  

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疼痛,烦躁不安,血压升高。

疼痛的护理措施

1)按摩背部,肢体;  

2)腰下垫软枕;  

3)必要时用镇静药。  

11、出血:  

术后出现粉红色肉眼血尿,便血,牙龈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等表现

出血的护理措施

1)每日观察患者皮肤黏膜情况;  

2)每日询问患者大小便的颜色;  

3)教会患者自我观察有无出血现象。  

眉山心脑血管病医院 李然媚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造影剂,患者,护理,静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