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县工程万里行丨晋江市中医院黄伟旭:老百姓需要中医,中医在基层大有可为
在福建省晋江市中医院门诊楼一层的一间诊室墙上,挂着一块由福建省卫健委颁发的铜牌,上面写着“福建省第二批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带徒工作指导老师黄伟旭”。黄伟旭,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角。
晋江市中医院担任副院长 黄伟旭
1988年从福建中医学院医疗专业毕业后,他回到家乡晋江,先后在晋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工作。2021年,调到晋江市中医院担任副院长,分管公共卫生科和晋江市中医院紫帽院区工作。
01、愿做纯中医的实践者和播行者
黄伟旭每周的工作安排都很规律:每周二、周四上午在晋江市中医院门诊;每周三上午在晋江市中医院紫帽院区门诊;每周五下午在晋江市紫帽镇园坂村或霞茂村诊所看诊。
这样密集地出诊节奏,黄伟旭不仅没有感到疲累,反而很快乐。这源于他对中医的热爱和钻研。“我觉得我跟中医很有缘。大学专业是我自己选的,很简单,就是喜欢中医。我始终觉得,学中医用中医是一个不断提高的修行,人生的阅历可以提高诊疗认识,在诊疗过程中又对人生有所启发。”
出诊一上午,大约是4个多小时。患者一位位出出进进,黄伟旭却很少起身。“经常诊病一坐就近5个小时,虽然很累,但诊疗的过程心情是愉悦的。通过中医为别人服务,很有成就感。”黄伟旭说,“我觉得中医这本书,是看不完、学不尽。”
他沉迷中医,熟读经典,喜好读医书而不觉枯燥,力求在大浪淘沙中发现经方“真经”;在求索研习经方的路上,渴望将“经方梦”一步步变为现实,并传授给学生们。
作为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带徒指导老师,时有年轻医者咨询黄伟旭,“黄老师,您认为我该如何确定钻研方向?”“黄老师,这个病例我拿捏不好如何诊断,无从下手。”……“经典是我们看病、精进的准则。”
黄伟旭解答说,中医这门学问,越是深入其中,越能感受到它的瑰丽和神奇。遇到疑难杂症时,活用经方可迎刃而解。“治病开方要有原则性,就像做人要有原则一样。遵循古法,便是根据,而非凭空想象,这样也有利于临床的总结提高。后世学说百家,年轻医者看完容易乱。这时候应该回归经典寻根印证。”
黄伟旭还告诫年轻医者,望、闻、问、切四诊同等重要,不可偏颇,临证应重视脉诊。“有的医生现在不号脉了,我认为这是不对的。门诊中就常有问诊是热象,号脉后则反之的情况出现。”脉象对辨证用药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脉诊,可对病变的寒热虚实、正气的盛衰、疾病的进退预后做出判断。
黄伟旭说,一丝不苟地开药方,一丝不苟地看病人,是他最喜欢做的事情。他把中医大家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教导铭记于心,也始终告诉学生们,读经典才是金标准。
02、基层医院要把中医做好做精做出特色
2021年,黄伟旭调任晋江市中医院之际,同时也担任中医院紫帽院区的执行院长。这个镇不足两万人,镇上的一些村还是空白村。这个镇为卫生院在2018年5月成为晋江市首家集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业务管理三统一的医共体,挂牌晋江市中医院紫帽院区。
紫帽院区
由于这两年新冠疫情的原因,黄伟旭前两年主抓疫情防控工作。2023年,紫帽院区终于从租借的临时过渡医疗办公用房搬迁到新院区。在院区未来发展上,经多方谋划,拟在紫帽院区落地与福建中医药大学“校地合作”项目,依托与晋江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海丝健康管理研究院”,开展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结合,引进福建中医药大学李灿东健康管理团队,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务,建设面向全市中药制剂中心,有效利用高校康复医疗优质资源及紫帽镇生态、交通、政策、华侨等优势,建设中医药特色显著的康复医疗、有氧运动、康复大数据等深度融合的健康产业基地。
黄伟旭出诊的紫帽镇园坂村卫生所,是泉州地区首家市镇村一体化卫生所,与敬老院共用同一建筑,成为晋江市第一家公办医养结合工作的实践点。因为晋江是福建省首个老年人失能失智预防干预试点县市,晋江市中医院将紫帽镇园坂村作为工作试点,组织开展失能(失智)干预工作,探索老年人失能(失智)干预模式。
目前,晋江市中医院老年人失能、失智预防干预试点项目主要针对50名园坂村65周岁以上失能(失智)高危老年人,通过中医体质辨识健康指导、心脑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管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健康评定和康复锻炼五个方面进行综合干预,开启中西医结合慢病防治新模式。
黄伟旭每周五下午到园坂村卫生所坐诊,为每位失能(失智)高危对象辨别体质,结合患者病情制定出个性化的中医养生方案。他经常跟身边的朋友说,“老百姓需要中医,中医在基层大有作为!”
责任编辑:裴燕
审核:王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